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妝台是以黃花梨制作,刷著紅漆,年代古樸,至少在百年以上。
甦清黎對鏡卸妝,把她的氣質襯托更加典雅。
下意識打開了抽屜,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
里面擺放著二十年前的化妝品,眉筆、腮紅、唇膏……雖然已經不能使用,但是這些老物件,都是趙九庭母親的遺物,所以一直存放在屋子里。
“婆婆也是個愛美的女人。”
甦清黎可以大致得出結論,嘴角會心一笑,
她在第三層的抽屜里,看到了一張卷著的宣紙,用絲帶系著,
紙張有些枯黃之色,至少了存放了十幾年。
新生好奇的甦清黎將之拆開,打開一看,是一幅素描人像畫,只有黑白兩色。
看著略有些模糊,但是五官清晰,有稜有角。
而且,甦清黎一眼認了出來。
畫上的那張臉,頗為熟悉,
她的丈夫,趙九庭!
至少九分相似!
“為什麼九庭的畫像會在這里。”
甦清黎有些毛骨悚然,腳底的涼氣升到了頭頂,
她回憶著趙九姒對自己說過的話……
“九庭從出生之後,就被爺爺帶到了九藜村生活,與巫縣趙家少有相處。”
“婆婆趙姜在生下九庭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所以她不可能知道九庭長什麼樣。”
“所以這幅畫是誰畫的?”
甦清黎看到這幅畫的右下角,有落款。
九七年三月春。
看到這個時間之後,甦清黎瞪著眼楮,扭頭看向四周,空曠的房間里只有她一個人,升起陣陣陰森涼意。
“這個時間,在九庭出生之前!”
甦清黎難以置信,這幅畫暗藏了某種大恐怖,讓她顫了顫。
這幅畫應該是婆婆趙姜所畫,也就是說,她在兒子趙九庭出生之前,見到過某個人,長相與趙九庭一模一樣。
不對,應該是趙九庭與這個人一模一樣。
甦清黎細思極恐,越想越覺得詭異,她立馬聯想到了蟲谷神洞里的那顆頭,也是與丈夫趙九庭一模一樣。
“難道婆婆曾經去過蟲谷神洞,見過那具尸體?”
甦清黎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距離上有些遠,
即便真的見過,趙姜也沒理由印象這麼深刻,甚至畫了下來。
畫上的人對趙姜一定非常重要,甚至有可能是戀人之類的存在。
“難道,這是九庭的父親?”
“也就是婆婆睡在墳墓上,夢里看到的詭異。”
甦清黎做出更加合理的推測,但是又覺得哪里不太對。
畫上的人,真的是九庭父親嗎?
有沒有可能,這是九庭本人!
甦清黎不敢往下想……臉色都有些煞白,大腦中涌現一股恐懼。
“三尸神,你知道答案嗎?”
甦清黎問了一句,但是三尸神沒有回答,不知道是迷惘、還是不願意說出來。
將素描畫卷了起來,小心翼翼系上絲帶,放回了第三層抽屜。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婆婆趙姜二十年前,見到過和趙九庭一樣的男人。
只是這男人的身份,要畫一個問號……
甦清黎隱隱覺得,這幅畫承載了這世上最大的秘密!
而真相已經若隱若現,漸漸浮出水面。
午夜之後,甦清黎輾轉反側,勉強睡著了。
……
七天時間過去了。
這些天,大多數時間在靈堂里為丈夫趙九庭守靈,看著一波又一波的族人或者外來客人,祭奠她的丈夫,漸漸融入了趙家這個諾大的家族。
其余時間,要麼是在休息,要麼就是在研究養尸靈液。
按照三尸神的說法,養成旱魃需要摯愛之人的血、至親血脈的鮮血,再搭配其余的鮮血……
甦清黎自己的鮮血,作為【君】藥,必不可缺少。
而趙家族人的鮮血作為【臣】藥,已經搜集完畢,多虧了趙九姒的幫忙。
為了讓養尸靈液的效果更佳,甦清黎又搜集了一些獸血,作為【佐】藥,
最後則是用符水作為【使】藥,用來調和藥性,
君臣佐使,全都具備。
其實,只需要甦清黎的血,就足夠了。
只是,她身上的血不夠多,只能加入其余的血。
但是甦清黎又怕別人的血,會影響丈夫的尸身,產生不好的邪念。
所以,她又添加了符水,用來中和邪氣。
透明的玻璃瓶中,蕩漾著血紅色的漿液,仿佛是紅酒一般。
她淺淺抿了一口,鮮紅色血漿,將她蒼白的嘴唇,染成了鮮艷的紅色。
因為失血過多,甦清黎的皮膚有些蒼白,不想以往那麼紅潤。
不過,也不至于影響她的健康,再過一段時間就能恢復過來。
鮮血順著她的嘴角滑落,散發出濃郁的腥氣和陰森之氣!
淺嘗之後,甦清黎漱了漱口,擦拭掉嘴角的血跡。
在所有的養尸靈液之中,這一款是她唯一能接受的,勉強可以嘗一嘗。
因為里面有不少她自己的鮮血,當然與她比較親和。
作為養尸人的她,
本就是丈夫趙九庭的靈藥!
甚至完全不需要煉藥,只需要趙九庭在她脖子上啃幾口,那都是對尸變有效果的靈藥。
可惜,趙九庭現在處于尸山,夫妻倆無法見面,
不然甦清黎早就讓丈夫咬她,每天三頓飼養,時間長了肯定有效果。
“最後一款養尸靈液,就叫它︰血娘子。”
甦清黎取了一個貼切的名字,嘴角露出幾分俏皮的笑容。
她是趙九庭的妻子,也就是娘子,她的血就是趙九庭的養尸靈液。
所以這款靈液,就叫做血娘子!
看著玻璃瓶中的鮮血,甦清黎對其給予了厚望,她希望這最後一款靈液,能讓丈夫尸變為旱魃。
這樣的話,她和趙九庭就能成為真正的夫妻。
“九庭,這里面是我對你最熱烈的愛……”
甦清黎小聲呢喃著,將這些容納【血娘子】的玻璃瓶,放在冷藏箱中存放,以免凝固。
七天的祭奠儀式之後,終于到了下葬的日子。
趙家舉族出動,披麻戴孝,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葬禮。
青銅棺從靈堂中被拉了出來,在靈車的牽引下,穿過大街,
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前往巫山之陽,也就是巫山南側的下葬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