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韶九收好信件,等回了院子她要找一張輿圖來,她讓趙鐵虎等人去邊關也是計劃著偷偷的提醒下鐘 奕在那必死的戰役里提高警惕。
若是敵我實力懸殊,兵敗情有可原,可要是不是呢?
前世也是從今年九月開始,朝廷節節敗退,之後內亂開始。
放下諸多思緒,季韶九出了耳房,喜悲本就傷身,鐘老夫人也累了,眾人就告退都各自回房。
只等晚上一道舉行家宴。
因著這場家宴是臨時起意,桌椅板凳,廚下菜品安排,可把鐘二夫人忙壞了,晚間靠坐在小榻上歇了半晌才緩過勁兒來。
兩個小丫鬟給她按摩小腿能有兩刻鐘,鐘二夫人擺擺手讓她們出去。
林媽媽上前給她按揉著額頭,“夫人也太盡心了些!”
“只吩咐下去,下面的人也不敢出錯!”
鐘二夫人輕哼一聲,“我這還真是在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她們大房里子面子都有了,我算個什麼?不過是個偷吃米糧的蛀蟲!”
越說越氣,聲音都不由得大了起來。
“世襲罔替也輪不到我兒子身上,等老夫人一去,家里分了家,咱們這一房就都得滾蛋!”
林媽媽不好接話,只得安撫道,“您也別妄自菲薄,老夫人還是信任重用您的!”
“您啊還是老夫人心里的第一人!”
鐘二夫人翻了個白眼,“有什麼用?將來分家還不是大房佔大頭?”
滿心的憤憤不平被推門進來的鐘二爺打斷了。
鐘二爺滿臉的不耐煩,擺手示意林媽媽出去。
林媽媽退開了些給鐘二爺福禮之後就退了出去,還把門帶上了。
鐘二爺一屁股坐到鐘二夫人的對面,“棋差一著!”
鐘二夫人斜了他一眼,忍不住道,話里話外的嫌棄,“就靠著您,恐怕我這輩子都是這五品的誥命!”
鐘二爺也不氣惱,起身背著手在堂屋內轉悠了幾圈,臉上有了放手一搏的決斷,“事在人為,我就不信我沒有出頭之日!”
鐘二夫人眼楮轉了轉,臉上也掛上了溫柔小意,從榻上下來趿拉鞋,斟了一杯茶遞到鐘二爺面前,“從來雪中送炭難,那個貴人可是等了好久了,十分看重您,只看您如何抉擇了!”
鐘二爺握著茶杯,半晌不動,眼神閃爍間似乎被鐘二夫人的話慢慢說服了。
他在朝為官十幾年,大哥在世,遇到同僚都是被稱呼一聲小鐘大人,身份是鐘將軍的弟弟。
如今他身份又變了,是鐘小將軍的叔父!
他不受祖蔭,全憑十年苦讀才登科入仕,難不成是他不配有名姓不成?
他總要為自己搏一搏!
手腕一抬,一口喝了茶,回頭問道,“明日我要見見那個人!”
賺了盆滿缽滿的季韶九泡了個香香的牛奶浴,季韶九靠在躺椅中取了一本雜記翻讀,紅豆姜黃拿個小香爐給她燻干頭發。
小香爐里面裝的是無煙的銀絲炭,中間還塞滿了干了點茉莉花,燻頭發時這茉莉花的香味就會慢慢的染在頭發上。
長長的頭發燻了有兩刻鐘才算干透了。
紅豆用幾根簪子把烏黑的長發攏上。
季韶九笑道,“還真是個費時費力的事兒,下次可不做了!”
姜黃把香爐放到一邊笑道,“三小姐特意打發丫鬟送過來的,還特意仔細的教了奴婢,生怕您不用呢!”
季韶九搖頭輕笑,晚間家宴的時候,鐘雁離鐘大夫人可是遠遠的,生怕被她娘拉過去教育。
家宴前又送給她一個玲瓏玉佩,說了給她得封誥命的賀禮,是個通透的小姑娘。
坐到書案前讓青黛把皇上賞賜的那個田契取出來看了看,這百畝田距離距離京城五十里遠,和白氏給她陪嫁的田畝並不遠。
而且還帶了一個二進的個小宅子。
這倒是一件好事,若能把兩處合成一處就更好了。
正好要讓楊嬸子一家趁著春耕收收佃戶的心。
讓青黛把田契收好,又惦記起輿圖的事兒,季韶九起身翻了翻書架,書架上經史策論偏多,還有些治國治軍的書,只有幾冊閑談雜記,她空閑時都翻遍了,並不見輿圖。
把采薇叫了進來,“少爺可是還有外書房?”
采薇毫不猶豫的回道,“對,少爺在府里時在院子里待的時間極少,大半時間都在外書房。”
季韶九並不奇怪,在季府時,季顯榮也都是在書房居多,回內院也大多都是去妾室的院子里。
書房重地,尤其鐘 奕身份特殊,季韶九沒打算進書房彰顯自己的地位。
“我想尋個輿圖,書房里可有伺候的小廝,明日讓他幫我尋一張來。”
“在書房服侍的小廝是安良,奴婢明日讓他來回話。”
季韶九點點頭。
采薇行事迅速,次日季韶九從花廳和鐘二夫人听完婆子回事和她的處置,回來安良就在二門等著了。
季韶九讓采薇叫人進來。
安良進門先給躬身請安,“小的給大少夫人請安。”
季韶九笑道,“不必多禮!”
安良也不抬頭,眼楮盯著地面,把手里用布卷著的東西雙手呈上,“少夫人,這是您要的輿圖。”
采薇上前接過來,季韶九沒急著打開,“這輿圖是最新繪制的?可包含了少爺所在的邊塞?”
“看這輿圖可有什麼規矩?”
安良恭敬的回道,“此輿圖是少爺這次出征前最新繪制的。”
“落日之前歸還即可,因為這輿圖是內務府監制的,不能過夜!”
沒有別的忌諱就行,季韶九讓采薇給他打賞了一兩銀子。
安良跪下謝賞。
季韶九慢慢打開,輿圖有三尺長兩尺寬,是用特定的綾絹繪制,
這輿圖不是軍隊作戰通用的軍防圖,只能做到向導指示作用,密密麻麻的小字簡略的標明了山川河流,各省鄉府。
季韶九細白的指尖從京城劃過,一點一點找到鐘 奕如今駐守的宣府鎮。
宣府鎮受蠻夷多次騷擾,去年初且戰且退的一直讓邊疆的百姓不得安寧,鐘 奕才再次領兵出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