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

第809章 劉子澄的決定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上掉下個居八戒 本章︰第809章 劉子澄的決定

    原本打著“弘揚傳統文化”旗號的馬林,實際上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

    如今東窗事發,他的公司瞬間淪為全網聲討的對象。

    網友們毫不留情地將“扼殺傳承”的標簽牢牢貼在這家公司頭上。

    憤怒的聲浪甚至蔓延至其所有業務。

    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其他商業合作,只要與馬林的公司有關,統統遭到全網的抵制。

    然而,這還沒完,就連央視也下場點名,公開批評該公司的不當行為。

    這一下,馬林徹底慌了。

    他原本以為,憑借一紙合同就能拿捏住那些淳樸的老藝術家,不斷從他們身上榨取價值。

    如今看來,這條路已被徹底堵死。

    更麻煩的是,他還不得不面對一系列即將到來的合同糾紛。

    許多法律專業人士已自發組織起來,願意為每一位受騙簽約的藝術家提供法律援助,幫助他們維權。

    接下來,馬林的公司將同時陷入公眾抵制與法律訴訟的雙重困境。

    與此同時,眾多大v和媒體記者也宣布將對事件進行全程跟蹤報道,力求還原真相、推動公正。

    到了這個地步,再想息事寧人、暗中操作,已經絕無可能。

    可以說,馬林的公司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得知整個事件來龍去脈後,劉子澄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要不是自己的孫子多留了個心眼,一旦簽下那些陰陽合同,自己將陷入怎樣的境地,簡直不堪設想。

    盡管心有余悸,但當初那些人的一番話,卻實實在在說進了他的心坎里。

    讓陝北說書被更多人听見、讓這門技藝真正走出去,的確是他最大的願望。

    以前,他覺得只要不在自己這里斷了傳承,便算對得起師父的栽培了。

    可經歷了這場風波,再加上連日來不少人的鼓勵和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他將這門藝術帶上更廣闊的舞台,說不動心,那是假的。

    但他也明白,單靠個人的力量難以成事,要想真正弘揚傳統,就得背靠大樹。

    幾經思索,劉子澄做出了一個大膽卻堅定的決定。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許參的號碼。

    許參接通電話後,兩人寒暄了幾句。

    劉子澄誠懇地說道︰“許先生,這次真的要謝謝你,是你的那首歌,讓這麼多人認識了陝北說書,听到了這種快要被遺忘的聲音!”

    許參連忙回應︰“劉老您客氣了,歌只是載體,真正打動人的,是您老那一嗓子地道蒼涼的韻味,沒有您的演繹,這首歌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反響,說實話,我還得謝謝您,您這一開嗓,連《黑神話︰悟空》都沾了光,更多人因為這首歌關注到了游戲!”

    “這明明是你作品的功勞!”

    “但如果沒有您,作品也撐不起來啊!”

    ……

    一番真誠的推讓之後,劉子澄漸漸轉入正題。

    “許先生,我知道,光靠我們老一套的調調,傳統藝術很難真正走出去。”說到這,他輕輕嘆了口氣,語氣變得沉重,“說實話,這回要不是我孫子警覺,我可能已經糊里糊涂和那家公司簽了合同!”

    許參當然知道他說的是哪家公司,也沒有打斷,只是靜靜听著。

    劉子澄繼續說道︰“最近有不少公司來找我,想簽我合作,但我實在信不過他們,如果貴公司願意招人的話……我想加入你們!”

    這番話,幾乎是將自己的意願全盤托出。

    事實上,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劉子澄的並不止一兩家公司。

    甚至還有一些老友親自出面牽線。

    但劉子澄始終沒有松口。

    不是不信任朋友,而是他始終過不了自己心里那一關。

    在他看來,自己之所以能重新被大眾看見,全靠許參那首歌的加持。

    這份恩情,他不能忘。

    因此,他唯一願意放心投奔的,只有許參所在的公司。

    按理說,這樣一位正處在熱度巔峰的老藝術家主動提出加入,任何公司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畢竟,現在“劉子澄”這三個字,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

    但許參並沒有急于答應,反而慎重地說道︰“劉老,恕我直言,傳統藝術需要傳播和推廣,與商業結合也並非不可,但我始終覺得,這類藝術更該依托于國家主導的機構或非營利組織,那樣才能真正做到傳承不被資本裹挾,一旦完全交由公司運作,即便初衷再好,也難保將來不會變味!”

    劉子澄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許參會這樣回應。

    但他仍堅持道︰“可我相信你!”

    許參語氣誠懇︰“劉老,這不是信任個人的問題,而是機制和方向的問題,就算今天由我來主導,萬一某一天我離開了,後續的發展會走向哪里?這些都不是你我能控制的!”

    劉子澄沉默了。

    他知道許參說得在理。

    但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要是有,也不至于那麼多老藝術家陷入陰陽合同的困局。

    許參最後說道︰“這樣吧劉老,請您給我一點時間,最晚明天我會給您一個答復,有些事,我需要先去落實清楚!”

    ……

    掛斷了電話,許參就去了趙老那。

    一老一少面對面坐下,就傳統藝術究竟該何去何從的話題聊了起來。

    趙老語氣沉重地說道︰“其實,傳統藝術這一塊的傳承與發展,原本屬于‘藝術家文化傳承協會’的職責範圍,這個組織雖然帶有官方背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和運營支持,如今幾乎已是名存實亡,若非如此,那些老藝術家也不至于紛紛離開,轉投市場上的娛樂公司謀出路!”

    听到這里,許參終于明白了背後的癥結。

    開始他還納悶,為什麼像戲曲協會這樣的組織能夠運作得風生水起,而許多其他類型的傳統藝人卻舉步維艱呢。

    起初他還以為,是那些藝術形式太過小眾、難以形成規模所致。

    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

    問題並不出在藝術本身。

    國家並非沒有給予傳統技藝發展的土壤,只是缺乏真正有效的機制和持續的資源投入。

    才導致許多寶貴的藝術形式陷入無人問津、自生自滅的困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方便以後閱讀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第809章 劉子澄的決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第809章 劉子澄的決定並對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