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精士兵基本上從來沒有拿到足額的軍餉。
所以很多地精士兵都對財閥心生不滿。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因為地精士兵大多數都在財閥手下做事,所以他們雖然罵著財閥,但也只敢心里罵罵。
基本沒有誰敢當著財閥的面罵。
因為反而是罵了財閥的,基本上都失蹤了。
尸體都找不到的那種。
即使財閥多次強調言論自由,但是這只是財閥說的,和現實有很大的出入。
你想要在財閥的國度言論自由,這怎麼可能?
言論自由,那是財閥們的言論自由!
機甲部隊很快準備完成。
但是他們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決定。
那就是向財閥要軍餉!
沒錯,作為財閥最看重的機甲部隊,這支部隊甚至連軍餉都不夠……
本來財閥給了機甲部隊足夠的軍餉,但是其他部隊壓根就沒有多少軍餉,而且現在戰線收縮前線吃緊,老將軍直接選擇克扣了一部分機甲部隊的軍餉,將這一部分軍餉分給了其他的友軍部隊。
老將軍提前和機甲部隊指揮官和機甲部隊的士兵通了氣,機甲部隊的將士們都同意這一做法。
畢竟他們也體會過沒有軍餉的日子。
那個時候兜里沒有幾個子,想買點東西,根本不可能。
而且現在這些士兵大多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因為他們不知道北邊的國防軍什麼時候打過來,一旦打過來他們就性命不保。
所以這個時候多要點軍餉寄回家里是最好的選擇。
老將軍也盡可能的為底層士兵爭取軍費。
但是財閥就是鐵公雞,根本沒有想過給士兵足夠的軍餉。
他們過好了就過好了,這些底層士兵餓著就餓著!
所以在得知機甲部隊討要軍餉之後,財閥們一個個暴跳如雷。
因為這簡直就是在戲耍他們!
他們明明前段時間剛給了足夠的軍餉!
但是財閥不知道的是,他給的軍餉只是基礎工資,機甲部隊的維修養護都要錢。
這些年基本都是指揮官自己掏錢補貼軍隊。
大部分的指揮官家里都有點家底,他們很多人都算得上是財閥。
但是他們和底層士兵混久了,也就不在乎所謂的階級了。
越是強大的軍隊,他們內部就越團結。
而指揮官之所以這一次要在開戰前討要軍餉,就是為了狠狠的收割一波財閥。
我們在前線為你們出生入死,結果你們還在後方窩里斗。
窩里斗就算了,前線打的如此慘烈,你們也不知道給點獎賞,難道你們兜里的那幾個錢就這麼重要嗎?
機甲指揮官討要軍餉的事情傳到了財閥的耳朵里。
而此刻的財閥掌舵人們基本都在被禁軍追殺。
他們現在根本沒有時間去答復機甲部隊指揮官。
機甲部隊指揮官始終沒有等到才發的答復,隨後對財閥徹底的失望了。
最終選擇徹底放棄財閥。
一邊命令周邊的步兵友軍立刻撤離,自己則率領機甲部隊準備和國防軍血戰到底。
作為一名財閥,更作為一名軍隊指揮官。
他有自己的驕傲,他既不會向那些財閥低頭,也不會向國防軍低頭。
他表示自己要麼死在這里,要麼就擊潰北邊的國防軍取得勝利。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而至于其他人,他其實根本管不了這麼多。
大多數人他都管不了,他能管的只有自己。
雖然他是指揮官,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一定能夠讓別人听他的命令。
機甲部隊是他的嫡系部隊,他表面上被封為上將。
按道理來說應該還能再指揮10來萬人,可是他能真正能夠指揮的就只有這些機甲部隊。
因為財閥之間也有排擠。
優秀的人總是會被人嫉妒,財閥們也不例外。
有些財閥確確實實很優秀,但是太過優秀也是一種罪,一種遭人嫉妒的罪。
機甲指揮官這些年一直遭受排擠。
所以當初老將軍提出讓機甲部隊留下的時候,機甲指揮官會欣然同意。
因為財閥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指揮官在他們那邊也不討喜。
可他們不得不承認指揮官的能力。
指揮官剛下令全軍備戰,國防軍的裝甲單位就已經沖進了機甲部隊的防區。
瞄準存放機甲的倉庫直接開火。
並且同軍陸軍一同抵達的還有空軍的戰斗機。
為了能夠早日結束戰爭,國防軍總部一致決定徹底摧毀這支機甲部隊。
因為根據情報局的情報來看,這支機甲部隊很有可能是地精目前北部唯一的裝甲單位。
如果將這支機甲部隊摧毀,那麼整個地經北部防線將徹底沒有任何載具支援。
本來就處于劣勢的地精,如果再失去載具,那麼將會徹底沒有任何翻身的可能。
國防軍的坦克直接開始轟擊這些機甲。
一般的炮彈還沒法摧毀這些機甲,尤其是那些獸型機甲。
國防軍得用鋼針才能夠損壞獸型機甲。
陸軍有些吃力,但對于空軍來說就是灑灑水。
空軍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炸彈和導彈。
他們還有大量的存貨,在卡爾的授意下,空軍直接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了出來。
所有的攻擊機全部被派到了前線,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陸軍建立完全的火力壓制。
將地精的所有層面全部碾碎。
機甲部隊指揮官在得知自己遇襲後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命令部隊迎戰。
他並沒有怪罪周圍的友軍沒有及時發現。
現在的地精軍隊基本都打爛了,能夠在旁邊幫忙開兩槍就已經算得上是優秀的軍隊了。
大部分的軍隊內部都無比混亂。
指揮官看著遠處的鋼鐵洪流有些發愣。
國防軍是怎麼擁有這麼多載具的?
難道他們的政府很重視軍隊嗎?
晚安,不知不覺300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