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島漁民灣。
    數條老舊的木船停留在海岸邊,幾個年邁的漁民正在整理破舊的漁網以及檢查木船有沒有破損。
    不遠處幾個三四歲的孩子追逐著浪花,發出咯咯咯地大笑聲。
    那三個女人的孩子就在其中,比邊上那些漁民的孩子還膽大,被海浪沖的搖搖欲墜還不肯回到岸上,正拍著手高興地大叫。
    “老天爺!”其中一個孩子的母親驚呼一聲,腦瓜子一嗡,只覺得天旋地轉,一下就暈倒在了跟在跟在她身後的人懷里。
    “哎喲,狗蛋他娘,你可別暈,你家狗蛋還等著你收拾呢!”
    眾所周知,小孩子,你越沖他吼,他就越會亂跑。
    在場的人不是家里有好幾個孩子,就是有好幾個從小帶大的兄弟姐妹,都知道小孩子什麼德行,也沒有直接叫人,而是裝作來海邊撿點海鮮什麼的回家加個菜的樣子。
    只要他們不出海打漁,不撿來出售,只是給家里加個菜的話,就不算投機倒把,不遠處的漁民瞥了他們一眼,沒管。
    狗蛋他們三個之中最大的才五歲,見大人看到他們在海邊玩先是露出害怕的模樣,可見大人並沒有責罵他們,稍微試探了一下大人的容忍度,害怕的情緒很快就消散了。
    加上牛薇身邊還有幾個跟她同齡的大孩子,于是都邁著小短腿從海里上來湊了過去,想讓大孩子帶他們玩。
    而大人們看好時機,一把抓住那些讓他們膽戰心驚的孩子。
    不一會兒,海邊就響起了大人的責罵和巴掌聲,以及小孩嗷嗷大哭地聲音。
    “我讓你去海邊!看老娘不抽死你!”
    “說,是誰帶你們來的?!”
    “鐵蛋他娘,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孩子有腿,自己過來的,你可別往我家孩子身上扯,我家孩子半路剛被抓回去呢!”
    沙灘上亂哄哄一片,那幾個整理漁網魚船的漁民听到動靜紛紛停下手里的事情看過去。
    本地漁民家的孩子看到剛剛和他們一起玩的小伙伴被大人們收拾,有些不安地回到那幾個漁民身邊。
    牛薇幾個大點的孩子看著那些大人從打罵自己的孩子,到不講道理地指責別人家的孩子不應該帶自家小孩子來海邊,臉上帶上了心虛和害怕。
    幾人縮在薔花身後,心里滿是後怕。
    大人們互相指責完,想到自己孩子是跟著牛薇他們這些大孩子出來的,眼珠子一轉,就想從幾人身上討點什麼好。
    他們身上是沒有,可他們的爸媽身上有啊!
    可他們一轉頭,對上的是薔花冷漠觀戲的眼神,心中沒有由來的咯 一下,心虛地低下頭。
    最後他們也沒來得及找那些漁民家的孩子麻煩,對牛薇他們幾個好心通知他們的人也沒個好臉色,罵罵咧咧地拎著哭嚎的孩子走了。
    牛薇幾人沮喪著臉。
    薔花沒理會他們,抬腳朝著那幾個老漁民走過去。
    老漁民們以為她是來找麻煩的,下意識握緊了手里修補的工具。
    “有新鮮的海鮮嗎?”薔花直接問。
    又沒漲潮退潮的,沙灘上只有一些埋在沙子下的貝類,個頭也不大。
    老漁民們一愣,趕緊說道“有有有,你要什麼?換多少?”
    明珠島的漁民也是集體經濟,但海鮮不好保存,島上的需求量有限,且海鮮脫離海水半天就蔫巴巴要死不活的,沒有冰塊保鮮,送到離有大半天路程的市里的供銷社百貨商店都快臭了,也買不上什麼錢。
    干魚貨也是,這年頭的交通是真不好,就算內地有需求,可是運不出去啊!
    加上海島上的種植地有限,還要交任務,如果還嚴格規定漁民不能自留海產品,或者只能自留一家人飽腹的海產品,沒有商品糧供應的他們能做出什麼事來還真不好說。
    看著別人擁有光明,而自己溫飽得不到保證,不管是誰,道德底線都不會高的。
    薔花“能送上門嗎?”
    這一听數量就不小,老漁民們趕緊點頭,“能的。”
    “海貝種類不限,要個五十斤,海魚你們挑些好的,最好是新鮮的,沒有的話干貨也行,要個三十來斤,傍晚的時候送到明珠醫院的家屬院。”薔花說了地址。
    她要的多,但一個村湊一湊也不是難事。
    “我用布票或者糧票和你們換。”
    老漁民們一听是布票和糧票,眼楮都亮了。
    他們不缺海產品吃,可這東西沒什麼油水,越吃心里越餓,他們早就吃傷了,一碗飽不了腹的米粥都比讓他們吃海產品吃個夠來的好。
    “行,等傍晚我們準時給你送去!”老漁民們高興地拍著胸口保證道。
    得到準信,薔花也沒了繼續在外面曬太陽的興趣,對牛薇幾人說“你們回去嗎?”
    幾人哪里還有心思在外面玩,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了。
    “回!”
    于是薔花就帶著他們和身後一直觀察她的兩個偵查人員回到了家屬院。
    剩下的那個偵查人員,不用想都知道是要查查她訂的那些海產品里是不是藏了什麼東西。
    傍晚時分。
    薔花坐在屋檐下逗小八。
    三個老漁民帶著兩個看起來憨憨地年輕人提著海產品一臉笑意的上門了。
    八十斤的海產品價格意外的公道。
    “錢同志,你換這麼多帶殼子的做什麼?”翠香嫂子听到動靜,忍不住走到院子外詢問。
    薔花“吃啊。”
    “我看文瑤在醫院上班那麼辛苦,給她補補。”
    翠香嫂子“可這東西都沒油水,越吃人越瘦 ,哪里能補身體?”
    她剛來海島跟著她男人在這里安家時沒什麼錢,也經常去海邊撿這些海產給家里加菜,可吃不慣那魚腥味不說,家里幾個孩子吃多了反而還瘦了不少。
    薔花笑笑,也沒解釋,“紅紅在家嗎?我想請她幫忙處理這些東西。”
    翠香嫂子一听她要請女兒幫忙,趕緊點頭,“在的在的,我這就去叫她。”
    之前幫忙做了十幾套衣服,給了錢不說,那些碎布頭都留給了她,她收拾起來縫縫補補的給家里兩個小的各添了件上衣,又多納了幾雙鞋。
    知道有好處,她自然不會矯情地覺著給人小姑娘做事丟臉。
    畢竟她家就老劉一個人有穩定工資拿,可這還得養在老家的兩個老人,還有他們這一大家子兩個大人,四個小孩,哪里有資格挑三揀四。
    過了一會,劉紅紅提著木桶過來了,身後還跟著她最小的四歲弟弟。
    她靦腆地笑了笑,問清薔花的要求以後就撩起袖子手腳麻利地收拾起地上的海產品。
    她弟弟也沒閑著,很懂事的忙前忙後的幫著燒火提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