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前文書正說到,北遼掃南大元帥石磊率領三十萬人馬再度南下。北遼大軍很快渡過了蒼龍江,踏上了江南之土。
北遼大軍一路前行,先頭部隊很快來到了江南的第一道關口。這一回北遼軍掛著先鋒印的大將乃是北遼大元帥石磊新收的塞北十二猛之一,人稱三手將軍名叫蕭天寒。
此人乃是北遼蕭氏一族的一位旁支子弟,自幼練得一身的好武藝。跨下一匹菊花青,掌中一口合扇板門刀,刀法出眾。背後還藏有一把走線鞭是百發百中。
蕭天寒原本得罪了一些權貴,在軍中只擔任了小小的一名伍長。石磊在整軍之時發現他武藝高強,特將他收在帳下听用。
這次,石磊率軍南下,又命蕭天寒為掃南正印先行官,給了他五萬精兵作為先頭部隊。
蕭天寒對石磊是感恩戴德,一心要立功以報石磊的知遇之恩。于是,蕭天寒率領麾下五萬精兵一路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給大軍鋪好了道路。
同時,他更是率軍一路奔襲,直插江南的寧越城而去。很快,蕭天寒領著人馬來到了寧越城下。
且說蕭天寒率軍來到寧越城下,他在隊前立馬橫刀,往城頭上看了看。隨後,蕭天寒把大刀在空中一舉代替軍令︰“列陣,討戰,搶下城池!”
一聲令下如山倒,五萬遼軍迅速在城下擺開陣勢。有幾名北遼軍卒飛馬前出,沖著城頭討敵罵陣︰“城上的南蠻听著,我大遼鐵騎已到,快快滾出來受死!”
早有在城頭守衛的齊軍士卒將此事飛報給寧越城的總兵吳雲和副總兵王山。兩位總兵聞報,連忙登上城頭往下觀看。
就見城下,黑壓壓的一大片全是北遼的軍隊,而且大多數都是身穿輕甲或胡服,手持長槍彎刀的騎兵。遠遠望去真好像黑雲壓城一般。
吳雲和王山在城頭之上看罷多時,對視了一眼。吳雲道︰“王將軍,這番兵此次來勢洶洶,我看我們還是堅守為好。”
王山卻搖了搖頭道︰“吳將軍,遼軍初至,我們若是閉門不戰恐有損士氣。不如你我領部分兵馬出城與那遼軍斗上一斗,再堅守也不遲。”
吳雲听了這話,略微思索了一陣,覺得這樣也好,隨即點頭答應。于是吳雲讓一名偏將領五千人馬守城,自己和王山兩個人領剩下的五千人馬殺出城池,在城外與遼軍對壘。
蕭天寒領兵正在城外叫陣,忽見寧越城城門大開,從城里沖出來一支兵馬約有五千余人。領頭是兩員將,一個手提大刀,另一個手里拿著一桿長槍。
蕭天寒見對面出了兵,遂提馬上前,用手中的和善板門刀一指︰“對面南蠻,哪一個過來受死!”
吳雲和王山二人在旗腳下這麼一看,就見對面番兵陣中殺出一員大將是威風凜凜。此人立馬提刀正在那討敵罵陣。
此人頭戴青銅盔,身穿青銅甲,外罩皂羅袍,腰里挎著一口短刀,足蹬一雙牛皮靴,手里端著一口合扇板門刀,這口刀像一塊小門板一樣可見分量不輕。
在這人的背後還背著一個皮兜子,不知里面裝的是何物。跨下一匹菊花青。往臉上看,此人生得一張四方臉,一對金魚眼,獅子鼻子,菱角口是十分凶惡。
看罷了多時,王山對吳雲道︰“還請吳將軍壓陣,待我前去與番將斗上幾個回合。”“王將軍多加注意。”“料也無妨,駕!”
說罷,王山催動座下戰馬,舞動手中的鐵槍是直奔疆場而來。到了疆場上,王山勒住戰馬,把槍一橫與蕭天寒馬打對頭。
蕭天寒一看對面有人出馬了,也把戰馬的絲韁一抖,催馬提刀來到王山的馬前。二人互相報通了名姓,緊接著,王山催開戰馬,舞動掌中的這桿鐵槍是直取蕭天寒。
蕭天寒一看,王山的槍來了,一不躲,二不閃,把掌中的大刀一橫使了個舉火燒天式往上一架︰“開!”
只听“當!”的一聲巨響,刀槍相踫,擦出數不清的火花。王山的槍被掂起來有三四尺高,震得王山是兩臂發麻,差點握不住槍桿。王山的戰馬連著退了好幾步是一陣怪叫。
王山費了好大勁兒,才緩過這口氣來。他心里暗暗吃驚,他沒想到這員番將的力氣居然這麼大。
他正想著的時候,另一邊的三手將軍蕭天寒掄起手中的大刀奔著王山的頭頂就是一刀。
大刀帶著風聲奔著王山的腦袋就來了。王山不敢用手里的槍去磕大刀,他一看不好,忙把頭往旁邊一偏,躲過了這一刀。
隨後,王山挺槍往里進招。蕭天寒擺開大刀接架相還。就這樣,二人你來我往是斗在一處。
二馬相交,刀槍並舉。二人打斗能有二十個回合,王山就有些抵擋不住了。蕭天寒的氣力遠在王山之上,他完全憑著氣力優勢壓得王山是根本喘不過氣來,只能苦苦支撐。
齊軍陣中,吳雲在門旗之下觀敵掠陣。他一看王山累得氣喘吁吁,力不能支。吳雲恐怕王山有什麼閃失,于是便催馬舞刀,大喝一聲是加入戰團,兩人要雙戰蕭天寒。
蕭天寒正打著,見對面來了幫手。他非但不懼,反而哈哈大笑︰“南蠻,一起上更好,省的俺費事。今兒個,就叫爾等在某家的刀下做鬼!”
說著,蕭天寒使開掌中的這口合扇板門刀,催開坐騎與吳雲、王山二人展開了廝殺。
吳雲和王山兩個人雙戰蕭天寒,想要取勝根本不可能。蕭天寒果然武藝高強,憑借手中的一口合扇板門刀以一敵二是毫無懼色。
就見他舞動大刀,如雪片一般是刀刀致命,毫無破綻。三個人又打了二十幾個回合,吳雲和王山兩個人也招架不住了。
蕭天寒見狀,趁勢加緊進攻。連著揮出七八刀向二人砍去。吳雲和王山勉強擋下幾刀後,再也支持不住了。兩人都被蕭天寒給斬于馬下,死于非命。
蕭天寒斬將取勝之後,把刀在空中一舉︰“兒郎們,殺!”五萬遼軍各揮刀槍,如海潮一般向齊軍殺去。
齊軍拼死抵抗,奈何寡不敵眾,頃刻之間死傷了大半。其余敗軍倉皇逃回城內。
齊軍正要扯起吊橋,關閉城門。不料,蕭天寒的馬快,他一馬當先沖上了吊橋,來到了城門口這。
守門的齊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蕭天寒給斬于刀下。蕭天寒搶下了城門,率大軍沖進了寧越城。
守城的那一半齊軍奮力廝殺,想要保住城池。可他們哪里是遼軍的對手,沒多大功夫就被番兵給絞殺殆盡。蕭天寒率軍走馬取了寧越城。
奪城之後,蕭天寒留下部分兵馬守城,自己領著其余人馬往前進發。
按下蕭天寒暫且不提,單說寧越城之後的第二關口新開城。新開城由總兵韓福生率軍萬余守把。
這一天,韓福生正在處理公事,忽然有一名探馬藍旗來報︰“啟稟總兵大事不好,遼軍已然攻破寧越城,吳、王兩位總兵為國捐軀。現如今,遼軍正直奔我新開城而來,請令定奪!”
“啊!”韓福生聞言大吃一驚︰“遼軍攻勢竟如此迅猛,這可如何是好!”他連忙揮手讓探馬退下,自己在廳中想著對策。
書中交代,韓福生此人膽小如鼠,也是奸臣曹環一黨,靠著賄賂才坐上了這一城的總兵。
听了探馬稟報,韓福生早已被嚇得丟了魂。他思來想去,覺得自己絕不是北遼對手。
最後,他在心里暗暗下了決心︰“莫不如,我獻城投降,到了遼軍那邊憑此功勞也不失榮華富貴。”
想到這,韓福生打定了主意。他先是暗中招集親信人馬在議事廳周圍埋伏。隨即,他又傳令眾將來議事廳商議軍情。
不多時,眾將到齊了,大廳里盔明甲亮是十分整齊。韓福生見眾將都已到齊,隨即開言道︰“各位將軍,如今大齊皇上昏庸無道,遼帝乃是英明聖主。如今遼軍大兵壓境,江南之土遲早落入遼手。
本將軍願順應天時,棄暗投明,獻城降遼。不知各位將軍可願隨我一同前去?”
韓福生的話音剛落,就听有一人厲聲罵道︰“韓福生,你個膽小如鼠,賣國求榮的鼠輩!爺爺今天就結果了你這條狗命!”說著,有一人邁步直奔桌前而來。
欲知出言怒罵者是何人,且听下回分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