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三座炮樓,此刻卻已經在抗聯攜帶的山炮炮口之下了。
負責進攻此處據點的,只有兩個營六百多人的兵力,但是他們攜帶了專門對付炮樓用的山炮。
雖然口徑不算太大,但是好在日軍的這些炮樓,也不是鋼筋混凝土澆築出來的,整體來說是比較脆弱的。
“轟隆隆!!!”
伴隨著火炮的轟鳴聲,三座炮樓被同時命中,直接坍塌了一角。
這次轟擊只是剛剛開始,因為後續第二輪次的轟炸很快開始。
“轟隆隆!!!!”
又是爆炸聲響起,三座炮樓已經有一座直接倒塌了。
這動靜自然也將駐扎在據點里面的日偽軍都驚醒了過來。
“所有人,立刻進入戰斗位置!!!”
日軍中隊長揮舞著手中的武士刀,憤怒地大喊著。
很多士兵們,都在此刻沖向炮樓,卻發現炮樓已經被摧毀了大半,根本無法繼續進行防御了。
他們只能向高牆上奔去,那上面也有射擊孔,方便他們進行防御。
但是就在此刻,又是巨響聲傳來。
這次卻是日軍的大門被直接炸開了,那是一門平射炮,將日軍據點的大門直接轟開。
隨後就是大批的士兵們,在雪夜中向敵軍據點發動了攻勢。
因為日軍這據點防御的核心就是炮樓,現在炮樓被直接摧毀了,其防御能力自然大打折扣。
更何況後面的那些火炮,根本沒有停下來,在將日軍的三座炮樓轟塌之後,又開始對他們的牆壁展開轟擊。
日軍這些牆壁,雖然具備一定的防御能力,但是在建設剛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想過對面的敵人,會裝備專門攻堅用的火炮。
結果就是幾炮之後,日軍據點的牆壁也是轟然倒塌。
徹底丟失了防御之後,那邊突擊隊的士兵們,就已經沖了過去。
這些突擊隊的士兵們,都使用湯普森沖鋒槍作為武器,在中近距離和日偽軍交戰的時候,展現出來了極為恐怖的火力壓制能力。
“噠噠噠噠!!!”
這款綽號為“芝加哥打字機”的沖鋒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成為這些關東軍在黑夜之中的夢魘。
與此同時,大量的手榴彈,也被他們甩進了坍塌的牆壁後面。
“轟隆隆!!!”
爆炸聲,槍聲成為了黑夜之中的主旋律和背景音。
類似這樣的進攻,也在其它的日軍炮樓和據點展開著。
同樣是在這個雪夜之中,日軍後方的部隊,已經得到了前方據點和炮樓遭遇襲擊的消息。
他們立刻抽調部隊,頂著狂暴的風雪,向前線遭遇到襲擊的據點和炮樓行進。
因為求援的炮樓和據點數量太多,日軍雖然兵力不少,但是也只能分兵進行支援。
所以這些日軍部隊的人數,基本都保持在一個中隊左右,規模大一些的也只有兩個中隊的兵力。
除了這些日軍之外,還有很多的偽軍部隊,也得到命令,火速馳援前方遭遇到攻擊的據點和炮樓。
這些偽軍部隊,大多是以營作為基本的作戰單位。
不過因為外面風雪交加的緣故,這次支援並不順利。
首先是行軍速度上的問題,因為太大的風雪,導致他們的行軍速度其實是收到了很大限制的,至于日軍的那些卡車,更是無法行進。
最有效的手段還是乘坐馬和狗拉著的爬犁,這些能夠讓他們在冰面上保持比較快的移動。
但是因為風雪太大,還有黑暗的籠罩,讓很多日軍部隊在支援的時候,甚至直接在風雪之中迷路,連道路都無法找到了。
至于那些順利踏上支援的道路,開始向據點靠近的日軍部隊,很快也迎來了他們的命運。
二郎峪,此處非常適合伏擊作戰,所以這里現在就埋伏了抗聯一個步兵團上千人的兵力。
遠處有槍聲和爆炸聲不斷傳來,那是被圍攻的日軍據點,此時正在苦苦支撐著,等待援兵到來。
晴朗天氣之下,兩個小時就能抵達的援兵部隊,現在還在風雪之中艱難前進著,剛剛進入到二郎峪之中。
前方抗聯的偵察部隊,發現敵軍開始進入二郎峪之後,就立刻向這支抗聯步兵團的團長匯報。
他們耐心等待著,等待著這支三百多人的日軍部隊,完全進入伏擊圈之後,一顆顆照明彈就在此刻升騰起來,將整個大地都照的慘白慘白。
那些日軍士兵們也不會想到,對面的敵人,竟然在這里還有伏兵。
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兩側部署的輕重機槍火力,就已經向這些日軍士兵們招呼了過去。
在過去大半年的時間里,抗聯持續不斷地從陳少安手里,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以及彈藥。
除此之外,他們自身生產彈藥的能力,也在得到不斷地提升。
在這種情況之下,抗聯的武器彈藥儲備情況,已經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充裕。
正因如此,這一次對日軍的伏擊戰之中,那些士兵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節省彈藥,而是用最快的速度,傾瀉著最為凶猛的火力。
原本就在風雪夜中,隊形密集的日軍士兵們,此刻面對突如其來的交叉火力打擊,轉眼就有不少士兵被打死在雪地上。
原本雪白的大地,瞬間被鮮血染紅。
“噠噠噠!!!”
“轟隆隆!!!”
除了輕重機槍的咆哮聲之外,還有迫擊炮的轟鳴聲。
迫擊炮也是陳少安提供的,大多是兵工廠里面直接生產出來的,還有很多則是從日軍那里零元購,亦或者是繳獲過來的。
這支遭遇到伏擊的日軍部隊也相當意外,沒有想到對面的敵人,竟然擁有著這麼凶悍的火力,甚至還有迫擊炮。
日軍指揮官很快做出判斷,這不是土炮,而是真正的迫擊炮。
但是不等他做出來調整,前後退路已經被封鎖住了,這支抗聯的步兵團,開始收縮包圍圈。
至于日軍這支三百多人的部隊,則是苦苦支撐著,想要撤退卻發現雪地上行動艱難,積雪能夠來到膝蓋的位置,想要在這種雪面上快速行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