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甦川和陸炳等一眾將士也已嚴陣以待。
擔心城內帶出什麼變故,隨時準備沖進城去,但很快他們就听到了城中燕寬的怒罵以及充滿怒意的下令。
陸炳暫時接掌軍隊,開口說道︰“隨我進城,若有變故,燕將軍肯定不會是這種反應。”
甦川隨著陸炳進城之後才發現,除了城牆上的那些倭寇兵士,在城內根本就沒有太多倭寇士兵保護城池。
他們佔領城池又打下城門之後幾乎是長驅直入,根本沒有受到什麼有效的抵抗。
眼看陸炳也進來,燕寬表情嚴肅。
陸炳主動開口問道︰“怎麼回事?”
燕寬並不說話,而是看向身後跟進來的親衛,開口下令︰“所有人立刻散開,查看城內幾處糧庫,其他人,隨我進皇宮!”
陸炳此刻也不由得擔心起來。
他本以為城內會有什麼高手埋伏之類的,所以燕寬才獨自一人進城。
現在看來到現在都沒有任何人出現,這怕不是什麼陷阱,而是一個空城計啊。
而若是倭寇早已經準備將平壤城讓出去的話,甚至士兵都已經撤走的話。那城內的物資怕是早已經被清空了,不會給他們留下一點。
隨著陸炳將大軍帶進城,大明軍隊開始迅速控制平壤城,或者說根本沒有費什麼力氣就控制住了平壤城。
在燕寬等人入主皇宮後,親衛隊也帶來了最壞的消息。
城內的糧庫只夠五日所用。
看起來若是他們再不攻城,這最後還在守城的倭寇士兵也會退走。
燕寬听到這消息氣得一掌將桌案拍斷︰“這群惡賊,不可能絕不可能!那麼多人,那麼多糧,就算是燒一時半會也燒不完,運走的時候我們不能一點動靜發現不了!”
無論是運走平壤城內高麗王室儲存的海量糧食,還是將6000倭寇士兵運走,都不可能毫無動靜。
明軍在外面與其對峙了將近一月,可以說早已將平壤城圍的水泄不通,怎麼可能讓倭寇全部撤走,帶走糧食卻絲毫沒有察覺。
正此時,又有人沖進來,一進大殿立馬跪地開口︰“我們在皇宮內發現了多處密道,暫時還沒發現通向何處,但看起來已經挖了很多年了。”
燕寬只覺氣血上腦,一時間竟有些站立不穩。
平壤這里丘陵居多,平壤算是高麗中少見的平坦之地,但地下仍然是岩石居多,根本沒有辦法那麼容易挖出一個通向城外的地道。
所以在此前他們根本就沒考慮過倭寇會在城內挖地道逃跑以及將糧食運出去。
可萬萬沒想到,高麗皇室竟然早早的不知多少年前就在皇宮里挖了地道。
萬沒想到,這些蠢貨留的保命地道,卻成了這些倭寇們的運糧以及逃跑的地方,還給他們上演了一幅空城計。
而現在他們進了此城,沒有糧草供應,怕是就要成甕中之鱉了。
燕寬沉思許久,開口說道︰“叫所有將軍過來議事。”
很快,在高麗皇宮之內,大明軍隊的各個將領齊聚一堂。
在得知了當前的情況之後,都不免得心頭一緊。
好不容易打下了平壤城,里面卻是一座空城。
別說那些儲存在高麗皇宮的大量糧草,連很多富商行商家中的糧食都被收繳一空,根本沒有多少剩余。
而現在他們軍中的糧食最多也只剩一月所用而已,現在守著這平壤城也只不過是等死。
燕寬看向眾人開口說道︰“諸位將軍可有什麼辦法?”
許久之後才有人開口。“將軍,我們也只能突圍了。死守著平壤沒有任何意義,等到高麗那些倭寇合圍完成,我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燕寬沉默許久也只能點頭。實際如今根本不需要什麼計策,也沒有什麼計策能奏效。
人是要吃飯的,沒有糧草,只有死而已。他們所能做的就只能選擇突圍再說。
正在這時,一個傳令官急匆匆的從門外跑來,撲通一聲跪在燕寬面前︰盛揚擇將軍有急報。
燕寬眼神一緊,看了過去,開口說道︰“趕緊拿上來。”
他們如果是突圍必定會優先選擇盛陽則所在的位置,那地方可是他們預先留好的關口。
只要順著那地方走,就足以能退回大明。
到現在危機之際,他們已經沒有了久戰的機會,只能先行撤退。
若是等到遼東府補給之後,軍心可用還可以再回來打一場,或者是等倭寇踏上大明本土之時就在遼東府給他們迎頭痛擊。
傳令兵急速將線報呈上。燕寬一看頓時面色大變,下面的大將也感覺不對,齊齊開口問道︰“將軍何事?”
燕寬將線報拍在桌上,臉上陰晴不定,許久之後才開口說道︰“倭寇繞過了盛揚澤,將包圍圈足足縮小了一圈,現在盛陽則被圍在外面,而我們被圍在里面。”
“期間盛揚擇幾次想著阻斷包圍圈,可幾次沖擊損兵折將,卻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在其部面前,有足足是兩個五千人隊攔著。”
甦川也不禁眉頭一皺,看來他臨走之時和盛揚擇的猜想都不對。
水瀾和風行兩家根本不是來圍攻盛揚擇,而是在縮小包圍圈,
他們已將盛陽澤當成釘子,既然拿不掉,就將其擋在外面,讓他不會阻止合圍。
而現在包圍圈已經完成,就算盛陽澤想和大明現在的主力軍隊內外夾擊,怕也沒有那麼簡單了。
台下諸將頓時面色煞白,如今合圍已經完成,現在局勢對他們大為不利。
陸炳面色沉重,不知該說什麼。
燕寬深吸一口氣,開口說道︰“此戰我之罪也……”
陸炳在一旁急忙說道︰“戰事未決,勝負未分,大將軍不可說這種話……”
燕寬點了點頭開口說道︰“等回到京城,我必定會向皇上請罪,但在此之前還請諸位將軍听我號令。此刻必要齊心齊心戮力,才能在生死存亡間博得一線生機。”
眾將齊齊起身對著燕寬拱手稱是。
燕寬此時也從主位上站了起來,對著部下一一下令。他最先看著的就是甦川,開口說道︰“甦千戶,讓你手下山神精怪迅速散出去查明附近的情況。若是發現有倭寇斥候,務必要跟住,不能讓他溜了。”
他對甦川手下的那些山神精怪並沒有太多的期待,想讓他們做的也只是確定地形以及找到之後的蹤跡。
之後大明軍隊會前去抓人再問出信息。甦川立馬起身接令,開口說道︰“是。”
緊接著燕寬看向另外的眾人再次開口︰“顧高歌,明日天明,你率領一支千人隊向東前行,到五十里處停止。若踫到倭寇部隊,第一時間撤退回到平壤城來。”
“範博達,明你率領一支千人隊向西前進,同樣是在五十里處停止。若踫到倭寇部隊,同樣撤回……”
……
“上官驚鴻……”
“唐舟……”
燕寬接連發令,最終看到了站在他左手邊的一名年輕小將。
開口說道︰“燕飛,你率領五千兵馬向西北處行軍,在五十里處駐扎,為我軍做前行崗哨,準備應對倭寇攻擊。”
那年輕小將立馬起身拱手接令。
西南處那就是他們要回大明的路,想也不用想,必定是倭寇重兵把守的地方,也是最危險的位置。
待到給所有人的行軍路線安排完,燕寬起身,對著眾人拱手開口說道︰“此時已到危急存亡之際,願諸位齊心努力,打退倭寇,重返大明。”
眾將也齊齊拱手︰“尊將軍令!”
眾將得令,燕寬又叫來掌糧官︰“迅速在城內搜集糧食,那些富商家里肯定會有些存糧。全都給我收上來,給他們留下最低的生活所需就行了。”
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必須得抓緊時間。
至于收繳城中糧草,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最後一個多月,他們糧草怕是極其短缺
倭寇六家合圍已經完成,若是一個多月他們還沒能突圍出去,到時候怕是所有人都要死在這里了。
“其他人散去,甦千戶留下。”
本來準備起身和其他人一起出去的甦川卻被燕寬留了下來。
等到所有人離去,屋內只剩下了燕寬、陸炳、靈清道長以及甦川四人了。
甦川頓時感覺壓力山大,拱手說道︰“不知大將軍還有何命令?”
燕寬開口說道︰“甦千戶不要急,先坐。”
他的目光先看向了坐在一旁的陸炳,並開口說道︰“此次事情危急,我們必須得想辦法拖延一些時間,現在軍中,甦千戶的實力算是我等之下前五了,所以……我想讓甦千戶向東突圍,截斷倭寇的補給。”
東邊那里是倭寇糧草運來的地方,也是距離倭寇本島最近的位置。
甦川略微沉思就懂了燕寬的想法。
若是不先打亂倭寇的補給線,就算他們能撐得住一個月,倭寇也完全可以跟他們繞圈子。
不正面打仗,耗也能拖死大明軍隊。
而只要他們能夠擾亂倭寇的補給線,讓倭寇和大明軍隊一起糧草困難的話,到時候大明就會有成功突圍的機會。
懂了燕寬的想法之後,甦川當即拱手說道︰“甦川願遵大將軍調遣。”
燕寬點了點頭說道︰“但是如今兵馬緊缺,我只能給你一千兵馬,但你放心,這一千兵馬全是我的親衛隊,保證是精銳中的精銳。你們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突襲倭寇的補給線。”
說完之後,燕寬第一時間看向了陸炳。
畢竟說起來甦川終究是陸炳的手下,就算他想要調動,若是陸炳不同意也很難。
陸炳始終沉默,並沒有開口說話。
這時靈清道長卻說話了,一臉的不滿意︰“燕大將軍,一千兵馬實在太少了吧,你這是讓甦千戶回去送死!”
“我看你就是偏心,你兒子給了五千兵馬,甦千戶卻只交給一千兵馬,讓他去截斷倭寇的糧草,這不是送死是什麼?”
平日里好聲好氣的靈清,此刻滿臉不悅,對這個之前一直穩重的大將軍十分不滿意。
燕寬的表情有些難看,開口說道︰“這也是無奈之舉,我們沒有多余的兵馬了。”
“正因為燕飛是吾子,我才派他去鎮守西北方向,那里是我們回大明的道路,倭寇必定屯集重兵。五千兵馬已經是捉襟見肘了,我將其派往那里已做好了讓其殉國的準備。”
靈清道長鼻息粗重,他雖然不通兵事,但也知道西北方向必定會有倭寇屯集重兵。
所以才需要五千兵馬駐扎營地作為他們突圍的前行崗哨。
但他仍覺得指派給甦川一千兵馬太少了,終于坐下之後還是不情不願的開口說道︰“一千兵馬能干什麼?我們回大明的路會有倭寇重兵駐扎,難道運送糧草的地方就沒有重兵嗎?雖說我不懂兵事,但還是算得清數的。要是踫見倭寇護送糧草的主力,一千兵馬一個照面怕是就會被吞個干淨!”
甦川此刻也在思索,一千兵馬實在是有些太少了,在補給方面倭寇不可能會掉以輕心。
若是踫見正面防守的大部隊,這一千兵馬怕是要見面即潰,但是如今大明本來就兵力匱乏,能給他一千精兵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但是……前提是,他要突破包圍圈,才能執行任務啊。
甦川想想自己還能夠調動鎮獄之內的多名犴裔,幾個犴裔加在一起應該也抵得上一個軍隊,
再加上一千精兵應該才勉強有些生機。
更何況現在形勢如此嚴峻,也容不得他拒絕,只能抬頭硬聲說道︰“大將軍,甦川領命。”
“但有個要求。”
燕寬看甦川應了下來,立馬開口︰“甦千戶有話直說。”
甦川緩緩開口︰“明日我要率兵突圍,需要顧高歌部協助,否則我們突破包圍圈後就不剩多少兵馬了。”
燕寬立刻點頭︰“好,我會讓他協助你們。”
見陸炳沒有發表其他的意見,當即站起來,對著甦川說道︰“一千兵馬並非是讓甦千戶正面攻打倭寇。若是能完成一次如數日之前夜里突襲倭寇五千兵馬的奇襲是最好的。”
“若是不成,那便不斷襲擾倭寇糧草軍隊就行,不求切斷補給線,只求拖延時間就可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