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外。
益州軍大帳當中。
江東淪陷的消息已經是星夜傳至關羽的手上。
等看完信內的情報,關羽棗紅色的臉上寫滿了不甘之色,旋即又將書信遞給諸葛亮和法正傳閱。
“本以為江東再是羸弱,可好歹坐擁長江天塹,誰曾想在曹軍的手上卻是連三兩月的功夫都撐不過去。”
“如今更是不戰而退,意欲龜縮交州,以避曹軍鋒芒。”
“端的是鼠輩所為!”
關羽神色憤憤不已。
這次劉備令他領軍,諸葛亮、法正隨行,本來目的便是打算威逼漢中,逼迫曹軍放棄繼續攻打江東。
可眼下他益州軍不過剛剛抵達陽平關外,江東就已然告破。
他哪里有臉面回去向自家大哥復命?
與此同時,諸葛亮與法正對視一眼,俱是看出了對方心情的沉重。
比起關羽,他們考慮的則要更多一些。
畢竟江東一亡,接下來益州無疑會成為曹操首當其沖的目標。
而以益州目前的情況,想要抵擋曹軍鋒芒……
只能說一個字。
難!
莫非這大漢河山,當真要歸于曹孟德之手?
諸葛亮神色一時有些恍惚。
“既然孫仲謀已是退往交州,二將軍繼續陳兵在陽平關下已無用處,不如早些退兵?”
法正對著關羽拱手開口。
陽平關做為漢中抵擋益州的屏障,昔日張魯就是借此將劉璋牢牢抵御在外。
加上曹操派來黃忠和荀攸兩人駐守陽平關,即便是他也沒有信心能夠在短時間內破關而入。
甚至就算攻破了陽平關,一旦等到曹軍主力回援,彼時他們也只能再度拱手相讓。
“這……”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若此時不退兵,一旦與曹軍陷入僵持當中,局勢只會更加艱難。”
關羽神色一滯,猶豫了半晌過後還是皺著眉頭看向了諸葛亮,“敢問軍師是何意思?”
比起法正,哪怕諸葛亮之前屢屢在甦澤手上吃過癟,可總歸算得上是自己人。
一直沉默著的諸葛亮聞言這才抬起頭來,眼神掙扎無比。
平心而論,現在繼續僵持在陽平關,的確于大局無益,然而讓他就這麼虎頭蛇尾的退兵,饒是諸葛亮心中也存有一分不甘。
最重要的是……
倘若現在班師返回益州,等到將來曹軍主動出擊,形勢同樣不會有絲毫好轉,甚至只會更加艱難。
“不能再拖下去了。”
諸葛亮沙啞著開口,神色陡然間變得堅定無比。
且不論其他,他現在必須要做點什麼。
“孔明?”
法正眉頭一蹙,不理解的看向諸葛亮。
在他看來諸葛亮現在分明就是被沖昏了頭腦,正在意氣用事。
可諸葛亮聞言卻是猛地長舒一口氣,腦海當中的想法成型後,立即做出了決斷。
“孝直勿憂,亮自是不會意氣用事。”
“陽平關急切之下難以攻陷,可若是這段時間當中什麼都不做的話,他日曹軍西進益州,如何能夠抵擋?”
諸葛亮猛地咬牙道︰“不如趁在這之前,先下手為強!”
“先下手為強?”
法正和關羽兩人面面相覷。
哪怕法正自詡自己才思敏捷,可這次卻是有些沒跟得上諸葛亮的思路。
畢竟如今的形勢擺在面前,以益州當前的狀況,根本不可能對曹操造成任何的麻煩。
放棄地利貿然出擊,反倒有可能將益州拖入萬劫不復之地。
“不錯。”
諸葛亮重重點頭,“亮知曉二位心中擔憂,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去博那最後一線生機!”
平常時候他是求穩不假,可現在都已經是到了懸崖邊上……
再不搏一搏,只怕是連這最後一搏的機會都沒了!
關羽面色變幻不定,看向諸葛亮的目光更是有些詫異,仿佛是頭一次認識諸葛亮一般。
恍惚間,他似乎從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當初那人的影子……
關羽猛地一咬牙,沉吟間已是下定了決心。
“敢問軍師究竟如何打算?”
諸葛亮不假思索︰“當下即便是奪得了陽平關,依舊不過杯水車薪。”
“好在曹賊剛下江東,暫時無力圖謀我益州,如此正是天賜良機。”
一旁的法正聞言微微頷首,顯然和諸葛亮都是抱著相同的看法。
可唯獨這所謂的天賜良機……
不好說。
諸葛亮並沒有理會法正,依舊自顧自道︰“亮本躬耕于南陽,既得主公信任,自當為主公效死力。”
“如今形勢危如累卵,自當出奇以制勝,敢請雲長將軍隨吾立即引兵往益南而去,亮當設計降服南蠻之眾,又可得精銳之師數萬人。”
“隨後傾益州之力,直取宛若,先奪荊襄。”
“此外吳侯雖是退居交州,可江東失守,其必與曹賊存生死之仇,彼時再請吳侯從交州復取江東,當可分散曹軍注意。”
“雙管齊下,此戰,成則天下三分,敗……”
說到最後,諸葛亮語氣減弱,剩下的話卻是沒能說得出口。
可即便如此對于關羽來說也已經足夠了,甚至于法正更是目露欽佩之色。
的確,比起坐以待斃,殊死一搏說不定還能拼得一條出路。
“軍師大才,正自愧弗如。”
法正拱手一拜,諸葛亮連忙上前將之扶住。
“孝直折煞我了,如今時局艱辛,正該�齮h 模 止捕贍壓夭攀恰! br />
頓了一頓,諸葛亮又是看向關羽,“只是不知雲長以為如何?”
“軍師思慮周全,吾又如何會拒絕?”
“只是大哥那……”
“亮稍後會書信傳于成都,想來主公英明,定然不會拒絕。”
“如此甚好。”
商議妥當之後,諸葛亮再不猶豫,起身徑直返回了自己的別帳。
研墨提筆。
“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主公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今曹賊猖獗,益州正值傾覆,願主公托亮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亮之罪……”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