林遠既然這樣說了,那肯定有著自己的道理。
果然,林遠再次緩緩開口。
“陛下,微臣自幼就在戰火不斷的北境之地長大,從小就看遍了黎民百姓的疾苦,深知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道理。”
“因此微臣才決定在經商一途發展,用賺到的錢去救濟幫助那些飽受貧困之苦的黎民百姓。”
林遠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在微臣看來,以商人的身份去救濟幫助我大夏全天下的貧苦百姓,比高坐在廟堂之上的達官貴人更容易,也更能將一切落實到位!”
林遠這一番話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偌大的御書房,林遠的聲音,似乎在不斷的回蕩,振聾發聵。
何安寧與王征二人的眼楮睜得越來越大。
李炎卻微微眯起了雙眼,身為夏帝的他,覺得林遠的說辭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多。
因為在李炎眼中看來,如大夏身居高位者,哪一個不是出生大世家,幾乎沒有出身寒門之人。
所以李炎認為,如果想要造福黎民百姓,就必須要掌握話語權,而且要掌握非常大的話語權。
只有這樣才能夠自行做主,去掌控其他東西。
如若不然,你一介白丁,毫無爵位官職在身,隨便一個小小的縣官都能夠將你的小命拿捏在手中,還談什麼造福黎民百姓?
想到這里,李炎沉聲開口,“林遠,朕知道你並不是一個無的放矢之人。”
“既然你說想要奉旨經商,那朕且問你,你真覺得經商遠比在朝堂上做大官更能夠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林遠毫不猶豫的點頭回應。
“沒錯,臣確實是這麼認為的。”
這話一出,何安寧與王征皆是不由自主的搖了搖頭。
林遠什麼都好,就是太年輕了!
不懂得士、農、工、商這種排序的根本意義。
在大夏,商人是最低等的。
“林遠,你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些!”
李炎意味深長的搖頭一笑,“在朕看來,想要造福天下黎民百姓的人,都是那些憤世嫉俗,學富五車熟讀,四書五經的文人才子,朝廷肱骨之臣,絕非那些無利不起早奸詐狡猾的商人。”
“朕勸你清醒一點,趁早死了經商造福百姓這種想法,因為這是不現實的!”
听到這話,林遠就知道這位夏帝是一點沒有把自己剛才那番話听進去,于是拱手一禮,“微臣在此斗膽向陛下提出反對意見!”
話落,林遠跪拜在地,聲音堅定而有力的開口,“請問陛下,朝中的文武百官是否都能堅守正義公平,以國家為重,為百姓謀求福祉,使國家富強,讓百姓安居樂業?”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李炎疑惑詢問。
林遠答所非問,“陛下,微臣認為當前的政策過于保守,限制了商業的發展,導致國家財富難以增長,百姓生活困苦。”
微臣膽敢建議,陛下應當放寬對商業的限制,鼓勵商業發展,以此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這話一出,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何安寧與王征被林遠的話震撼得無以復加,他們震驚于林遠的膽識,竟然敢在夏帝李炎面前直言不諱,指出朝政的弊端。
同時他們也被林遠的話深深觸動,開始反思。
當今大夏雖然表面上富強,百姓安居樂業,但實際上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否則何以會頻頻受到戎狄的侵擾,兵圍京城,疲于應對?
這一切都是因為朝廷的政策過于保守,抑制了商業的發展,導致國家財富無法增長,軍隊缺乏足夠的物資支持。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無人敢言,因為這畢竟這涉及到朝廷的根本利益,一旦觸踫,就可能引發巨大的動蕩。
李炎面色陰沉,顯然對林遠的話感到不悅。
林遠心中忐忑,他知道自己可能觸及了皇帝的逆鱗,但他還是決定堅持下去。
“陛下,微臣所言非虛。古往今來,哪位皇帝願意承認自己的昏庸無能?”
“微臣懇請陛下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念,放寬商業限制,鼓勵商業發展。”
李炎嗤笑一聲,顯然對林遠的話不以為然,“林龍圖,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朕面前直言不諱,冒犯朕的威嚴,你可知罪?”
何安寧見狀,立即提醒林遠,“林龍圖,你快快向陛下請罪!”
林遠深吸口氣,“陛下,微臣所言若有冒犯之處,還請陛下恕罪。”
“但微臣所言,實乃肺腑之言,為國家富強,百姓福祉著想,若陛下覺得微臣的建議不妥,微臣願領罪受罰。”
何安寧心中一緊,他知道林遠這是在與皇帝硬踫硬,若皇帝真的發怒,後果不堪設想。
但李炎卻沒有發怒,反而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林遠的話並非無的放矢,商業發展確實能夠帶來國家財富的增長,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但是這也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貧富差距的加大,社會的不穩定等。
“林龍圖倒是滑頭得很,跟朕玩起了進退之道。”
李炎冷笑一聲,“今日朕就听听你的高論,看你如何說服朕放寬商業限制。”
林遠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話已經引起了皇帝的重視。
于是深吸口氣,開始侃侃而談。
“陛下,傳統的商業模式過于保守,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林遠以他未穿越前的現代社會經年累月來造就的深厚商業底蘊,向李炎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的商業發展計劃。
並且在說話的過程中,林遠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對國家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片刻過後,林遠微微停頓了下,舔了舔有些發干的嘴唇,一臉自信。
“陛下,臣深思熟慮後提出的這套商業模式,不僅能為國庫增添豐厚的財富,還能激活市場的活力,提高我們國家的生產效率,乃至推動科技的革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