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的士兵們一邊要听老將軍的命令,一邊要听自己長官的命令。
如果自己長官和老將軍的命令是一致的,而他們自然不會有所顧慮。
但問題是老將軍的命令和長官的命令完全不同。
這讓士兵們很糾結,因為他們不知道到底該听誰的命令。
如果一方的命令很抽象,另一方的命令很開明,那麼他們自然而然的會听正確一方的命令。
可是兩個人的命令都有道理……
財閥們是他們的衣食父母,老將軍是愛兵如子的存在。
人家都說忠孝兩難全,在士兵這里確是忠忠兩難全。
士兵們被夾在中間根本當不了人,直接一根筋變兩頭堵了。
所以大部分的士兵都選擇了擺爛。
或者說選擇兩邊都不听,老老實實待在陣地內,防御北邊國防軍。
里昂在得知地精內部出現問題之後,並沒有著急下令進攻,而是命令北邊國防軍觀望。
一旦地精情況有變便立刻率軍南下。
用最小的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
里昂不希望在解決最後一個國家的時候付出太大的傷亡。
這和勝利前夕犧牲沒有什麼區別。
好日子就要來了,結果你卻倒在了勝利前夕。
這對于一個人來說非常的不公平。
可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里昂作為肉食者,必須要站在高點去遠望。
減小傷亡徐徐圖之,這才是一個強國該有的風範。
只有小國在短時間內科技大爆發,才會想著發動快速閃電戰。
但是螞蟻如何鯨吞大象呢?
當遇上一個比他們大將近30倍的國家時,他們就會感到深深的絕望。
這戰略縱深都廣到天際去了……
蚍蜉撼樹不可取。
但這並不代表著小國就不能夠有遠大的志向。
遠大的志向並不是慘無人道的侵略。
侵略戰爭大多都是滿族統治者的一己私欲。
大部分都是資本家的陰謀。
因為他們需要更廣闊的市場,用來傾銷他們的商品。
但是資本家們不知道的是,錢是掙不完的。
而且只要你的產品足夠好,你甚至不用發動戰爭就能打開對方的市場。
基本沒有哪個國家會閉關鎖國,即使他們本土的商品競爭不過外國的商品,他們也會打開市場。
因為外國的商品涌入本國市場,能夠給本國市場帶來活力。
通過競爭迫使本國市場的商品變好。
良性競爭固然是好的,但真正讓人感到厭煩的是那些難以言喻的東西。
資本家們可不願意良性競爭。
即使他們自己的貨物很垃圾,他們也不會願意接納外來者。
他們就是要通過發動戰爭來破壞掉別人的市場。
將他們本組的所有優秀企業全部擠掉,換上自己的垃圾產品。
資本家就是這樣的無恥,他們只會在意自己的利益。
而比資本家更狠的就是財閥,財閥不僅將國家視為自己的私有物,他們甚至將人民視為自己的奴隸。
自己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宰。
這種危險的想法讓整個國家走上了離譜的道路。
表面看起來地精文明,蒸蒸日上。
實際上已經每況愈下了。
因為它是一個封閉的國度,一直沒有外部壓力,所以根本就不存在爆雷之說。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炎來了地精文明直接爆了。
財閥們想要北邊的老將軍南下,但是老將軍拒絕了。
他們很快就明白了過來,老將軍就是在防備北邊的國防軍,于是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但是還是讓自己的家族子弟听調不听宣。
目的就是為了惡心一下老將軍。
一開始財閥們氣勢洶洶的想要徹底解決首腦。
但是財閥指揮官的翻山越嶺失敗了,指揮官向財閥們報告了這一消息,財閥們忍不住倒吸涼氣。
因為他們想要拿下首腦。
攘外必先安內,他們始終堅信這一個道理。
所以他們多次催促財閥指揮官就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隨後處理北邊的情況。
大難臨頭了他們才知道努力。
一開始的時候,財閥們悠哉悠哉,但是很快財閥們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北邊的國防軍攻勢實在是太快了。
又猛又快,讓他們根本受不了。
他們只能夠選擇臨時抱佛腳。
試圖阻擋北邊國防軍的攻勢。
如果不是里昂擔心傷亡問題,估計現在地精文明已經徹底消失了。
裝甲師的旗幟已經插在了地精首都內。
由于里昂在意士兵的性命,所以才給了地精財閥們一種錯覺。
國防軍的進攻雖然迅猛,但也就這樣,他們地精才是更勝一籌的存在!
原因無他,我們就是人多!
里昂6
你們清高,你們了不起,幾百萬大軍說養就養!
里昂每年看著財報上的關于國防軍軍費那一欄,每年都得翻白眼。
而且近幾年幾乎喘不過氣了。
因為軍費開支已經佔到了國家財政支出的20!
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上漲。
畢竟冰川基地的士兵正在訓練,航天基地的太空戰艦正在建造。
飛機制造廠的戰斗機正在進行太空改裝。
這一筆筆都要花錢,而且還在雙線作戰。
軍費支出只佔到20,已經能夠側面烘托出大炎的掙錢能力了。
但是讓里昂感到頭疼的是,明後兩年的軍費支出得佔到國家財政支出的35。
因為太空戰艦正在加緊建造,里昂不可能一直待在星球上,等待眾神主動發起進攻。
他必須積蓄力量先聲奪人。
因為待在星球上只會讓眾神主動出擊,自己永遠是被動挨打的那一方。
打已經挨夠了,苦已經吃的的夠多了,大炎不能再如此下去了!
而地精文明內,財閥們一時間拿不下南邊的首腦,一個個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南邊解決不了,北邊又沒法發動猛攻。
一根筋又變成了兩邊堵。
財閥指揮官感到壓力撲面而來,整個人都喘不過氣了。
財閥們只要催他就好了,而他考慮的就要多的多了。
經過深思熟慮,指揮官最終決定發動進攻。
現在的情況只能是正面發動強攻,試圖從其他地方發動進攻,根本不現實……
首腦在得知財閥軍隊終于發動進攻後,瞬間打起了精神。
因為他等的就是財閥軍隊發動進攻。
只要他能夠挫敗財閥大軍的首輪攻勢,他就可以扯更大的旗幟和財閥正面對抗!
無論什麼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師出有名!
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