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電影怎麼樣,大家第一時間點開了歌曲。
    《父親寫的散文詩》
    演唱︰許參
    詞曲︰許參
    這首歌,在地球上是由董玉方作詞,許飛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
    翻唱最好的應該是李健的版本。
    那份自彈自唱的儒雅,將父親對子女的愛與責任,以及子女在察覺時間流逝、父親已老的無奈詮釋得絲絲入扣。
    以至于,很多人都覺得,李健才是這首歌的原唱。
    而許參拿出來的也是李健的版本。
    並不是原唱不好,而是電影是以兒子獨特的口述視角緩緩展開。
    由于前面大家听了《父親》這首歌,當看到《父親寫的散文詩》之後,都有些害怕。
    即便如此,不听是不可能的。
    大家點開歌曲,舒緩的旋律過後,許參的聲音傳了出來。
    “一九八四年 莊稼還沒收割完
    兒子躺在我懷里 睡得那麼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
    歌詞很寫實,一開始,就出現了一幅溫馨而充滿生活氣息的家庭畫面。
    瞬間將听眾帶入一個平凡卻充滿溫情的場景之中。
    整段歌詞巧妙地運用了一系列鮮活的生活細節作為筆觸,精心雕琢出一個普通家庭中父親那質樸而深刻的形象。
    這些歌詞不僅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更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年代感,仿佛是在緩緩講述一個跨越時光、觸動心靈的故事。
    這不僅讓听眾深切體會到家庭生活中那份不言而喻的溫暖與和諧,也讓人在字里行間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與堅持。
    歌曲繼續。
    “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啊 鬧著要吃餅干
    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里鑽
    蹲在池塘邊上狠狠給了自己兩拳”
    ……
    有些人听到這段,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特別是對于眾多80後而言,這段旋律與歌詞所描繪的畫面,太真實了。
    簡直就是印象中的父親形象。
    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場景和情感細節,展現了父親在經濟困難面前,那份堅韌不拔與偶爾顯露的脆弱,以及他對家庭那份深沉且不可動搖的愛與責任感。
    歌曲中流露出的情感復雜而真實,觸動人心,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歌曲來到了副歌部分。
    “這是我父親
    日記里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 老得像一個影子”
    ……
    許參唱這段的時候,也險些控制不住。
    他沒有在上一世的父母跟前盡孝,是他最大的遺憾。
    “既然錯過了上一世,那就在這一世好好彌補吧!”
    听著像是在自欺欺人,但也算是一種心理的慰藉。
    許父在听到這的時候,直接去了書房。
    許母嘀咕道︰“多大的人了,還不好意思!”
    許父前些日子在听到《父親》這首歌的時候,也是听了個開頭就去了書房。
    這會听《父親寫的散文詩》更是遭不住。
    在許父的內心深處,始終縈繞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愧疚,那是對兒子許參與女兒許萱的一種深深的虧欠感。
    那時候,許父在部隊,對兩姐弟的照顧自然就落在了許母的身上。
    這也在許父心中種下了歉疚的種子。
    所以在听到這首歌的時候,才會去書房獨自感傷。
    此時,歌曲還在繼續放著。
    “一九九四年
    莊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親去年 離開了人間
    兒子穿著白襯衫 跑進了校園
    可他最近 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來
    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
    那時的兒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漢
    有個可愛的姑娘 和他成了家
    但願他們不要活的如此艱難”
    ……
    從一九八四到一九九四,父親從青春衰老成“舊報紙”。
    父親過的是略顯艱苦的日子,日記里都是平實的文字。
    有些歌,唱的不是你的故事,但卻那麼容易感同身受。
    許參唱出了對過去的緬懷,對當下的觀察,以及對未來的期盼。
    七八十年代的人,听這首歌,感覺事情就像是發生在昨天一樣,歌中的場景歷歷在目。
    年輕一點的人,听這首歌,有種被拉入到另外一個時代的感覺。
    尤其是許參清澈干淨的嗓音娓娓道來,倍感溫暖。
    每一行文字、每一段旋律,均透著那個不苟言笑的父親,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不動聲色地表達著對這個困頓家庭沉甸甸的責任和愛。
    由于許參選用的是李健的版本,在歌曲的最後,比原唱多了幾句。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可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
    最後這段新增的歌詞使整首歌上升到了一個時代的高度,讓歌曲以細膩、唯美開始,恢宏、大氣收尾。
    整首歌,以時間線的形式展開,從1984年開始,講述了父親辛勤勞動、照顧家庭的場景,包括莊稼、縫紉機、孩子的哭聲和對未來的憧憬。
    隨著歌曲推進到1994年,母親的去世、兒子的成長和父親的老去。
    這些元素共同構建了一個關于生活、成長和失去的敘事。
    這首歌,觸動了許多听眾的心弦,因為它唱出了普遍的家庭情感和共同的生活經歷。
    無論是對于父輩的敬仰,還是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亦或是對年輕一代的期望,都引發了廣泛的情感共鳴。
    听眾們听完,都坐不住了。
    有人撥通了家里的電話。
    有人倒了兩杯酒,陪父親小酌一下。
    有人更是直接給了父親一個大大的擁抱。
    ……
    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親情的溫度在這一刻得到體現。
    歌曲下面,寫滿了大家想說的話。
    “我的父親沒有散文詩,他的日記本里只有給別人干活的工期!”
    “我以前不理解爸爸,為什麼他不能掙大錢,為什麼一家人過得這麼艱難,直到自己工作才發現,養活我們已經是他最大的能力了!”
    “我父親很平凡,什麼都給不了我,卻又什麼都給了我!”
    “我跟爸爸要錢,給他發了個可愛的表情,他跟所有人炫耀了一圈!”
    ……
    喜歡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請大家收藏︰()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