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虅在之後的線報中見到倭寇登陸的殘忍暴行,根本不敢有一絲抵抗,迅速從平壤城逃跑了。
但現在看到甦川帶著如此壯觀的大船航行在海上,又對大明的戰力起了信心,這時候才忍不住開口問道。
甦川點點頭開口說道︰“戰事已經快結束了,我們正在圍殺倭寇。只要將這批在島上的倭寇全部殺完之後,此後數百年估計倭寇都難以組織起像樣的進攻,從此之後倭寇的問題都已解決。”
一听到這話,對面的李虅眼楮瞬間瞪圓︰“將軍說倭寇已經快被趕出去了?”
此刻,李虅的心已經撲通撲通直跳。
他最近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直接投靠鎮海樓。
他的船上帶了不少的寶物和金銀財寶,就算是回不去高麗半島,也能做個富家翁。甚至在鎮海樓中謀一個職位。
反正他是無論如何不敢落到倭寇手里的,那群幾乎已經不是人的東西,他怕是要被連皮帶肉吞下。
現在得知大明竟然快將倭寇趕出去了,他心中怎能不激動。
甦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開口說道︰“還沒有趕出去,但目前戰事正處于優勢。我在海上就是為了阻擋從倭寇半島來的送糧船隊。”
“只要阻止了他們,高麗半島上的倭寇就會自然而然地逐漸潰敗,到時候解決他們不算什麼難題。”
李虅立馬就開口問道︰“那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
這麼些天飄在海上,他早已經受不了了,現在只要腳踏實地。
比起在海上流浪,靠著帶回來的金銀財寶做一個富家翁,他當然更想當一個一地之王。
可是面對李虅的問題,甦川卻不置可否。
對于這種早已經棄國而逃的國王來說,是否再次擁立他上位還是個問題。
李虅看到甦川的表情,立刻焦急起來,開口說道︰“若是我重新歸到高麗國為王,必定與大明結成父子之國,年年朝貢,必不敢有一絲違抗。”
不論付出什麼代價,只要能回國重新當上王位都是可以接受的。
甦川也只能開口說道︰“此事極為重大,我做不得什麼決定,等回到大明再說吧。”
無論如何,面前的胖子有朝鮮皇族的血脈,也更容易讓高麗本土氏族接受。
雖然高麗大部分地方都已經變成一片廢墟,但有些氏族倭寇還是沒有殺完的。
無論是收繳糧食還是修工事的勞役都也需要人。
而李虅的血脈也可以當做日後大明重新評定高麗的手段。
不論如何,現在甦川也不會對他做什麼,反正先留著再說。
李虅听到甦川這麼說,連連點頭開口說道︰“對,是得等回去再說。我也是太過于焦急了。”
他才想起來面前的甦川也只不過是一個偏將而已,根本決定不了這種事情。
于是他再次開口說道︰“不知道將軍何時才能帶我回去?”
他一個人肯定是不敢再回到高麗半島的,就他們身邊的戰力要是踫見了倭寇的大將,到時候基本免不了一死,只有跟著大明的軍隊他才敢回去。
甦川這時候自然沒有再回到高麗半島的意思,他們已經在這幾條航線巡邏了幾日,自然不會輕易離去。
眼見甦川有所猶豫,李虅急促的開口說道︰“國內許多世家仍然支持我。只要我能平安回到半島,振臂一呼,我相信會有人願意響應,共同出兵對抗倭寇。至少能集結一萬兵馬。”
李虅自然知道國內的百姓和官僚對他頗有微詞。
但如果他能帶領軍隊收復失地,他的聲望和影響力定會大幅提升。
他心中雖有恐懼,但也明白這才是一個重返王位的機會。
甦川點頭表示認可︰“好,要是你們能收攏殘兵,阻截倭寇的殘兵敗將。下次我們運送軍糧時,會將你們一並帶往高麗半島後方。”
他知道李虅及其隨從目前的處境,不敢讓他們單獨行動,但若能與大明軍隊同行,就可確保安全。
听到甦川的安排,李虅臉上露出欣喜之色,連聲道謝。
隨即,他示意隨從呈上一份厚禮,手臂一揮,一個婢女走上前來,手中捧著一個雕刻精致的檀木盒子。
打開之後,其中是兩顆珍貴寶石
這兩顆寶石,一藍一綠,晶瑩剔透,閃爍著華美的光芒,顯然價值不菲。
甦川沒有拒絕這份禮物,示意齊銘收下。
甦川再度開口說道︰“行,那你們跟著跟著千鶴艦就行,不需要躲來躲去。”
不需要甦川說,他們看到這千鶴艦的恐怖的體型,也相信跟著面前這將軍肯定沒有倭寇敢過來找麻煩。
說完之後,甦川也沒有多留,轉身準備離開。
李虅身邊之前對甦川不滿的金姓老者在其背後輕哼一聲,不滿地說︰“區區一個偏將,竟敢對大王如此不敬,實在可惡。”
甦川並未回頭,只是一步邁出便踏入空中,仿佛每一步都踏在無形的台階上,逐漸升至空中。
最終站在千鶴艦的頂上。李虅目睹此景,原本準備開口的話語頓時僵在嘴邊,只來得及低聲吐出“二品”二字。
一直對甦川心懷不滿的老者,見到甦川在雲間漫步的景象,也驚得結巴起來︰“怎、怎麼會……大明的一個偏將,怎會是二品武者?”
這也這太恐怖了,整個高麗甚至沒有一名二品武者,現在還在船中休息。
但現在,隨意在海上遇到的一個大明偏將,竟然也是二品武者,這讓他如何不感到震驚。
金姓老者本以為甦川年紀輕輕,即便有天賦,也不可能達到二品。
他原本為了維護李虅的尊嚴,不斷出言貶低甦川,但現在知道自己失言了,連忙低下頭,不敢再看甦川。
李虅卻聲音一冷,下令道︰“金大木,你實在太狂妄了,竟敢對上國將軍不敬。來人,拉下去,打三十大板。”
老者听到要受三十大板的懲罰,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即便是十板也難以承受。
李虅在後面高聲喊道︰“將軍莫怪,這老家伙被倭寇嚇破了膽,胡言亂語,我已經責罰他了。”
甦川頭都沒回,對于這高麗國王,他心中並沒有多在乎,說到底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甚至因為高麗的國運衰退,連身上的護體金光都沒有多少了。
他看著遠處的海面,心中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
這時,雲裳再次羅過來︰“將軍,發現了倭寇的蹤跡!就在距離這里最近的一條航線。”
甦川精神一振,立即命令道︰“全速前進,絕不能讓他們逃脫!”
千鶴艦迅速調轉方向,向著倭寇的方向駛去。李虅和他的手下們緊張地看著這一幕,趕緊命令手下調轉船頭跟上千鶴艦。
鶴艦的船艙內,數百名船夫正全力揮動著船槳,他們的動作協調一致,每一次劃水都強勁有力。船身破浪前行,速度逐漸加快。
齊銘站在甲板的前端,他的目光堅定,凝視著前方立著的滄波神像。他雙手合十,對著神像拜了三拜,神情莊重而虔誠。
很快,自神像之中彌漫出一股神秘的海霧,將整艘千鶴艦及其身後的船隊全部籠罩。這股海霧似乎帶有某種魔力,使得周圍的海水變得平靜,為船隊提供了更加順暢的航道。
同時,旁邊刮起一陣巨風,千鶴艦上的船帆瞬間鼓起,借助風力,船速激增,朝著齊銘所指的方向迅速前進。
千鶴艦的速度之快,連後面那些高麗的小船都難以跟上。整個船隊如同一支利箭,劃破海面,直指目標。
甦川站在千鶴艦的頂部,他的目光如炬。
在航線了一刻鐘不到,甦川遠遠地就看見了倭寇的船隊。
而千鶴艦如此之快的速度也根本沒有減速的可能,甦川也沒有打算讓它減速,手往前一揮︰“撞上去!”
千鶴艦速度再提,正撞上倭寇船隊的最前一艘,轟的一聲,撞上的倭寇領頭船在巨大的撞擊之下砰的一聲炸成漫天的碎片。
其上了倭寇,要麼被當場震死,要麼被擊落海中。
而當千鶴艦如幽靈般從濃霧中顯現,倭寇們的眼中充滿了震驚與恐懼。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船只,仿佛一座浮動的堡壘破浪而來。
千鶴艦的船身在晨光下閃耀著寒光,那高聳的桅桿和寬闊的甲板上,大明士兵們身著鎧甲,手持武器,嚴陣以待。
倭寇們驚慌失措,尖叫聲、呼喊聲在海面上回蕩。
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忘記了抵抗,只是呆呆地望著這突如其來的巨艦。
而那些試圖組織反擊的倭寇,卻發現自己的弓箭和炮彈在千鶴艦堅固的船體面前,不過是徒勞的掙扎。
甦川站在千鶴艦的頂部,他的眼神堅定而冷酷,下令道︰“開炮!”
隨著他的命令,千鶴艦上的炮手們迅速點燃了火炮。
’瞬間,炮火齊鳴,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在海面上回蕩。火光和煙霧從千鶴艦的兩側噴涌而出,形成了一道壯觀的景象。
倭寇的船隊在炮火的覆蓋下,如同暴風雨中的樹葉,無助地搖擺。一些船只被直接擊中,瞬間被炸成碎片,木屑和火焰四濺。海面上,倭寇士兵的慘叫聲和船只的破裂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慘的畫面。
甦川冷靜地觀察著戰場,他的眼中沒有絲毫憐憫
就在這混亂之中,一名倭寇大將從他的船上高高躍起,他身披戰甲,手持長刀,怒吼著向千鶴艦沖來。
他的眼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怒,他怎麼也沒想到會突然被攔截。
現在看敵方的艦船的火力,根本就沒有任何生還的機會,現在唯一的勝機,就是斬殺敵方主將。
甦川的目光銳利如鷹,他早有準備。
在倭寇大將即將接近的瞬間,甦川身形一晃,如同一道閃電劃過戰場。
他手中的長刀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帶著無匹的刀氣,直劈那倭寇大將。
倭寇大將甚至來不及反應,只听見一聲清脆的斷裂聲,他的長刀在甦川的刀下應聲而斷。
緊接著,甦川的刀勢不減,直接劈在了他的身上。倭寇大將的戰甲在這一刀面前如同紙糊,無法阻擋分毫。
在眾目睽睽之下,倭寇大將的身體被劈成兩半,從空中墜落,沉入海底。
這一切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快得讓人來不及眨眼。
周圍的倭寇士兵目睹了這一幕,士氣瞬間崩潰。連他們的將領都無法在甦川面前走過一招,他們這些普通士兵又怎能抵擋?
甦川站在千鶴艦的頂部,他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高大。他的目光掃過戰場,如同君臨天下的王者,審視著自己的領土。
倭寇的船隊開始潰散。一些船只試圖逃離,但千鶴艦的速度和火力,讓他們無處可逃。甦川下令繼續追擊,不留下一個敵人。
戰斗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海面上只剩下倭寇的殘骸和燃燒的船只。千鶴艦緩緩駛過戰場,它的甲板上,士兵們歡呼勝利。
李虅站在破浪的船頭,目睹了千鶴艦的威力,他的臉上寫滿了震驚。
他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海戰,千鶴艦如同海上的巨獸,以摧枯拉朽之勢摧毀了倭寇的船隊。
“這...這就是大明的力量嗎?”李虅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他的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向往。
他身邊的高麗士兵們也目瞪口呆,他們看著千鶴艦,心中充滿了震撼。
千鶴艦的炮火如同雷霆,每一次轟鳴都讓海面顫抖。
倭寇的船只在這猛烈的炮火下紛紛破碎,化為海中的殘骸。
甦川也如戰神一般,一刀劈死了倭寇大將,震懾了所有敵人。
就連高麗士兵此刻也忍不住高聲歡呼︰“將軍神勇,大明神威,大明無敵”
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激動和崇拜,他們看著甦川,看著千鶴艦,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這段時間出海逃命的怨氣,在這一刻發散干淨。
此時的李虅,只能面色有些怪異的看著身後的高麗士兵,心中五味雜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