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如楊楓所料,大楚國的信使回到江城復命之後,楊欽驚異不定了。
楊楓看過書信,卻沒有回信,到底是什麼意思?
同意?
還是不同意?
或者是不屑理會他?
楊欽想來想去,不敢確定,覺得哪一種可能都有。
這就讓楊欽很難受了。
因為楊楓不回信,就是態度不明確,日後等大楚國被大燕國滅掉之後,楊楓不管怎麼對付他,都能說得過去。
楊欽不想死,所以他就更加害怕了。
局勢,一步步向著對他極其不利的方向而去。
這時,太監又送來北境之戰的最新消息。
大燕國繼續向北境之戰增加兵力,使得楚軍在前線已經是難以支撐了。
不說糧草,就說熱兵器的,大楚國就已經是捉襟見肘。
因為大楚國的熱兵器不單單要往北境戰場,還要分出一部分,供各地的世家門閥武裝鎮壓國內的起義。
這一場戰事,又持續了太久,使得大楚國的經濟幾乎被拖垮了。
物價飆升,已經到了很夸張的地步。
一句話,大楚國搖搖欲墜。
楊欽微微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朕這個皇帝,當得真是憋屈啊。”
“早知如此,朕就算是一直當晉王,只要跟楊錚搞好關系,也能做一個逍遙王爺啊。”
“如果朕當初不爭奪東宮太子之位,楊楓就不被被封為燕郡王,這後續的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可惜啊,悔之晚矣,已經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朕的野心在作祟,是朕的緣故啊。”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楊欽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最根本的錯誤。
時間是單行單,沒辦法調頭,只能繼續往下走。
楊欽後悔了一會兒,又凝眉思索。
大概兩刻鐘後,楊欽又提筆寫了一封書信,還是寫給楊楓的,再次派那個信使給楊楓送過去。
楊欽想好了,你楊楓不回書信,我就一直寫,寫到你回信為止。
但是,楊欽失算了。
楊楓打發走大楚國的使者之後,沒過兩天,就御駕前往歐地了。
歐地之戰已經結束,滅族之策開始執行,楊楓要親自前往歐地看一看。
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露絲將軍,得是楊楓親自安撫她才行。
畢竟,歐地的滅族之策執行,大歐國是首當其沖。
所以,楊楓離開了雒陽,楊欽的書信就到不了他的手中。
在楊楓離開雒陽之前,曾經留下話,但凡不是十分重要的政務,全權交給內閣處理。
楊欽的書信呢,不算是十分重要的政務。
再有楊楓之前的反應,內閣看過書信之後,也沒有回信,直接又將大楚國的信使給打發走了。
大楚國的信使不敢不從,只得再次回江城復命。
而在打發走大楚國的信使之後,內閣趕忙派人將書信給楊楓送過去。
該打發大楚國的信使是打發大楚國的信使,書信該給楊楓送就得給楊楓送,兩不耽誤。
“楊楓去歐地了,不在雒陽?”
這一回,楊欽更是傻了眼。
楊楓這算什麼?
故意躲避他?
沒必要啊,楊楓完全可以像第一次那樣,看了書信不回復。
可是,楊楓去了歐地,卻意味著,楊欽再繼續給楊楓寫信,等于是石沉大海,沒有任何的作用。
楊欽很是惱怒。
楊楓的這個態度,就是壓根就沒把他楊欽當回事。
可是,以大燕國現在的實力,以楊欽跟楊楓之間的恩怨,人家確實可以不把他當回事。
楊欽心情不好,就把這股氣撒在了幾個太監和宮女身上,找理由殺了幾個人,心情這才稍稍平復一些。
冷靜下來之後,楊欽再三思量,決定繼續寫信。
楊欽覺得,楊楓看不看書信,是楊楓的事。
可他楊欽寫不寫書信,就是他楊欽的問題了。
只有不停寫信,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誠心。
哪怕是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楊欽也打算用這種方式將楊楓感動。
于是,楊欽就不停寫書信,周期就是大楚國信使再次返回江城,楊欽就開始寫下一封。
而楊楓呢,已經來到了大歐國的都城大歐城。
露絲將軍也在結束了歐地之戰後,先一步來到了大歐城,等著楊楓。
“臣妾參見陛下。”
楊楓上前兩步,一把拉住露絲將軍的手,笑著說道“愛妃無須多禮。”
“臣妾多謝陛下。”顯然,露絲將軍的心情不是太好,臉上根本擠不出半點笑容。
楊楓拉著露絲將軍的手,一起坐下“露絲,朕明白,你心情壓抑。”
露絲將軍抬頭看了楊楓一眼,微微一嘆“陛下,此事真的不可挽回嗎?”
楊楓微微一嘆“露絲,朕知道,這件事情對歐地,對大印國,對西域,確實很殘忍。”
“但是,朕將是整個天下的皇帝,就得對整個天下的百姓負責,更要對他們的子孫後代負責。”
“歷史上的戰事,分為兩種,一種是本族之間的戰事。”
“這種戰事,大都是一個民族分裂為幾個國家,彼此混戰。”
“還有一種戰事,就是異族之間的戰事了,是民族之戰。”
“雖然,都是戰爭,但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頓了頓,楊楓繼續解釋“同族人之戰,就像是兄弟打架,不存在民族仇恨。”
“而異族之間的戰事,就像是一戶人家對抗另外一戶人家。”
“對于軍隊而言,彼此廝殺,分個勝敗和死活,同族之戰和異族之戰,沒有什麼區別。”
“可對于百姓而言,就完全不同了。”
“同族之戰,不管哪一方佔領哪一個地方,都會采取安撫的辦法,獲得民心。”
“可異族之戰呢,就不存在安撫的問題,最輕的是劫掠一番,最重的基本上就是屠戮干淨,寸草不生。”
露絲將軍似乎听明白了。
楊楓繼續說道“戰爭,本就不該牽累到平民百姓,因為他們沒有穿上盔甲,沒有拿起兵器,他們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百姓。”
“所以,朕要做的,就是讓天下只有一個民族。”
“朕百年之後,或許天下還會亂起來,但至少每一方都會善待百姓,這就是朕堅持要執行滅族之策的真正原因。”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