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怎麼成文豪了

第22章 加印!抓緊加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花啊肥 本章︰第22章 加印!抓緊加印!

    回到大雜院,劉培文碼放好東西,又拿出幾張舊報紙,鋪在了桌子上,他打算改明去尋一塊玻璃板壓住這些報紙,如此一來桌子上干淨平整,寫起字來也不容易透紙。

    中午劉培文去外街上買了幾十個煤球,碼到煤球爐旁邊的鐵皮檔口里,用新買的鐵鍋炒了一大碗菜,分出一半送到黃成民家里,才又回轉,就著這半碗菜和一小鍋米飯,吃了個肚兒圓。

    這時候,他才想起來自己一大早買到的燕京文學還沒看呢。

    趕緊翻出來,劉培文仔細地打量著。封皮是一幅寫意山水畫,封面的下方還寫著小說專號的字樣,封底則是另一幅墨筆畫,畫的是一個抱著羊的蒙古女子。

    不是吧,封底都跟我的小說有關?

    劉培文翻開目錄頁,左邊是燕京文學1980年優秀小說獲獎作品的照片,王咗插@探  杖輝諏小br />
    右側是目錄頁,自己的兩篇小說排到了前兩篇。第一篇是《雙旗鎮刀客》,第二篇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兩篇文章前,都寫了熱情洋溢的編者按,這讓劉培文很懷疑不是張德寧所為。

    自己的小說沒必要再看,他翻回目錄, !第三篇是張一公的《尋找》,再往下看,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程建功、程忠實、賈平娃、汪增其、京扶……他頓時來了興趣,細細讀了起來。

    此刻,他的作品也乘著期刊發行的腳步,走遍了全國各地。

    水木大學,手捧著一本燕京文學的張強在宿舍里哭得淚流滿面。

    “怎麼了張強?”劉培德正要去廣播站,看見張強哭起來了,不由問道。

    “你哥他……”張強抬起頭來,嘴角止不住的抽動,擺了擺手,根本說不出話。

    “我哥咋了?”劉培德訝然,心想大哥昏死過去的時候自己都沒哭成這樣。

    看到張強顫抖的手里還拿著一本雜志,他忍不住直接拽過來翻看。

    果然,作者一欄劉培文三個赫然在目。

    第一篇文章是自己讀過的耍刀的俠客。不對,好像改了改,怎麼感覺不如改之前精彩呢?

    第二篇就是那個放羊的。劉培德粗粗看了幾眼,字非常多,此刻也沒耐心看下去。

    想想自己的廣播站行程,他還是放下雜志,勸了張強一句。

    “別哭了!看個小說,看把你給感動的!一個耍刀、一個放羊,這哪有做數學題精彩?我哥這破小說就能把你迷成這樣?”

    “我不許你這麼說你哥!”張強睜大了紅腫的眼,又拿過雜志。

    “你知道你哥寫得多好嗎!在我心里,只這兩篇文章,他也能青史留名!你看著吧,他以後肯定是全國知名作家!”

    過了吧?劉培德心里嘀咕著,也不再管發瘋的張強,背上包出了門。

    燕大里的書報亭。

    “您好!要這個月的燕京文學!”一個穿著綠色中山裝的瘦高條男生張口問道。

    男生叫劉振雲,他留著半長的頭發,門牙的縫有些大。

    “沒啦!”

    “啊?”劉振雲驚訝,上大學的他手頭拮據,往往一個月省下好幾頓飯錢用來跟人一起買書買報,宿舍里分配給他的任務是買燕京文藝和十月。十月是單月的十號出版,這個月他只需要買燕京文藝。

    平日里,燕京文藝相比其他基本雜志要好買一些,沒想到這個月居然這麼暢銷,才三號就沒了。

    不服氣的他扭頭去找下一個報刊亭。結果沮喪地發現,也沒了。

    “怎麼這麼難買啊!”劉振雲嘆氣。

    “本來我還看著呢,手里最後一本剛才讓人買走啦!”報刊亭的男人說著,“這一期是小說專刊!內容太厲害了,有好多名氣的作家,最不出名的是個新人,居然還連發了兩篇小說,放在最前面!”

    這麼一說,劉振雲更生氣了。他搖搖頭,邁步小跑起來。為今之計,就是趕緊去圖書館看看這個月的期刊到了沒有,趕緊借一本來看!

    劉振雲的運氣屬實不錯,中午時分,圖書館的期刊沒被人借走,還放在架上。他趕忙沖過去拿在手里,也顧不得找地方,直接盤腿靠牆坐在書架旁邊,認真看了起來。

    如此枯坐了一下午,等他回過神來已經是傍晚了,好多在圖書館學習讀書的同學此刻都已經去了食堂。

    “振雲,看什麼看得這麼出神啊?”

    劉振雲抬起頭,看到一個國字臉的中年漢子朝他走了過來。

    這是比他大一級的學長程建功,如今大五,明年就要畢業了。

    說起來,劉振雲1958年生人,程建功1949年生人,倆人足足錯了十歲,居然只差了一級——沒辦法,誰讓程建功是老三屆的高中生呢。

    當年考上燕京大學中文系的時候,程建功已經在京西煤礦做了十年的煤礦工人,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恢復高考後還能考上可以說殊為不易。

    跟全省文科狀元、高中畢業當年考上燕京大學中文系的劉振雲,可以說是兩個極端案例里的牛人。

    “這個月的燕京文學!”劉振雲此刻的眼楮特別的亮,“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新作家!才二十歲!還是我們中原的。”

    “真的假的?”程建功一臉不信,“這期我也發了一篇呢!能比我還牛?”

    他的《丹鳳眼》獲得了1980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除此之外還有多篇小說陸續發表,此刻在中文系內不能說是一枝獨秀吧,至少也是半步知名作家,目前一篇投稿都沒成功過的劉振雲是不能比的。

    這一期小說專號上,匯聚知名作家,他的新作《轆轤把胡同9號》也在上面,不過他國慶節忙著玩,沒去要樣刊。

    “哪能跟你比啊,老程你的小說在我心中天下第一。”劉振雲習慣性地陰陽怪氣式夸獎,“這個劉培文哪怕再厲害,哪怕人家能讓燕京文學一次給他發兩篇稿子呢,那也不如你一次發一篇。”

    “哈哈!我就說嘛!”程建功可能是唯一听不出劉振雲陰陽怪氣的人,或者說,哪怕听出來也照樣高興︰他這個人是個十足的樂天派,這種話只當是好話听。

    “來,讓我看看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同志寫的怎麼樣。”

    劉振雲一臉微笑地遞過雜志,也不走,就在一旁看著。

    半晌。

    “好!好啊!刀光劍影,大漠孤煙,持刀赴死!這才是男人的浪漫和血性!”程建功看完第一篇,擊節贊嘆。

    等看完第二篇,他已經說不出話來。

    “老程你說句話呀!”

    “咳……”程建功戰術清嗓,感覺有些恍惚,但嘴上依舊倔強,“這篇寫得比剛才那篇還要好,比一些名家的名篇也不遑多讓……但要說缺點嘛,還是有的。”

    “仔細說說呢?我拿本記一下。”劉振雲根本不給他台階下。

    “……”程建功忽然覺得自己也沒那麼開朗。

    周一,燕京文學編輯部。

    上了班,周燕茹就接到了發行部的反饋。

    “都在征訂?這才幾天,還沒有一個星期吧?全都售空了?這一期可是超印到三十五萬冊啊,你確定?好!好!”

    周燕茹掛了電話,激動地在編輯部里轉了兩圈,又沖到楊墨的辦公室報喜。

    “主編!咱們這一期燕京文學小說專刊成績特別好,第一批印的三十五萬冊,現在都售空了!發行部正打電話問呢,再印多少?”

    楊墨此時正在桌前看著手中的期刊,這一期刊物的銷量要漲,本來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作為小說專刊,又匯集了不少有實力的作家,理應如此。

    不過不到一周就售罄,還是超出了她的預料。

    她的目光落在剛剛還在看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上。

    “加印三十萬!如果這三十萬十天還能賣完,就再加印一些!”

    周燕茹得到消息,心中滿是喜悅,趕忙去傳遞消息。

    “加印,抓緊加印!”

    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隨著加印的刊物不斷分發到了各地,劉培文的名字也隨著兩篇小說傳播到了萬千讀者的眼中。

    這天,張德寧背著一大包的信走進了編輯部。

    砰!包袱落在地上,發出一聲悶響。

    一旁的詩歌組的編輯李志見狀,過來幫忙。

    “德寧啊,看來這一次小說專號大獲成功啊!”李志幫忙分揀信件,低聲說,“你看老周,這兩天嘴角翹得都能掛二斤豬肉了。”

    張德寧聞言,偷偷瞥了一眼滿面春風的周燕茹。

    “火是真火了,你沒看這又準備再加印呢,印著印著,這期得夠著一百萬去了吧。”

    “一百萬……”李志听到這個數字都覺得不真實,“人民文學也就這樣了吧。”

    做文學期刊的,誰不想成為第二個“人民文學”呢?

    兩人在這個夢里沉浸了片刻,又低頭整理信件。

    這一大包信里,不少讀者都對這期小說專號提出了高度贊揚,尤其是《雙旗鎮刀客》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更是收獲了很多讀者的專門來信。

    “咦?”

    拆著來信,看了大約十幾封,張德寧忽然驚訝出聲。

    “怎麼?”一旁的李志湊過頭問。

    “我發現,來信討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姑娘可真多啊……”

    “這些就不一樣了,”李志甩出幾封字跡略顯潦草的,“覺得《雙旗鎮刀客》還不夠過癮的,都是男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是,我怎麼成文豪了》,方便以後閱讀不是,我怎麼成文豪了第22章 加印!抓緊加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是,我怎麼成文豪了第22章 加印!抓緊加印!並對不是,我怎麼成文豪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