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時候,蠟燭才滅,我的眼皮兒隨即合上,都來不及嘟噥一句‘我要睡著了。’
半小時之後,我才想到應該睡覺;這一想,我反倒清醒過來.”
奧德梅松和孔貝斯科一人一份,安靜地坐在沙發上閱讀著北川秀為法國讀者“特制”的《追憶似水年華》。
分七部,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又分三卷。
北川秀寄來的是第一卷《貢布雷》。
兩人是第一次看到以內心獨白為開篇寫的純文學。
讀著讀著,他們意識到這個故事的背景竟然是在一二戰時期的法國!
里的意象、景觀、人物以及遣詞造句都讓奧德梅松有種熟悉的既視感。
年逾八十的他經歷過那場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大戰,也十分了解那個時期的風土人情。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遮掉作者的筆名,他一定會認為這部出自于一名有文采的二戰老兵之手!
“他今年確實只有二十五歲吧?”奧德梅松忍不住問道。
孔貝斯科點頭道︰“是的。而且據奧利維亞所說,上次來領龔古爾文學獎,應該是他第一次踏上法國領土。”
言下之意是,北川秀肯定不太了解法國的文化和風土人情。
更不用說故事里是一百年前的法國了。
“天才.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啊!”奧德梅松越讀越痴迷。
《追憶似水年華》是主人公“我”的回憶錄,敘述者名叫“馬塞爾”,是一個家境富裕而又體弱多病的青年,從小對書畫有特殊的愛好,曾經嘗試過文學創作,但沒有成功。
開篇的幾句,非常有代入感的闡述了一名失眠患者的痛苦經歷,要麼北川秀是重度失眠患者,要麼他對此深入研究過。
奧德梅松傾向于後者。
即北川秀靠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寫成了《貢布雷》這一卷。
第一卷洋洋灑灑約十萬字,兩人從早上8點,一直看到午飯點,才終于把它看完了。
合上草稿,奧德梅松長出一口氣,抬頭正好與孔貝斯科對視上。
兩人默然無語,過了許久,孔貝斯科才試探著問道︰“奧德梅松老師,您覺得這部”
“無愧于神作之稱!”奧德梅松斬釘截鐵的回答道,“他寫的第一人稱與其他文學家寫的很不一樣。好像一團意識的漩渦在四處流溢,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意識流.也許這會開創一個全新的文學流派!可惜了”
“可惜?”孔貝斯科很認可奧德梅松的評價,但不懂為什麼他會覺得可惜。
奧德梅松嘆氣道︰“馬上要出版的《北川秀集》你也看了吧?雖然還沒全部看完,但能感受到,他的日本文學氣息還是非常濃郁的。可惜,日本文學如果得不到好的翻譯,在西方文壇評獎時會舉步維艱。
《伊豆的舞女》如此優秀,可瑞典文學院的評委們已經透露過,今年肯定不是它拿獎。
畢竟再好的翻譯作品,也及不上原汁原味的作品啊!
早知道他有寫西方背景文學作品的能力,就應該讓他把《追憶似水年華》送來參選!可惜,可惜,真的可惜啊!”
“確實。《追憶似水年華》比《伊豆的舞女》要容易被評選的多。”孔貝斯科恍然。
“說起來,這麼長的篇幅,他今年應該都會把心思放在雕琢這部作品上吧?”奧德梅松對手里的書稿愛不釋手,他非常想直接去東京見一見北川秀,深入的聊一聊這部神作!
“他麼?”提到這個,孔貝斯科不禁苦笑道,“奧利維亞說,好像他正在同時寫另一部。名字叫什麼仙境.總之是科幻風的純文學。”
“同時寫另一部?”學院派出身的奧德梅松完全沒法理解北川秀的“雙開”。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看過《追憶似水年華》後,他愈發覺得這是一部龐大的,時間線跨度極長,劇情量豐富,人物繁多的大長篇。
這樣的作品,不花全部時間去雕琢是不行的!
他這麼做,是想毀了這部作品嗎???
奧德梅松頓時來氣,當即就要起身給北川秀打國際電話!
北川秀做夢都沒想到會在半夜接到來自法國的“噴人電話”。
發現劈頭蓋臉罵來的家伙是奧德梅松老師後,他的起床氣頓時消散,像個犯錯的孩子般“嗯嗯啊啊”,順著老頭兒的話一直附和。
听了半天,他終于明白了,對方原來是擔心他雙開兩本書,會讓《追憶似水年華》高開低走。
歷史上這樣的文學家數不勝數,之前他雙開時,也被前輩和讀者們質疑過。
但他最後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不是那樣的普通文學家。
不過這事還真不好和奧德梅松解釋。
他的腦子里早就藏好了一本《追憶似水年華》,新的大綱都做到了第四卷,以他的創作能力和文抄能力,按部就班的寫下去就行。
但奧德梅松不知道,也沒法理解這些事。
眼見老頭兒有飛來東京的趨勢,北川秀連忙保證會把心思花在《追憶似水年華》上,並且每一卷寫完後就寄給他看,保質保量,絕不敷衍了事。
奧德梅松對年輕人的雄心壯志也有點無可奈何,而且畢竟他不是北川秀的正牌老師——兩個人說起來連師徒名分都沒,他無權干涉北川秀的創作。
因此最後他也只能接受這個折中的法子,掛斷電話時暗自下決心要幫北川秀好好把關這本封神之作!
北川秀年少有為,但誰能保證他以後的書都能像《伊豆的舞女》和《追憶似水年華》那樣驚艷呢?
奧德梅松自己一輩子都沒能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在最巔峰的時期,他拿了龔古爾文學獎,因此錯過了那樣的諾獎提名,這是他心里一生的痛。
他不希望北川秀也經歷了這種大起大落。
北川秀可是二十五歲就被諾獎提名的天選之子啊!
這樣的年輕人,一定心高氣傲,對未來能拿獎信誓旦旦。
北川秀這邊也很能理解這位法國老前輩的心里想法。
他個人十分敬重這類全心全意為後輩著想的文壇老前輩。
奧德梅松、竹內治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大家尊敬和愛戴的老一輩文學家。
谷崎一郎這種有才無德之人,根本不配“天下第一”!
這麼一聊,困意全無,他看了眼床上還酣睡的夢子,想了一會兒,他覺得不能留在這兒打擾夢子,便輕手輕腳的跑去書房,開了電腦。
既然睡不著了!
那就碼字努力工作吧!
“喵~”被吵醒的皮特難得發了回小脾氣。
籠子里的倉鼠“杰瑞”也“吱吱吱”叫了幾聲。
但當北川秀開始劈里啪啦敲打鍵盤時,一貓一鼠頓時乖巧起來,不言不語,只是這樣靜靜陪著主人工作。
翌日。
1997年3月15日。
東京各個區都是總工會組織“春斗”的游行隊伍。????“春斗”分三個階段進行。
首先由春斗共斗委員會發布“工資指導線報告書”給各行各業從業者們參考,然後便將商議好的第一份“戰斗函”郵寄給各個公司。
在第一波的交鋒結束後,“春斗”便進入了第二個階段——游行示威。
因為第一波的“戰斗函”要求苛刻,基本沒有資方會同意,所以勞方就開始全面罷工,組織示威游行,給資方下馬威。
每當這個時候,消費者們的福音就來了。
白嫖出租車、白嫖餐飲服務等等,基本每天出門帶個腦子就行。
而在這個階段的末尾,總工會將發給公司第二份相對靠譜的“戰斗函”,兩邊也借此互相給台階。
游行示威活動結束後,第三階段——勞資談判就會正式開啟。
兩方約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漲薪幅度,一年一度的“春斗”就此結束。
然而今年的情況有點不同。
橋本龍太郎在近期提高了消費稅,這讓政府的腰包一下子鼓了起來,但卻苦了國民。
大家愈發覺得社會經濟狀態不好,所以對工資的需求也更高了。
以往大家象征性的要個20%漲幅,最後定個10%,皆大歡喜。
可這次,勞方希望漲幅能到15%,而經營聯合體的人則放出消息,說資方今年只能接受2.5%的漲幅!
這下矛盾徹底被引爆了。
看著外面浩浩蕩蕩的示威人群,丸善•丸之內的書店老板面如土色,很是焦慮。
他的員工們也跑去參加“春斗”游行了。
倒不是他這個店長不當人子,讓員工們不爽了。
事實上,他也是“春斗”的一員。
他們都要為自己的福利待遇,向書店所屬的總公司戰斗!
不過秉持著不打擾到其他人的原則,書店必須得有人在店工作。
因此今天只有他一人在店,其他店員則是一大早就跟著游行隊伍跑掉了!
而今天又是新一期《新潮》的首刷日。
來店里買雜志的讀者絡繹不絕,讓他忙的頭昏腦脹。
1997年3月號的《新潮》連載了谷崎一郎的新書《痴人愛欲》,其轟動性不用多提,看看一直排到書店外的長龍就能窺見一二了。
早上到貨時,店長已經把它看了一遍。
不得不說,谷崎一郎不愧是日本文壇公認了多年的“天下第一”。
時隔多年重新執筆,他的文風依舊老練,明明寫的是純文學,但故事性和文學性俱佳。
想起之前和北川老師打擂台的幾名“天下一品”,和谷崎一郎比,那都是什麼歪瓜裂棗啊!
這讓他愈發焦慮。
眾所周知,東京站旁的丸善•丸之內書店的店長是北川老師的鐵粉。
他知道再過三天,河出書房也要出版新一期的《文藝》,上面還連載了北川老師的新作《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北川老師不會拉跨吧?
店長正擔憂之際,一道聲音忽然傳來。
“店長桑,麻煩給我一本《新潮》。”說話的男人很高,在普遍還是一米六的讀者群體里鶴立雞群。
他戴著口罩和帽子,看不清長相。
但店長一下子就識破了他的身份!
喬裝打扮的北川老師!
他激動異常,顫顫巍巍的把一本全新未拆封的雜志遞了過去︰“880�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