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令,本官收到一條消息,這𠤖于縣這幾年可是還在收取丁稅?”
開門見山,王寬直接說出來自己收到的消息。
听到王寬說起這個丁稅,趙縣令就暗道不好,想不到事情會敗露,可眼下這王寬明顯就是來興師問罪的,顯然已經是證據確鑿了,容不得他狡辯。
“哎,王大人,何出此言,可否借一步說話?”
作為當地豪族,他趙氏在本地耕壇近百年,怎麼不是什麼小蝦米,想通過這個來給他定罪,想得美。
“哦?有什麼話說吧。”
王寬也給面子,對方要說什麼他听著就好,雖說他是上官,哪怕對方真的犯罪證據確鑿,他也最多只能防止對方逃走,將對方軟禁下來,然後上報御史台,之後交給刑部,讓刑部的人來將人帶走。
來到後堂,王寬坐在桌前把玩這茶杯,這後堂果然是不一樣,和縣衙大堂的破舊寒酸不一樣,不說富麗堂皇,就裝飾上,和教育部的衙門都已經相差無幾。
可教育部是什麼地方?那可以說是七家在朝堂的大本營,其中大部分東西都是官員自己帶去的,豪華程度比其他六部高出不少。就這,其他六部還給李世民上書要求其他衙門也和教育部一樣。
為此,財大氣粗的李世民還真給撥款了一些,可惜差距還是很大。
但如今一個縣衙的後堂都快趕上他們教育部了,可見其富裕程度。
“大人,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趙縣令拿出一個小冊子,里面記錄了一些東西,上面寫什麼,後面肯定就要送什麼,總的來說,賄賂一千貫,求王寬放過。
一千貫很多嗎?很多,兩百貫一套的明光鎧可以換五套,兩百貫可以在長安東市買一套很不錯的大宅,對于個人而言,是一筆不折不扣的巨款。
通俗一點,按照購買大米的價格來算,一千貫等于現代接近五千萬的購買力。
“趙大人出手可真大方啊,這可真讓本官為難啊。”
王寬陰陽怪氣的說道,不過在趙縣令耳中卻是听成了對這些錢的不滿。
‘呸,狗官,胃口真大。’
心里想歸想,但是為了自己的官職與前途,趙縣令又拿出了一個冊子,又是一千貫送出。
“大人,海涵海涵。”滿臉堆笑的趙縣令覺得,這兩千貫送出,對方應該會放他一馬了,說完,還看向王寬身後的教育署官員,希望對方能幫他說一句好話。
而王寬身後之人會意,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出來說道。
“王大人,趙大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何不再給他一次機會?”
“嗯?崔勉,你這是何意?”
王寬面色不善的看著崔勉,這天下教育部的各地官員基本都是七家之人,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好,為什麼對方要出來趟這趟渾水,崔勉雖說不是大房之人,是出自安平房,可也是博陵崔氏,因為崔少宇的關系,他還是心存一絲好感的。
“大人,下官是說,是說,放趙大人一馬。”
崔勉強自鎮定的說道,自己干了不少事,有把柄在趙縣令手上,要是不幫對方,對方狗急跳牆將他也供出來,那就壞事了。
他崔勉平時可以其他人驕傲,遇到不是任何世家的官員都不給面子,可如今面對的是王寬,同為五姓七望的王氏,還是核心子弟,他的高傲,在對方那里一無是處。
“放他一馬?崔勉,你可知你在說什麼?還是說你也做了什麼見得不得人的勾當?”
還以為崔勉是自己人,好嘛,進後堂的另外兩個人才是自己人,就自己一個外人。
“大人,下官可沒有做什麼,下官只是覺得....得饒人處且饒人吶。還望大人賣我崔氏一個面子。”
崔勉找不到什麼好借口,只能抬出崔氏來鎮場子。
“哈哈,好,崔氏的面子,好大的面子,要是大人知道你,恐怕會恨不得扒了你的皮。”
王寬現在已經可以確認,崔勉絕對是做了什麼貪贓枉法的事,而且還和這個趙縣令同流合污,不然不會這麼著急的出來幫對方說話。
“那大人?”
“不要叫我大人,你還不配,當初尚書大人已經說過,教育部,不許有一只碩鼠,無論是誰,觸之必死。崔勉,你現在可以回去交代你的遺言了,不要說本官沒提醒你,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王寬說完,也不再理會二人,賄賂他?可笑,他王寬是什麼人?將來是有機會接王 位置的人,區區幾千貫就想打動他,太小看他了。
留在後堂的趙縣令和崔勉面面向覦,想不到王寬根本就沒想過放過他們,現在好了,崔勉自己跳出來找死。
“怎麼辦,趙兄。”
崔勉面色難看的問道,自己當初被豬油蒙了心才收了對方的好處,後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把縣內的大唐學堂的學費統統漲了一個遍,這才被對方抓到把柄,現在好了,王寬直接叫他回家留遺言。
“怎麼辦,崔兄,你乃崔氏之人,可寫信于族中,想必定能逢凶化吉。”
若是往日,還能想辦法逃走,可現在是縣城外還有幾千大軍駐扎,怎麼跑,加上王寬來的時候,已經叫尉遲寶林帶了一千軍隊進城,這縣城本就不大,這會都已經被圍上了。
“王大人,如何,對方招了沒有?”
尉遲寶林全副武裝的坐在縣令的位置上,看到王寬從後堂出來後問道。
“尉遲將軍,對面自己招了,本官現在就回去寫奏折上報御史台,還請將軍將趙縣令與....與教育署崔勉管束起來,莫要讓他們跑了。”
“嗯?教育署崔勉?也犯事了?行,本將知道了,王大人且去,此地交給我了。”
尉遲寶林不在意的說道,這次李世民將他們派出來江南道,本就是繼續拿功績的,相信再過不久,他就可以再往上升一升,對方要他怎麼做,他只管配合就是。
“通知下去,上到縣令,下到小吏,包括其家人,都不許離開城中。”
尉遲寶林下令,自古官僚吏都是沆瀣一氣的,要抓,肯定不會只抓一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