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浮沉

第753章 繞不過的鄭元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爭渡 本章︰第753章 繞不過的鄭元吉

    在王寨鄉政府正式對外賣酒之前,宋思銘又跟潘建國溝通了一番。

    潘建國也就是老潘。

    對于自己釀的酒,使用老牌子青山醇,還是再起一個新名字,潘建國最開始也是分外糾結。

    但糾結了許久,潘建國還是覺得用老牌子青山醇。

    青山醇這個名字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是一輩又一輩的人,竭盡所能,不斷鑽研,進取,才讓這個酒有了今天的高度。

    在這方面,潘建國覺得自己根本沒做什麼工作。

    他就是單純的學習,模仿,把前輩的技藝傳承下來。

    遠沒有達到開宗立派的水平,所以,根本沒有資格給青山醇換一個名字。

    而宋思銘也傾向于保留原名。

    畢竟,青山醇這三字,在青山不說家喻戶曉,也差不多了,沿用原名,能極大地降低宣傳上的難度。

    不過,青山醇這個商標,早在幾十年前,就被青山市制酒廠注冊了。

    盡管,青山市制酒廠已經在十幾年前破產倒閉,但並不意味著,青山醇這個商標,其他人就可以隨便用了。

    青山市制酒廠是青山市屬國企,破產後,作為無形資產,名下注冊商標的權益,移交給了市國資委。

    所以,想使用青山醇這個商標,得征得市國資委的同意。

    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青山市國資委主任鄭元吉,正是當初青山市制酒廠的廠長。

    十幾年前,潘建國可是舉報過青山市制酒廠的廠領導,如果被鄭元吉知道,是潘建國使用青山醇這個商標,大概率不會同意。

    要麼繞過鄭元吉,要麼等鄭元吉下台之後。

    但後者是需要時間的。

    盡管,潘建國給了宋思銘一張照片,照片中,是鄭元吉和別墅的合影,但是,這張照片只能算線索。

    把這個線索交給紀委,紀委調查固定證據,實施留置,這套流程走下來,最快最快也得一個月時間。

    而年貨節就在眼前,宋思銘根本等不及。

    他想趁著年貨節,把青山醇“復活”的消息打出去。

    因此,只能選前者。

    繞過鄭元吉。

    而想繞過鄭元吉,也不是特別困難。

    按宋思銘的理解,一個國資委旗下破產企業的商標使用權,值不了幾個錢,分管副主任就能決定。

    于是,宋思銘直接撥通青山市國資委副主任譚成義的電話。

    譚成義分管資本運營與財務監督科和產權管理科,這兩個科,直接負責名下商標的轉讓使用。

    可以說正對口。

    電話很快接通。

    “宋鄉長,我可是很久沒有接到你的電話了。”

    電話一通,譚成義便笑著說道。

    宋思銘當過市委書記秘書,當過市長秘書,譚成義作為縣直單位的副手,自然存著宋思銘的號碼。

    “我倒是想給譚主任打電話,可是沒有正事,光閑聊的話,完全是浪費譚主任寶貴的時間。”

    宋思銘回道。

    “宋鄉長,我要糾正你一點,我的時間也沒那麼寶貴,隨時歡迎你來浪費。”

    譚成義看似開玩笑,實際在表達自己的態度。

    哪怕你宋思銘不是領導秘書了,在我這里,你依舊是座上賓。

    “下次,下次我再浪費譚主任的時間。”

    宋思銘回以玩笑。

    “那這次就是有正事嘍?”

    譚成義听出宋思銘的意思。

    “確實有正事。”

    宋思銘也不藏著掖著,“青山市制酒廠有一個注冊商標青山醇,應該轉到了咱們市國資委,現在,王寨鄉有家企業,想用這個商標,轉讓或者授權使用都可以,想問問譚主任,需要什麼樣的手續。”

    “想使用青山醇這個商標?”

    譚成義思考了片刻,回答道︰“宋鄉長,你應該也知道,青山醇這個商標,在青山地區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想免費使用,不太現實。”

    “譚主任,你誤會了,我們沒想免費使用。”

    “具體費用的話,由國資委那邊定。”

    宋思銘回答道。

    “那就好辦了。”

    譚成義告知宋思銘,“我問一下下面的科室人員,定一個數字,再上會討論,確定下來之後,你讓你那邊的企業負責人,直接過來簽合同就行。”

    “還需要上會討論?”

    宋思銘皺了皺眉,他以為譚成義就有最後的決定權。

    “涉及到錢,必須走這個流程。”

    “不然,出了問題,就成我一個人的問題了。”

    譚成義實事求是地說道。

    之前,就出過這樣的問題,原市國資委的一把手,就因為有個事,沒有上會討論,直接簽字辦了,結果被人舉報。

    一頂致使國有資產流失的大帽子扣下來,最終被調整到了其他地方,這才換成現在的一把手鄭元吉。

    對此,宋思銘表示理解。

    可是,一開會討論,就繞不過鄭元吉了。

    當然,宋思銘也可以不告訴譚成義的實情,等把事情辦成了再說,但是,那樣就太不厚道了。

    宋思銘還是決定提前說明︰“譚主任,這個想使用青山醇商標的企業,負責人名叫潘建國,是原青山制酒廠的技術人員,曾經的青山醇白酒,就是他一手釀造的。”

    “真要這樣的話,那事情就更好辦了。”

    “國資委名下的商標,不光要考慮收益,還得考慮社會影響。”

    “新的青山醇和老的青山醇,如果能夠做到品質一致,無論是轉讓還是授權使用,在社會影響面上,就沒什麼壓力了。”

    譚成義對宋思銘說道。

    曾經的青山醇,也算是青山地區的明星品牌,是一代人的回憶、

    新的青山醇出來,和老的青山醇差距太大,很容易讓那一代人,認為是政府的某些人收了好處,用假冒偽劣產品玷污他們的記憶。

    “譚主任請放心,新的青山醇和老的青山醇,沒有區別。”

    宋思銘向譚成義保證道。

    潘建國現在釀出的酒,在口感上,之所以與青山醇二十年有差異,主要是小作坊生產決定的,改為工廠化產生,就一樣了。

    但這不是重點。

    “現在的問題是,潘建國跟你們國資委的鄭主任,有些矛盾。”

    宋思銘干脆挑明。

    喜歡官路浮沉請大家收藏︰()官路浮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官路浮沉》,方便以後閱讀官路浮沉第753章 繞不過的鄭元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官路浮沉第753章 繞不過的鄭元吉並對官路浮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