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峰第一個坐不住了,他向來自詡方陽的頭號小弟,雖然方陽還處于昏迷中,他也不能塌了人設。
于是他毫不猶豫道︰“那可不行,天方集團是東陽幫的老大,既然你們參與了,我們多少也要跟一把,否則不是被外人看笑話嗎?”
他的語氣很堅決,顯然是真心想跟進。
周英杰和錢炳文對視了一眼,也咬牙贊同道︰“不錯,參與是肯定要參與的,我們只不過是想把具體的細節,打磨的更完善一些,畢竟這次是出海作戰,不比在國內安全。”
其他幾位機構負責人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顧雲溪看著這些老狐狸,心中嘆了口氣。她知道這些人的心思,既想分一杯羹,又擔心風險太大。
“具體的計劃就是這樣,至于能不能成功,誰也不敢保證。”顧雲溪的聲音變得嚴肅起來,“我能告訴你們的就是,這個計劃是方總昏迷之前親自制定的,如果沒有把握的話,你覺得他會說出來嗎?”
听到方陽的名字,會議室里的氣氛又變了。
在華國金融界,方陽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他的投資策略,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吳紹峰第一個表態︰“既然這樣,我們就沒問題了,大家一起調集資金,繼續做多好了。”
“對,既然是方總的計劃,我們就放心了。”
“是啊,方總的眼光什麼時候錯過?”
“那我們就按照原計劃執行吧。”
眾人紛紛點頭同意,剛才的擔憂瞬間消失無蹤。
會議結束後,顧雲溪獨自留在會議室里,看著窗外的東陽夜景,心情復雜。
她知道,這些人之所以這麼信任方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整個計劃的真相。
如果讓他們知道,這次行動的真正目的不是賺錢,而是要把華爾街的機構引入陷阱,他們還會這麼積極嗎?
但是現在,她也只能繼續這個善意的謊言。
另一邊,天方創投的首席談判專家,以冷靜犀利著稱的趙國棟也來到了方陽的病房。
他是被顧雲溪喊過來的,本以為是顧總要見自己。
走進病房的時候,趙國棟還在心里納悶,為什麼要選在方總的病房里開會。難道方總……他不敢深想,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結果就在守護嚴密的特護病房里,見到了讓他瞳孔放大的一幕——方總竟然已經醒了,正靠在病床上面帶微笑地看著他。
“呵呵,趙經理,好久不見!”方陽的聲音雖然還有些虛弱,但精神狀態明顯很好。
“方總!您痊愈了?”趙國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按照醫生的說法,方總的病情很嚴重,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才能康復。現在才過去兩個多月,他居然就能正常交流了。
“是的,已經有段時間了,不過對外還沒有公布。”方陽指了指旁邊的椅子,“坐下說話。待會趙經理還是要簽一個保密協議的。”
“好的,方總,我明白。”趙國棟連忙坐下,“我保證把這件事爛在心里,誰都不說。”
“都是暫時的,等這件事徹底結束,就無所謂了。”方陽淡淡一笑,然後話鋒一轉,“知不知道我這次喊你來,是有什麼任務?”
趙國棟思考了一下︰“和天方集團投資印度市場有關嗎?”
畢竟最近能算得上大事的,也只有這件事了。
“不錯,你的嗅覺很敏銳,談判技巧也足夠成熟,這件事交給你去做,正合適。”方陽滿意地點點頭。
“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事?”趙國棟激動地問道。
能被方陽親自點名的任務,必然非同小可。
“前段時間,我拜托大米集團的雷總與印度政府達成了一項協議,算是結盟了,不過為了確保他們能夠按照協議的要求行事,還是要派遣專員去持續溝通的。而這個任務,我準備交給你。”
方陽的語氣很平靜,但趙國棟卻听出了其中的分量。
與印度政府達成協議?這是什麼概念?
“方總,您能詳細說說嗎?”趙國棟小心翼翼地問道。
方陽笑著,把自己的完整計劃說了一遍。
隨著方陽的講述,趙國棟的表情從困惑變成震驚,最後變成了敬佩。
他這才知道,為什麼天方集團要牽頭,帶領這麼多華資去印度股市做多,原來,都是為了引誘外資來收割他們。
而真正給外資致命一擊的,竟然不是他們華資,而是什麼奇葩事情都敢做的印度政府。
“我的天……”趙國棟咽了口唾沫,有些擔憂道,“您和他們簽的這種協議,是見不得光的,萬一他們做成之後耍賴怎麼辦?”
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印度政府的信譽在國際上並不算好,說翻臉就翻臉的事情沒少干。
“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方陽嘆了口氣,“但是沒辦法,這已經是最好的,能夠擊敗外資的手段了。到時候如果真的出現意外,我們再想其他的辦法解決吧。”
“那我的任務就是,全程跟進這件事?”
“對,你要控制好火候,既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實力,也要把餅畫得足夠誘人,讓他們知道,這種合作並非一錘子買賣,如果這次合作愉快,後面還有更大的利益等著他們。”
方陽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偶一得之和細水長流的區別,一定要讓他們明白。”
趙國棟鄭重地點點頭︰“我懂了,我會盡全力,確保這個計劃成功實施的。”
“好,對你的能力我很有信心,你放手去做吧。”方陽欣慰地笑了,“不要擔心有人對你不利,我會專門派一支安保團隊,全程保護你。”
趙國棟離開後,病房里又恢復了安靜。
方陽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夜空,心中思緒萬千。
這一步棋,他籌劃了很久。
華爾街的貪婪,印度政府的不靠譜,華資機構的盲從……每一個因素他都考慮到了。
現在,所有的棋子都已經就位,就等著最後的收官了。
只是這一次,他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兩個機構,而是整個華爾街的聯合艦隊。
成功了,華資將徹底揚眉吐氣。
失敗了,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印度那邊,雷君也在緊張地進行著最後的準備。
作為這個計劃的關鍵一環,他承擔的壓力並不比方陽小。
畢竟要說服印度政府配合這種計劃,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現在,一切都已經就緒。
接下來,就是等待華爾街的機構們上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