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浮沉

第1167章 董天運當年的辭職內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爭渡 本章︰第1167章 董天運當年的辭職內幕

    “對,回一趟丹霞,跟丹霞市政府談談選址建倉儲中心的事。”

    袁瀚海也沒瞞著宋思銘。

    而這也在宋思銘的預料之中,畢竟,袁瀚海當初辭職的一個原因,就是那時候的工作,很難助力家鄉的發展。

    如今,有能力,有機會了,自然要向著家鄉那邊傾斜。

    只建一個自營倉庫的話,可能輪不到丹霞,但是,八個自營倉庫,丹霞怎麼著也能分一個。

    這已經不是純粹商業上的考慮,更多還是感情上的需要。

    對此,宋思銘完全理解。

    就比如他在曲門福利院長大,有好事兒,肯定也會優先想著曲門。

    “倉儲中心建在丹霞,青山是不是可以安排一個轉運中心。”

    宋思銘笑著問袁瀚海。

    “那是必須的,青山怎麼也算是我的第二故鄉了,安排一個轉運中心理所應當。”

    袁瀚海給出積極回應。

    “那我回頭跟分管招商引資的程副市長提一提,回頭,你要是再來青山的話,可以和程副市長見個面。”

    宋思銘對袁瀚海說道。

    “就一個轉運中心,沒必要搞得那種隆重。”

    袁瀚海連連擺手道。

    根據他的初步測算,一個物流轉運中心的總投資,也就是幾千萬,還達不到跟副市長談的程度。

    “這不叫隆重,這叫尊重。”

    “現在青山招商引資,一視同仁,不管投資多少,只要在青山投資,那就是貴客。”

    宋思銘頓了頓,又對袁瀚海說道︰“而且,這位程副市長,在整個江北省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家老爺子,退休前,是江北省的。”

    “哦?”

    袁瀚海馬上明白宋思銘這是幫他拉關系,建人脈呢!

    丹霞的自營倉庫需要丹霞市的支持,更需要江北省的支持,因為這種大型項目,是需要經過省發改委審批的,多認識一些在省里有影響力的人,總歸是沒壞處。

    “可以,回頭看程副市長什麼時候方便,我再來一趟青山。”

    袁瀚海在體制呆了那麼長時間,雖然,對于某些潛規則深惡痛絕,但也知道很多時候,離開這些潛規則根本玩不轉。

    基于這種指導思想,他果斷接受了宋思銘的好意。

    接下來的時間,宋思銘又問起京海集團的經營情況。

    袁瀚海有問必答,包括一些從未對外公布過的信息。

    宋思銘這才發現,京海集團的發展速度,遠超他的想象,而且,就在前幾天,京海集團獲得了數十億的戰略投資,怪不得袁瀚海有底氣,在全國建立八大自營倉庫,以及自己的物流體系。

    “袁哥,你恐怕是歷史上,棄官從商最成功的案例了。”

    宋思銘不禁對袁瀚海說道。

    “現在談成功還為時過早。”

    “京海集團雖然發展得挺快,規模也不小了,但直到現在還沒實現盈利,依舊是虧損的狀態,完全靠一輪輪融資活著,什麼時候,京海集團真正能靠自己賺錢了,什麼時候我才能踏實。”

    袁瀚海滿是感慨地說道。

    他現在的壓力很大,屬于被推著往前走。

    就比如這次建自營倉庫和自己的物流體系,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把新融到的資金花出去。

    因為,你不及時地花出去,下一輪再想融資就難了,連花錢都不會花,投資人會認為京海集團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相信這一天很快就能到來。”

    宋思銘為袁瀚海加油打氣。

    而後,宋思銘又說道︰“其實,在你之前,青山還有一位棄官從商的干部,只不過他做的生意,和你做的生意,完全不一樣。”

    “你是說董天運?”

    袁瀚海一下就猜到了宋思銘說的是誰。

    倒不是所謂的心有靈犀,而是袁瀚海當年辭職的時候,分析過許多從體制內辭職的案例。

    其中之一,就是董天運。

    彼時,董天運的商業咨詢公司已經初具規模,每年光是納稅就達到了近千萬,袁瀚海還以為能從董天運身上吸取一些先進經驗,結果往細里一打听,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對,董天運。”

    “董天運現在可是了不得,青山上上下下,包括青山之外的關系,都被他玩得明明白白的。”

    “他當年在市委組織部,也不是領導,怎麼就能把這條路走通了?”

    宋思銘滿是不解地說道。

    說董天運是青山地下的組織部長可能夸張了一些,但是,有些科級甚至處級干部的提拔調動,董天運還真就能插上手。

    “董天運是怎麼起來的,我不知道,但他當年是怎麼辭職的,我倒是知道一些。”

    袁瀚海說道。

    他比宋思銘大六歲,參加工作比宋思銘早七年,他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董天運還沒有辭職,還是市委組織部干部一科的科員。

    雖然,袁瀚海跟董天運沒有過直接接觸,但是,干部一科的副科長,是袁瀚海的同鄉兼好友,有一次一起吃飯,喝多了,向他曝光了董天運辭職的內幕。

    董天運並不是外界所知的主動辭職,而是被逼辭職。

    逼董天運辭職的,是時任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嚴學勇。

    董天運大學學的計算機,一天,嚴學勇的辦公電腦出了故障,信息中心的工程師修了半天,也沒修好。

    董天運覺得這是一個表現的機會,便自告奮勇,幫嚴學勇修電腦,電腦是修好了,但硬盤中的重要數據丟失。

    本來想露臉,結果成了露屁股。

    自那之後,嚴學勇便對董天運橫挑鼻子豎挑眼,各種找董天運的麻煩,董天運實在干不下去了,這才辭職。

    袁瀚海將這些講給宋思銘,宋思銘听完,評價道︰“這位嚴副部長,心胸未免也太狹窄了,董天運肯定不是故意弄丟的數據,他又何必死揪著不放。”

    “不久之後,嚴學勇就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有人把他貪污受賄的證據,寄給了省紀委的督導組,省紀委督導組直接查辦了嚴學勇,嚴學勇最後被判了十七年。”

    袁瀚海接著說道。

    “證據不會是董天運寄的吧?”

    宋思銘問道。

    “還真有這種說法。”

    袁瀚海點點頭,說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官路浮沉》,方便以後閱讀官路浮沉第1167章 董天運當年的辭職內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官路浮沉第1167章 董天運當年的辭職內幕並對官路浮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