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武雲峰,竟然不在文官的陣營中。
武雲峰之前一直都在雒陽,並未外出,也沒听說他生病的消息,今天這麼重要的場合,連尉遲海、露絲等在外打仗的武將都趕回來了,武雲峰怎麼可能沒來。
知情者,還是有的,例如剛剛出列的耿春秋。
武雲峰學的是帝王之術。
帝王之術最受歡迎的時候,就是一個新王朝的建立。
因為新王朝的建立之後,新皇帝十有八九不會帝王之術,說白了就是不會當皇帝。
所以,一個精通帝王之術的臣子就是十分重要了。
而一旦皇帝學會了帝王之術,就可以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就不再需要帝王之術的臣子了。
因為這樣的臣子,一般都只是在帝王之術方面專長,而在治理國家,或者出謀劃策方面,不會怎麼專長。
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換做明君吧,整日忙碌,著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教導太子帝王之術。
換做昏君吧,整日尋歡作樂,連朝政都懶得處理,哪會分出時間去教授太子帝王之術呢。
再遇到不能及時立太子的皇帝,自然是暫時找不到人教。
還有那些皇帝突然駕崩的,大權落在了太後的手中,太後自然會阻攔新皇帝學習帝王之術的時間。
所以啊,任何的朝代,朝中有一個精通帝王之術的臣子,絕對像是豪門大戶養幾個專用大夫一樣,不可或缺的。
武雲峰,就是大燕國最好的帝王之術老師,因為楊楓的帝王之術就是他教的。
可是,就在大燕國即將建立的前夕,武雲峰突然向楊楓提出,準備辭官歸田。
這讓楊楓很是震驚,不明白武雲峰為何要這樣。
一直以來,楊楓對于忠心耿耿,又經常立功的下屬,還是十分照顧的,升官加爵,各種賞賜,從來沒有短缺過。
武雲峰在楊楓這里,也獲得了重用,不管是官職,還是賞賜,都是很不錯的。
而且,武雲峰也能看得出來,楊楓不是那種鳥盡弓藏的人,是可以與從龍之功的人享受榮華富貴的。
可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武雲峰請辭了。
武雲峰給楊楓的解釋是,他們這一門的帝王之術者,只能輔佐帝王,不能與帝王共掌天下。
所以,一旦皇帝有成,他們就必須要功成身退。
楊楓能理解。
這樣的情況,在後世的歷史上,還是有不少人的,例如孫武、範蠡、孫臏、尉繚、張良、湯和,以及王陽明等人。
于是,楊楓就給了武雲峰大量的賞賜,允許他辭官歸田。
知道這件事情的,除了楊楓之外,就只有耿春秋了。
其實,耿春秋早就知道,因為他對武雲峰還是比較了解的。
所以呢,耿春秋也不會挽留武雲峰,而是給他餞了一個行,二人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武雲峰就離開雒陽,不知所蹤了。
而其余人,沒有一個人知道,直到今天,很多人突然發現,武雲峰竟然不在,這才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
被封為內閣次輔,也是耿春秋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也沒有絲毫的意外,淡定謝了恩,然後就起身回到了文官陣營。
楊楓開了口“想必,諸位愛卿已經發現了,武雲峰不在大燕殿中。”
沒有人開口回應,但都在各自猜測著,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猜武雲峰突染重病的。
有猜武雲峰遇刺重傷的。
還有猜武雲峰已經秘密被楊楓處死的。
頓了頓,楊楓又開了口,淡淡說道“耿愛卿,你來給大家伙兒解解惑吧。”
耿春秋再次出列,手握玉板“微臣遵旨。”
然後耿春秋轉過身來,面對著一眾大臣“諸位大人有所不知。”
“武兄所學,乃帝王之術也,已經盡皆傳授給了陛下。”
“武兄這一派,與別的門派不同,一生之所任,便是將帝王之術傳授給皇帝。”
“但是,有一個限制,只可前期輔佐,一旦皇帝登基,便須得急流勇退。”
“陛下也曾挽留武兄,奈何門規如此,師命難違,武兄已于昨日一早離開雒陽了。”
“武兄離開之前,陛下給了他一大筆賞賜,足夠他數代衣食無憂了。”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沒想到他們都猜錯了,竟然是這麼一個結果。
耿春秋又話鋒一轉,呵呵一笑“不過呢,大燕國新立,戰事還沒有結束,國家還需要治理,所以須得諸位同僚齊心協力,一起輔佐陛下,開創盛世天下。”
于是,一眾文武大臣立即又一起說道“微臣等願意齊心協力,輔佐陛下,開創盛世天下。”
楊楓點了點頭“諸位愛卿有此決心,朕心甚慰。”
“接下來,繼續冊封吧。”
“估計,諸位愛卿都餓了,咱們早點進行完登基大典,早點開飯。”
一句話,把大燕殿的所有人幾乎都逗樂了。
登基大典是什麼概念,跟跟吃飯相提並論嘛。
別說是午飯,只要登基大典沒有結束,晚飯也得推後。
耿春秋再次歸列,夏侯弱雪繼續宣讀聖旨“聖旨下,冊封計三六為內閣三輔,欽此。”
相比于諸葛先和耿春秋,計三六顯然是大喜之極。
內閣三輔,計三六十沒敢想往的。
甚至于,計三六都沒有想過,楊楓會讓他進入內閣。
畢竟,計三六十怕死才投入燕州的,身上有污點。
這樣的人,屬于貪生怕死、背主求榮的人,雖說計三六曾經的主子是楊欽。
可貪生怕死就是貪生怕死,背主求榮就是背主求榮,向來是為人所看不起的。
雖然楊楓從沒有這樣的表現,但計三六卻很是自卑,所以每有戰事,他都會主動請纓,就是想為燕州多立功勞。
所以,這些年下來,計三六的功勞還是很多的,幾乎僅次于諸葛先了。
只不過,功勞歸功勞,出身歸出身,計三六的自卑並沒有徹底消失,只是減弱了一些。
正因為自卑沒有徹底消失,所以計三六在官位上就不敢舍棄,尤其是不敢想內閣的事。
事實證明,楊楓還是沒有虧欠他,按照功勞來衡量冊封,給了計三六最高的榮譽。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