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瞧著楊氏,姿容不錯,氣度很好,性情也直爽,怪不得年希堯與年羹堯性子差異這麼大,這夫人想必對其丈夫年希堯影響很大。思及此,便抬手讓人起來,笑著讓剪秋上茶。
“伯母和堂嫂說,近日宴席上踫見個趣味相投之人,想必就是你了?”
“不敢當,妾身身份低下,能入夫人、少夫人的眼,是妾身的福氣。”楊氏討好地望向面前的婆媳,期望二人能替自己在四福晉面前多多美言。
宜修笑著打量楊氏,淡淡的說︰“眼緣這東西,誰說得準?本福晉瞧你也不錯,你們夫妻也有心,過年邊還記得來瞧我和爺。”
楊氏趕忙表忠心,“這是我等應該做的,郡王是旗主,自然要拜訪一番。多虧郡王不嫌棄,我等才有機會見貴人。”
見人恭敬知進退,宜修語氣放軟︰“呵呵,你也是官家女眷,說話不用如此小心,難得來就嘮嘮家常吧?你有幾個孩子?”
“稟福晉,四個,二子二女,大的已經10歲,正在書院讀書呢。小女兒才一歲半。”
“那大女兒呢?幾歲了?”
“三歲。不瞞福晉,妾身先得了兩個兒子,才有的女兒,格外寵溺些。”
“兒女雙全,花開並蒂,你啊,好福氣!”
“論福氣,誰比得上您,大清朝開朝以來,唯有您和三福晉兩位皇家媳婦懷雙胎呢!”
听了好話,宜修瞧時間差不多,就朝頭上摸去,選中別在中間的翡翠蝴蝶簪,又取下手鐲,笑著道︰“嘴真甜,本福晉喜歡。這支翡翠蝴蝶簪賜你,這對紅寶石包金嵌寶手鐲就賞你女兒了。以後有機會,帶給本福晉瞧瞧。”
“謝福晉賞賜,妾身替女兒謝恩。”楊氏激動不已,連連叩謝。
“好了,去吧!前院那邊該等急了。”
“是。”楊氏捧著手鐲,恭敬退下。
到了前院,果真見丈夫年希堯一臉焦急地等在門口,“你怎麼才出來,趕緊進馬車,外面冷。”
楊氏生怕丈夫是惹郡王不高興被趕出來的,連忙追問︰“你不是和雍郡王聊的起勁嗎?這才多久,就被趕出來了?”
年希堯聞言無奈地答道︰“什麼呀,宮里來人傳雍郡王進宮 ,才草草結束。”
楊氏消了懼意,摸了摸頭上的玉簪,“這有什麼的,福晉說了,下次可以再來。”
年希堯這才發現楊氏頭上的玉簪,不解地問︰“這玉簪,這手鐲?”
“福晉賞的,說是也瞧我有緣呢!手鐲給女兒的,不許跟額娘說,沒得被世蘭知道了,又鬧騰。”
“世蘭又不缺這個,不會的。”
“世蘭是不缺東西,但缺出來見貴人的機會。額娘要知道我來雍郡王府不帶世蘭,肯定要念叨的。才不管咱們是不是第一次上門呢,只想著給世蘭謀劃好姻緣,壓根不在乎咱們的玉華(大女兒)、玉容(小女兒)。”
被夫人這麼一說,年希堯想著母親疼愛世蘭又拎不清的做派,無奈地點頭應下。
楊氏見人應下,高興之余起了好奇,軟聲詢問︰“對了,往日你出去應酬,都是懨懨的,怎麼今日和郡王聊的如此起勁?”
年希堯想了下今日與雍郡王的交流,臉上不由地浮現笑容,若有所思地說︰“雍郡王人很好,他書房內的靜安也很好!”
楊氏︰“……”這話說了與沒說,有區別?
年希堯從荷包中取出個小巧精致的金算盤,小心翼翼地哈氣擦拭,這可是他好不容易贏來的。
對于年希堯時不時沉默,或是突然間抽風的舉動,楊氏早就習以為常。自家丈夫除了這方面怪一點,不太喜歡公務以外,其他都是好的。
既沒有糟心的小妾,也沒有外室,也就家里那個妯娌、小姑子鬧騰了些。與其他官家女眷相比,自己的日子還是很不錯的。
瞧著年希堯笨拙地撥弄那個小金算盤,楊氏也沒刨根問底的心思。默默轉過身,給年希堯整理起了褶皺的衣裳,才發現荷包內的銀票、碎銀沒了不說,就連之前好不容易從商人(宜修三舅,茂景)淘換來的金懷表也沒了。
不由地陰惻惻瞪人,冷冷問道︰“哪去了?是不是又偷偷買新玩意兒了,不是說了要給兒女攢嫁妝、聘禮嗎?每個月只能花二百兩在這上面,其余的都得存起來。說,都去哪了?”
年希堯抖著身子往後縮去,楊氏也欺身上前。
見躲不過,年希堯梗著脖子,紅臉略帶羞恥地說道︰“輸了,為夫技不如人,輸給別人……”
楊氏︰“誰?你是輸了什麼?”她丈夫她知道,除了武藝不如人,其他都精通一二。誰啊?如此有本事。
年希堯低頭,咬牙切齒又喪氣地說︰“舒舒覺羅•靜安,算術。我輸了所有,才、才得了這個算盤!”
楊氏︰“……”你還不如不贏呢?你知道輸的那些,能買多少個金算盤嗎?
楊氏郁悶的不想說話,年希堯想起敗績也沉默不語。
夫妻倆高高興興出門,回府時垂頭喪氣,可把年家老小驚呆了。年遐齡看得出,大兒子面顯局促,可心情很好,說明他和雍郡王聊得不錯,大兒媳估計是頭次去郡王府與貴人相見,沒有應對好。思忖再三,緩聲對著年希堯說,“雍郡王如何?待你可好?”
年希堯恭敬答話,“阿瑪放心,雍郡王為人謙遜有禮,完全不似傳聞中那般冷漠。”
年遐齡摸著胡須,笑答︰“那阿瑪找機會也去拜訪下這位新旗主,對了,老大,你有什麼打算,繼續外放嗎?”
年希堯想著楊氏的話,又不甘心輸給靜安,打算找機會贏回來,便說︰“阿瑪,我想留在京城,不拘官位大小都行。”
年遐齡雙眸放光,點頭答應替他出面打點,先在工部謀個差事,再慢慢謀劃其他。內心很是滿意兒子的上進︰畢竟是長子,能上進,總好過不務正業。
楊氏見狀大喜,偷偷摸了摸懷中的玉鐲,暗下決心︰只要留在京城,就能找機會多去雍郡王府。玉華、玉容也有機會面見皇家福晉,一來二去多了,總有面子情,進而得個好姻緣。
真不是她挑剔,怎麼早就謀劃起來。只是官場上漢女做正室有,但大部分都是小官小吏的,旦凡有點門路,哪家都想娶個滿洲大姓女子做正妻。二弟妹為什麼能在公婆面前挺直腰桿,不就是有個滿洲大姓以及好爺爺納蘭•明珠嗎?
年家和楊家都是簪纓世家、書香門第。自家女兒,斷不可為人妾室,可大清的選秀制度,要求在冊旗人必須要送女選秀。大妹妹世蘭還有二弟妹的門路可走,說不定能請動宮里的惠妃娘娘幫襯一二。自己的玉華、玉容呢?
二弟妹那眼高于頂、處處不看不起自己的模樣,會為了佷女上心嗎?
以前自己沒有門路,只能默默受欺負。現如今不一樣,四福晉懷雙胎,地位肯定不一般,她兒子又養在宮中貴妃娘娘那里。只要能奉承好四福晉,請她稍稍說一句話,將來玉華、玉容就能平平安安過選秀。
說不得還能入四福晉的眼,那又是另一番造化……望向年羹堯及其夫人,楊氏也多了幾分底氣,不咸不淡地說了兩句,就拉著年希堯回了院子。
誰也沒想到,素來面團般的大嫂,會如此行事。才7歲的年世蘭有些不解,只覺得郡王府真神奇。大哥大嫂不過去了一趟,一個改了不務正業想要當大官了,一個唯唯諾諾到腰桿挺直,而這又引出另一段事兒,不過那是後話。
這次年希堯攜夫人上門,宜修二人總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的。
胤 進宮與太子一同招待完外使,回府後便和宜修閑聊起來,對年希堯贊不絕口。
宜修听著人絮絮叨叨好一會兒,才悠悠地道︰“爺既然覺得不錯,就收下這個門人唄!反正我瞧他夫人挺合眼緣的,以後有機會還想再見見呢!”
“門人?呃……對,他是爺旗下的,可以,既然福晉都開口了,就收下他。”胤 想了想,年家很有拉攏的價值,而且收下他名正言順,樂得借坡下驢。
宜修喝著甜茶,笑而不語,現在你自然說好,過幾天年家在你心中可就不是這個價了。
年家確實不錯,三代都走仕途,最差的年希堯上一世都做到工部侍郎、內務府總管及左都御史等要職。
不得不說,年世蘭在後宮能囂張跋扈,是有底氣的。如今自己重生歸來,年家有年希堯一個入胤 眼就夠,年羹堯那反骨又桀驁的個性,還是早早爆出來比較好。
楊氏的性格,這些日子宜修早就摸透了。只要楊氏在,年希堯早晚得上自己的船。
至于年世蘭,女兒與小姑子相比,還用說嗎?
喜歡宜修重生︰人間清醒登橘直上人間清醒登橘直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