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參發出的要創作《大偵探福爾摩斯》的消息,哈爾斯是有想法的。
    因為,他也知道,想要再創造出一個與波洛相同類型的人物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是在一個作者手里。
    哪怕是福爾摩斯接近波洛,也是會被大家詬病的。
    許參當然也明白這一點。
    不過,他對福爾摩斯還是有信心的。
    先不說波洛與福爾摩斯孰優孰劣。
    這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種風格。
    福爾摩斯如同一位冷靜的科學家。
    他以嚴謹的邏輯和敏銳的洞察力,在紛繁復雜的案件中尋找著那一線真相。
    他的世界充滿了數據、事實和不容置疑的證據。
    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破解謎團的關鍵。
    福爾摩斯表面看似冷漠無情,實則內心燃燒著對正義的熱忱。
    而波洛,則更像是一位精通人性的藝術家。
    他善于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捕捉那些微妙的情感變化。
    通過細膩的心理分析,揭示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動機。
    他的調查往往充滿了戲劇性和反轉,每一個嫌疑人都有可能是凶手。
    而每一個細節都可能隱藏著關鍵的線索。
    另外,波洛還有點幽默感。
    將波洛與福爾摩斯進行比較,就像是在比較一幅細膩的油畫與一張精確的藍圖。
    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價值,無法簡單地用優劣來評判。
    所以,許參覺得,將福爾摩斯拿出來,並不會顯得突兀。
    反而能與波洛相呼應。
    這樣的安排,定能讓那些鐘愛波洛的讀者們感受到一種“吾道不孤”的溫暖與共鳴。
    說干就干,很快,《大偵探福爾摩斯》就登錄了簡閱網。
    霍德華和高橋信也都看到了許參的新作。
    說實話,這兩人心里也有點打鼓。
    無他,只是因為波洛太優秀了。
    他們也不相信許參能夠寫出超越波洛的作品。
    兩人都嘆了口氣。
    “唉∼先看看吧,我想知道你這次走的是什麼路線,如果是波洛的路子,我可不贊成!”
    “希望能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但波洛是無法被超越的,這是在玩火啊!”
    此時,哈爾斯已經打定主意了。
    他這次準備動用一切力量,來博一把大的。
    哈爾斯先是安排人對波洛進行大肆吹捧。
    表示這是一部無法被超越的作品。
    武城一直關注著輿論的動向。
    對于老對手突然的轉性,他有點拿不準。
    許參則表示︰“哈爾斯這是在捧殺!”
    武城說︰“他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許參笑道︰“對他有沒有好處我不知道,但顯然這次是沖著我來的!”
    武城當即就明白了︰“他是故意在引戰!”
    “算是吧!他這是想讓波洛和福爾摩斯打,這樣一來,無論結果如何,他都贏了!”
    武城擔憂地問道︰“那我們要不要做點什麼?”
    “不需要,隨他折騰去吧!”
    武城還是有些擔憂。
    他也認為哈爾斯這招挺高明的。
    這就相當于讓許參跟許參pk。
    無論誰勝誰負,哈爾斯都會坐收漁翁之利。
    相較于其他人,錢守仁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
    相反,他還有點小興奮。
    錢守仁可是清楚地記得,當初許參將《天龍八部》拿出來的時候,就有人表示,“天龍之後,江湖無出其右”。
    意思就是說,《天龍八部》之後,所有武俠小說皆難以望其項背,是天花板的存在。
    而不久後,許參就寫出了《笑傲江湖》和《射雕英雄傳》。
    這讓之前那些說話決絕的人,都閉嘴了。
    不得不重新審視武俠世界的廣闊與深邃。
    許參更是憑借這三本書,將儒道佛融入其中,不僅豐富了武俠小說的文化內涵,更開創了武俠文學的新紀元。
    但似乎此時大家都忘了這件事。
    隨著《大偵探福爾摩斯》的上線,大家都帶著審視的態度來觀看的。
    說實話,他們是來挑毛病的。
    畢竟,波洛那獨特而深邃的形象已經在他們心中牢牢扎根,成為了一個難以撼動的存在。
    怎能輕易允許另一位偵探,輕易闖入並佔據他們心中的一席之地呢?
    這就好比年輕時的白月光,突然之間被另一束光照耀。
    即便這束光足夠亮,也不能抹去最初的摯愛與執著。
    不然,大家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渣男,背棄了曾經那份純真。
    畢竟,白月光在每個人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存在。
    其實,他們忽略了一點。
    白月光固然重要,但紅顏知己同樣讓人難以忘懷。
    要不然古代怎麼會有三妻四妾呢。
    別問,問就是博愛。
    大家點開《福爾摩斯》的第一個案子《血字的研究》。
    在這部小說中,福爾摩斯的“基本演繹法”被著重介紹。
    所謂基本演繹法,是福爾摩斯破解謎團、還原真相的不二法門。
    其核心要素就是,細致入微地觀察,因果關系的理解,和嚴謹的推理過程。
    正是這些要素的完美結合,使得福爾摩斯在錯綜復雜的案情中,總能找到那條通往真相的道路。
    也讓讀者在跟隨他一步步解開謎團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推理的魅力與樂趣。
    《血字的研究》共分為兩部,上下部各有七章。
    第一,二章的內容,主要是人物出場的章節。
    華生在朋友口中得知了福爾摩斯。
    朋友對福爾摩斯的性格做了極好的概括。
    如“他就是想法有點怪……是個很正派的人……他的研究很雜亂……對科學未免有點太執著……”等等。
    這些也是在向讀者介紹福爾摩斯。
    後面,向讀者介紹福爾摩斯的重任就放在了華生的肩上。
    華生用知識表、與福爾摩斯的爭論、對陌生人身份的推理等幾件小事,渲染了福爾摩斯的神奇。
    敘事視角不斷在華生、朋友、福爾摩斯之間切換。
    讓讀者多維度地了解華生和福爾摩斯這兩位主要人物的生活情況和性格特點。
    但由于前面有波洛的存在,大家對于福爾摩斯的登場,嗤之以鼻。
    “就吹吧!我才不信呢!”
    “福爾摩斯就算再優秀,能和波洛比嗎?”
    “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裝逼!”
    ……
    喜歡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請大家收藏︰()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