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仔細觀察著,只見‘玄盒’表面,有著某種若隱若現的圖文,很是模糊。
“想打開,你得搞清楚圖文的脈絡,以精血串聯,應該可行。”
五彩石判斷道。
“感覺太古老了,這圖文好像就不是人為,而是天然的。”
蕭逸觀察道。
“確實如此,所以數千年來才沒人能打開他,但內部的靈力波動是實打實的。”
五彩石道。
“嗯,不然那葉前輩就不會一直留著它了。”
蕭逸點點頭。
“以我的神力,加上你的天眼,問題不大,但機會或許只有一次,如果一次不成功,可能會永遠都打不開,所以咱倆都得小心些。”
五彩石叮囑道。
“好!”
蕭逸嚴肅點頭,來到客廳,隨手布下一道小型法陣。
五彩石石身微震,散發出璀璨的異彩,法陣內溫度陡然攀升而起!
嗡……
在這神力的影響下,只見‘玄盒’也自主升至半空。
蕭逸試探性伸出手指,盒身竟釋放出一抹極致的寒氣,哪怕是對他來說,也有些冰寒刺骨。
“這……”
蕭逸將手收回,不等多想,盒身表面的暗紋似乎正在泛出一抹微光。
“確實有效果!”
蕭逸目光一閃。
五彩石沒多說,開始將五彩的神力緩緩涌向盒身。
砰!
頃刻間,‘玄盒’便爆發出一股宏大的威勢,冰寒之力強勢擴散,卻被五彩石的神力死死壓制。
很快,柔和的神力便滲透而下,蔓延至‘玄盒’的六個面。
接著,五種光芒便在盒身上方交織成旋轉的光輪,光輪中心漸漸浮出細碎的星點。
隨著一抹強芒散去,盒身扭曲的星紋隨之浮現,卻依舊迸發著極致的寒氣。
“該你了,別太心急。”
半晌後,五彩石平靜道。
“嗯。”
蕭逸應聲,天眼開啟,神識落下。
緊接著,掌間的真氣也卷攜著魂火,沿襲五彩石的神力路徑,充斥在那些星紋之上。
“好家伙!”
蕭逸只覺一股寒氣從腳底升起,很是霸道,但這恰恰說明他跟‘玄盒’之間產生了共鳴。
“這怎麼可能是什麼俗物!”
蕭逸振奮道,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期待程度遠超那龍紋盞。
“穩住!”
五彩石忙提醒一句。
蕭逸心法運轉,繼續發力,盒身爆發出細碎的金鳴聲,表面的星紋開始變得靈動,宛若被注入生機一般。
整個過程,持續了幾分鐘,盒身的寒氣早已褪去,卻遲遲不見開啟的跡象。
“這麼吊人胃口嗎?”
蕭逸皺眉。
“按理說應該可以了……”
五彩石也有些不解。
蕭逸兩人緩緩收力,盒身徹底恢復了平靜,落回近前。
但與之前不一樣的是,盒身早已煥然一新,表面的星紋也已是清晰無比,神秘而靈動。
蕭逸一手探出,將‘玄盒’拿在手中,卻仍能感受到一絲冰寒之意。
當他嘗試性將手放在盒蓋之上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啪!
蕭逸只是稍一用力,盒蓋便被直接開啟。
‘四目’相對,五彩石好像很無語,“可能早就能打開了,你不早點試試……”
“咳……您不是也沒察覺到異常嘛。”
蕭逸嘀咕道。
“怨我是吧?”
五彩石沒好氣道。
“沒沒,哪能呢,嘿嘿。”
蕭逸滿臉堆笑,忙將盒蓋徹底打開,其中的靈力他早就感受的真切。
轟!
隨著盒蓋徹底開啟,內部爆發出一束恐怖的金芒,爆射而去,同時伴隨著極致磅礡的靈力!
“我去!!”
蕭逸一臉震驚,眼看他的法陣被轟碎,他忙想再次凝聚。
好在,五彩石早有準備,神力屏障在法陣之外盡可能攔下了所有溢出的靈力氣息。
即便如此,余威卻還是席卷而去,不只是整個客棧的至強者,就連方圓千米範圍內,也有人察覺到了異常。
巧的是,此時剛好有一位合道境強者路過,身後一老一少。
“好強的靈力!”
老者腳下猛然一頓。
“消失的很快!”
身旁一人忙用神識追蹤而去,很快便確定了大體方向。
“有遮蔽還會如此狂暴,那自身的靈力得有多恐怖?”
“去看看!”
老者面無表情道。
“是!”
那人應聲,快速向蕭逸所在的客棧而來。
此時房間里的蕭逸,看著‘玄盒’內的東西,仍有幾分沒回過味來。
“針?”
五彩石有些納悶。
“是!針!”
蕭逸點點頭,盒內的空間似乎很大,有著不計其數的銀針,粗細都有。
他將其中一根銀針小心拿在手中,只覺絲絲冰寒充斥在他神魂,極為霸道!
銀針表面,同樣有著極致的星紋,頗為神秘。
“想什麼來什麼!”
蕭逸驚喜道,忙將精血滴在銀針表面的星紋之上。
剎那間,銀針光芒暴漲,星紋更是直接化作流光鑽入他的眉心。
接著,他腦海中便涌入很多第一視角的畫面,雖然有些破碎,卻基本能夠判斷出所處的環境。
其中有血流成河的上古戰場,有異空間,也有偏遠鄉村,銀針的主人正在用救治著大量不同的人群,不少畫面都是起死回生,視覺極具沖擊力!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蕭逸緩了緩神,心中自是抑制不住的激動。
他本以為這小小的盒內可能會有一件小型法器,卻萬萬沒想到竟會是他眼下最需要的銀針!!
比起一些強大法器只能跟隨他一段路,這銀針的意義足以堪比神器!
“醫道聖物,上古銀針,你小子還真是走了狗屎運。”
五彩石顯然也感受到了什麼,語氣頗為不平靜。
不等蕭逸多想,盒內突然涌出一股極為磅礡的金色神識,瞬間在半空化作一段金燦燦的上古文字。
“我乃神農,此蘊靈針是我以昆侖山萬年寒鐵混合古龍脊骨淬煉所鑄……”
一道低沉
“神……神農?”
蕭逸心中一動,更是心潮澎湃。
“汝既得此針,便是承接蒼生之責,醫者之道,不在求名求利,而在‘見病見己’。
今將此針與醫理相托,望汝不避艱險,不期本心,務必繼續追求正道,切記!”
神農的聲音再次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