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一時興起,采來天地間的諸氣,按照此界命劫之時的信息構成將它們編織成了一道命格。
李昂用一種非常輕松寫意的態度,將此界過往一劫中的力量再造,但這命格卻仿若無本之萍、無根之木,只能在李昂強絕天下的神念和超出此界的造詣下強行維持存在。
李昂心下了然,張口吐出一道人氣,這人氣與飄忽不定的命格結合,原本飄忽的命格一得此氣,便仿佛在此地扎根。
命格︰李昂。
姑且可以如此稱此命格,持此命格者,在修行功法時能獲得極大加強,但命中注定無妻。
“這便是命格給我下的判斷嗎?不過...”
還沒等李昂將話說完,天地間一道泛著紫色的雷霆打在了李昂手中的命格上,這命格立刻毀去,天地似乎不容許過去的力量再度現世。
李昂一時有些驚奇,從此界廣為流傳的諸多體系來看,這個世界應當是不會限制過往超凡的顯現才對。那為何這命格一現便立刻便有天雷來打?甚至這天雷控制得還極其精準,破去了命格,卻未對自己造成絲毫殺傷。
李昂抬頭望天,似乎在這個世界之外,那些在一劫一劫的歲月中不斷超出此界的界仙們本身也構成了一場千秋大劫,而在這場千秋大劫之上,劫仙俯瞰著一切,把握著所有的劫數,似乎也關注著自己的所作所為。
李昂不認為自己這樣搞出不被認可的過往體系的存在能被如此輕易的放過,但既然那位看不清楚面目的主導者願意放松對自己的監管,那自己當然要趁此機會一窺這個世界的積累。
于是,李昂從洞庭湖旁的水神廟中看到的過往以香火信力為憑,構建的神之劫紀,天神地只把控一切,普通的生靈只能作為香火信力的提供者。
天帝統天,地皇統地,然有人皇布滿天神地坻壓榨,合億萬人族之力開人道香火與天地相爭。
三方香火的不斷擴大之下,天地人三方的首腦逐漸控制了自己領域內的一切權柄,周天星辰與四海山川相搏,列祖列宗與陰曹地府相爭,文武眾神與先天神聖相殺。
最終,脫穎而出的卻是一位同時兼具了天地人三方權柄,能同時收取三方香火信力的人族,這位伐天、破地、統人,將三方的力量合于一處,最終催生出一尊把握香火信力本身的神劫之仙。
這位也同命劫之仙一樣,將此界的香火化作一張榜單納入手中,他同樣未能去干涉此界的基礎,只是將那一劫中所有的修士精華取去。
這一次,李昂卻不再試圖去復刻這一位神之劫仙的力量,他遍覽諸氣,從人體血氣中看到了那位武仙破滅神藏,以純粹之武將本應大行天下的神藏之道敗下的劫紀。
從靈氣本身,李昂看到了有一位虛無縹緲的仙人在最初將練氣之道傳下。
從山川水澤,他看到了以風水氣局為本的相師經天緯地。
從川流不息的工造,他看到了以工代修,將所修之道與所造之物合于一道的器劫之仙。
李昂敏銳地察覺到,此界並不只有這些被自己窺探的劫仙,劫仙這個團體的數量比自己預估的要大得多,劫仙的強弱或多或少的能從流傳于此界的諸多修行方式看出一二。
至少,在仙道這個總局之下,武道,文道,神道但都是世間的顯學。
看遍了乾朝的經典,又從諸氣中獲得此劫之前的種種之後,李昂在心田內再度將那篇《諸法說靈煉魔正法》調了出來。
在現在的李昂看來,這一篇正法即使以器靈的角度也都有所疏漏,雖然以器靈的方式詮釋眾多修法的思路算得上別出心裁,但無論從立意根本乃至運用細節上,這篇正法都算不上上乘。
;李昂一邊在心中修修改改,一邊琢磨著三日之後的講道。
顯然,自己這一次的阻道之劫便印在了這一劫上。如果以命劫、神劫、武劫的邏輯來命名,那麼此劫可稱之為氣劫。
。此劫的修士修行雖仍以仙道作為基礎邏輯,但他們修行的卻是世間諸氣,成就元嬰者能在世間新添一氣,世界亦能在前不斷出現的諸氣推動下更加寬廣。
就如過去,李昂能以異世界的規則促進世界意志成長,提高對源質的轉化效率,每一道新氣的出現都會讓世界對源質的轉換速度便會更上一層樓。
“難不成,劫仙想要的是一個可以長生久世的世界,是一個世界和內部生靈達成完美循環,生命與自身不斷循環,共同成長的理想世界。”
李昂一邊琢磨著此界的種種,一邊將心中的那篇煉魔正法的經文梳理,從那道不久前窺視自己的目光來看,自己的來歷跟腳恐怕已被此界的天道,或者說那位掌握天道之力的強者窺視了個干淨。
而直到此刻,也仍然沒有人打出除魔衛道或者打殺域外天魔的名頭前來殺,那便說明此界對自己的到來應該是持歡迎態度。
李昂打定了主意,要在此劫試上一試,自己過往所行的那條人道之路,是否足以成為自己跨越單體屏障,晉升偽多元的範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在洞庭湖的中心,在所有人都沒注意到的情況下,李昂的境界不斷攀升,丹破嬰成,一道千變萬化又與世界相合的乾坤之氣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一份子。這乾坤之氣運化天地,梳理萬相,在李昂心中,自己將玉皇與上帝合體而誕生的昊天上帝的影子一晃而逝。
這乾坤之氣又多了運轉萬氣、調節諸元的職責,天地之力加身,一道浩大無比又渺小無比的法相在李昂的背後展露。
這法相似帝似仙,把握一切、法掌萬象的意味無比明顯,法相身上的帝袍在周天星斗的照耀下顯得無比威嚴。一方合諸山眾海之氣而成的大印被他微微的托在右手掌心。
但下一刻,無論是這一尊帝者還是被他把握于手中的天地大權全都在歸于空,李昂毫不顧忌的將這本應是屬于自己的力量歸還世界,天帝與他的牽扯愈發稀少,在本身與世界契合的情況下,李昂的身體顯出了一種晶瑩剔透,似乎隨時便能化虹而去的韻味。
但李昂的積累豈是一時半刻便能消化的,伴隨著這一道乾坤之氣的不斷消失及其本身在天地中所佔據的額度日益上升,這個世界所有合道以上的強者都注意到,又有一位新生的強者進入了這個層次。
曾經注視李昂的無情天道目光落下,代表著此間一切的天道降下的一枚天心印記,李昂的精神與這印記相合,他所生的乾坤之氣,他所悟的人道之路在這一刻毫無保留的在這個世界展現。
洞庭湖周圍隱現仙光,日月同現,甘露遍撒,世界在慶賀,慶賀又有一位合道真君證道。
這具被李昂用了三天不到的肉體在此時已經完全與李昂的元神同化,形成了一道此界所謂的元神之軀,雖然此軀能同時在隨時在肉身與元神間轉化,同時兼具肉身與元神的優勢卻摒棄了他們的缺點。但李昂的注意力卻不在這新生的肉身上。
李昂的額頭處,一道朱紅如血的印記展露,這是此界天道降下的天心印記,是代表著自己乃此界合道之一的標志,而這枚天心印記中此刻卻吵吵嚷嚷。
一時間,李昂竟然覺得自己回到了他我鏡中,回到了與眾多他我交流的時刻,自己眼前出現的那些或無情,或霸氣,或逍遙的意識一同與自己交流時,真便如自己和眾他我交流時的一樣。
不,還是有點不一樣的,至少這些意識本身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集體,他們與自己的交流也都是一對一的私下交流。
李昂心中一動。同時接上了所有人的竊竊私語。
有人恭賀他,祝賀這世間又多了一位合道,世界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也有人試探著他的跟腳,向他發出加入勢力的邀請。
李昂當然不掩飾自己的來歷,在他窺見此界諸氣的根基,乃至親身見識的此劫之前的諸多劫紀之後,自己這個域外天魔的身份在此界根本排不上號。
至少在某一劫中,某位李昂看上去非常眼熟的魔影興致勃勃地在世間種下了無數魔種,生生以無量眾生的魔念摧出了一味魔劫之仙。
與他相比。自己這個願意融入此界,甚至願意自帶干糧,為此界添磚加瓦的域外天魔根本算不得什麼。
眾人的反應也一如他所料,眾多合道真君對他域外天魔的來歷根本不感興趣,在獲悉的李昂本身所奉行的乾坤之氣與人道之路之後,有人頷首,有人不屑一顧,但不管如何,所有人都對一位新晉的合道真君表示了祝賀。
在所有人的神念散去之後,一道與此界天道有三分相似的意識找上了李昂。
“見過道友。”
洞庭湖的中心,天地之氣自發編織成了一具肉身,雲霧落下,為這具肉身披上了一套帝袍、
“見過乾帝。”
李昂伸手一指,洞庭之水化作了宛若琉璃般的固體在四周著翻涌,在洞庭湖的中央形成了一方亭台。
“道友不愧是跨界而來的真靈,這物性之道的變化可謂一絕。”
乾帝贊道,他隨手一抹嗎,這座被李昂以法力造就,改易物質的亭台仿佛得到了承認,其本身的存在穩定下來,即使李昂撤去法力,這亭台也將與世長存。
“道友得了此劫三分天意,為何不曾破劫成仙?”
李昂問道,乾帝此時的狀態可謂相當恐怖,自己此前的感受無差,與此前聯系自己的眾多合道相比,這位乾帝似乎又在合道之上再度走出了一步。
從此界的眾多信息推論,邁出這一步的乾帝是有能力將此劫的諸氣化合,生出一具諸氣之兵並以此破劫成仙,成為劫仙中的一員的,但這一位乾帝顯然有著更高的心氣,
“見了我,道友應該便有所了解。”
乾帝的落座。天地之氣自然在兩人面前化為了一桌酒席。
“我觀道友已見了此劫諸氣,不知道友對此界的眾多劫仙有何評價?”
李昂心下了然,旋即回答︰“皆是一世英才,都是一劫才能出一位的大能。”
乾帝微微一笑︰“此界已過無數劫,連千秋大劫也發生過數次,不管劫仙們如何奮起,這天地與最初的仙之天地並無二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乾帝所求的,一個人人如龍,人人皆可成仙的盛世。”
“然也,,此乃是我的大願,亦是我之大道,道友之道與我相合,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故所願,不敢請耳。”
乾帝哈哈大笑,顯得無比愉快︰“還請將腰間的玉牌與我。”
李昂取下腰間玉牌,乾帝接過,這手中一撮,這玉牌的物質詭異地膨脹了些許,從一張小小的玉牌擴散成了一方大印。
“我觀道友之道在教化,道友為君還是為臣?”
李昂讓哭笑不得︰“雖然道友之道本身與帝氣無關,但如此就要割舍大位是不是太過兒戲了?既知我道在教化,又何必將這帝位相與。”
乾帝將手中的大印一遞,向李昂倒起了苦水︰“道友不知,我將前朝眾修趕出九州,立下大乾已有四千余年。此朝初立之時,我學著前朝設立了朝廷,但朝中重臣勸諫的無一合我心意,無非就是些廣種薄收、廣開後宮的言論,我堂堂與世同修的合道真君又何必擔心皇權繼承。”
李昂接過了這方大印,感受著其中代表著乾帝的天子龍氣隨口回答︰“所以道友便以一人之力代管天下,將諸事全都納于一心,以合道真君的元神處理這萬萬里河山諸事。”
乾帝點頭,感嘆道︰“我雖願世間人人如龍。也在世間多行教化,此世雖有一二改變,但我心知,這便是我道極限。
我能孕育屬于一方有無數高修,即使是最渺小的個體也擁有成仙希望的文明,卻無法達成一個真正人人如龍,人人皆為仙的未來。道友之道若能成,除我妻兒外,這世間一切道友君可自取。”
乾帝的眼神中透露著某種執念,那是跨越了無形的歲月,在無數政務折磨之下仍然百折不悔的道心。
“願世界人人如龍,人人皆可成仙。”
喜歡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請大家收藏︰()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