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和很多人都不一樣。”李龍沉聲道︰“首先是你的心胸,我是你的敵人,是我把你推向深淵,可是你卻能把我當成知己,甚至還不斷的招攬我,這一點,很多人都辦不到。”
“其次就是你懂得自我反省,只有懂得反省的人,才能進步。”
“還有你這坦然自若波瀾不驚的心態,即便是身陷囹圄,也能悠然自得。”
“這些,都決定了你未來必定會成為一代明君。”
李龍喝了一口酒繼續說︰“怪不得你在大夏國那麼復雜的環境下,還能一直保持太子的位置,難怪你被抓了之後,大夏國付出那麼多的代價也非要把你營救出來。”
“你才是大夏國的未來。”
百里陌上滿懷期待的問︰“那麼你願意追隨本宮嗎?”
李龍聳了聳肩,“我都說了,你是當代明君,而我只想做一個貪官,你我終究走不到一條道上去。”
百里陌上攥緊了拳頭,“今天你可以拒絕我,但本宮是不會放棄的,只要我活著,就不會放棄招攬你。”
“無論你放棄還是不放棄,我都不會背叛大周朝,畢竟皇帝陛下對我這麼好,我要是背叛了她,那豈不是成了背信棄義的小人?”
李龍一臉嚴肅道︰“我只是個貪官,但絕對不是小人。”
百里陌上給他倒滿一杯酒,意味深長道︰“可你有沒有想過,功高蓋主,早晚有一天,你會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不出不快。”
“你的能力實在是太過人了,文媚娘又是那樣一個昏庸的君主,她根本就無法把控你。現在你們還能和平相處,但要不了多久,你就會成為君主的威脅。”
“對了,我听說這一次,你把滿朝文武的家抄了一個遍?”
李龍笑著點了點頭,“不錯,這一次的收獲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是五千萬兩吧,都已經送到本官家里了。”
百里陌上瞳孔一縮,好家伙,這李龍可真夠狠的,一出手就是五千萬兩。
這一下,不得把滿朝文武全都給得罪了啊?
“正是因為這樣,到時候根本不會有人支持你,等到君臣反目,你就是孤立無援,只能等死。”
百里陌上苦笑著說︰“別看現在百姓們對你這麼擁護,等到你被定性為反臣的那一天,說不定他們比皇帝更想要你死。”
“所以,無論到什麼時候,你的命都攥在皇帝的手里,她想要你死,你就的死,想要你活,你才能活。”
“現在的大周朝,三大藩王已經倒下了,就連黑天王朝都沒了威脅,你覺得文媚娘還那麼需要你嗎?”
“保不齊哪天你犯了錯,就會被隨便扣上一個罪名,然後秋後問斬。”
看著李龍沉默了,他還以為是自己的話起到了作用,便繼續說︰“所以,跟隨本宮離開大周朝,才是你最好的選擇。”
“太子,你說的這些都對,不過呢,本官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什麼時候做什麼打算。”
“最起碼現在文媚娘是不會殺我的,所以……能快活一天算一天吧。”
說著,李龍豁然起身,“行了,今天陪太子殿下聊的夠多的了,本官公務繁忙,這就告辭了。”
百里陌上也不挽留,沖著他一拱手,“那以後丞相大人可以多來坐坐,本宮隨時歡迎。”
“告辭……”
簡單的聊了兩句之後,李龍便離開了天牢。
他看了一眼牢房之中的百里陌上,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哎……真是個好太子,可是你永遠都不知道,我已經自己選好了後路,只怕你們大夏國亡國了,我都不會出事。”
如此過了大約五六天,朝廷的兵馬橫掃四王爺的地盤。
至此,大周朝再次重歸一體。
文媚娘龍顏大悅,決定要大赦天下,文武百官一起慶祝。
這個時候莫曉瑩和劉小軍也回到了李龍身邊。
在四王爺被抓的第二天,他們就著急忙慌的趕回了師門,以免受到朝廷的屠殺。
有李龍在,朝廷當然不會去為難莫曉瑩的師門,可他們回來的時候,依舊是滿臉的憂愁。
“大人,現在我們那邊的百姓過的實在是太辛苦了,流離失所,耕地也都荒廢了,這才只是一年多的時間,怎麼會變成這樣?”
劉小軍惡狠狠的說︰“都怪那該死的四王爺,為了自己的野心,把百姓的死活都不顧了,我現在真想去天牢把這個混蛋給千刀萬剮了。”
莫曉瑩抓住了李龍的手臂,滿懷期待的望著他,“大人,你有沒有辦法,幫幫我們家鄉的百姓?他們真的太苦了。”
李龍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手背,“放心吧,本官已經想好了對策,明日一早我就會向陛下建議,赦免四王爺那邊百姓的徭役,並且還會派人回去,組織重建。”
“多謝大人。”
“多謝大人,有大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莫曉瑩和劉小軍,齊齊拱手,滿臉感激。
……
到了第二天上早朝的時候,不等李龍開口,文媚娘自己就聊到了這個話題。
“各位愛卿,現在三大藩王雖然都已經伏法了,可這些年他們管轄範圍內的百姓都被禍害的不成樣子了,可以說是民不聊生,百業荒廢啊。”
“現在朕想要讓那些地方重新變得繁華,讓百姓們能像我們京城一樣,安居樂業。”
“各位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
身為百官之首,李龍率先站了出來,朗聲道︰“陛下,臣已經想好了對策,請陛下過目。”
說著,他便把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折子呈了上去。
文媚娘打開之後,便開始仔細的看了起來。
大概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第一是輕徭役。
但凡是去那三個地方開荒種地的,可以免除三年的勞役,大大的減少百姓的負擔。
第二是重農抑商。
這些藩王們為了增強實力,大肆征兵,以至于出現了有地沒人種的場面,很多百姓都跑到外面經商了,不願意種地白白的貢獻給藩王。
所以,這項政策,可以鼓勵百姓積極種地。
第三就是鼓勵生育。
畢竟這三個地方的人打仗都打沒了,再加上遷移了不少,人口凋零,需要補充。
人多了,很多事情也就好辦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