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秀從桂花嬸子家回來以後,先去了秀珍嬸子家,準備叫姜蕊一起去上工了。
秀珍嬸子這會兒在腌那塊肉,姜蕊則是才醒,在洗漱呢。
看姜蕊穿了一身粗布麻衣,沒穿前天下鄉的時候,帶來的那件布拉吉小裙子。
估摸著是秀珍嬸子教了,不然昨天睡覺還穿著的確良的衣服呢。
等到姜蕊洗漱完了,呂秀秀兩人就跟著秀珍嬸子往曬谷場的方向去了。
秀珍嬸子雖然管做飯,但是也不能全部不管地里的活。
她打算是做一半,然後就去做飯了。
做大鍋飯不比一般的做飯,沒點時間和力氣是做不出來的。
至于去曬谷場,是因為大家的農活,都是在曬谷場分派的,分派完了就往各自的地上去了。
到了曬谷場上,秀珍嬸子就讓呂秀秀跟姜蕊去知青那邊了︰“這些年知青是單獨一個小隊的,你們先去知青那。”
呂秀秀和姜蕊點點頭,往知青的方向去了。
知青們雖然是一起來的,但是很明顯是分了幾派了。
老知青們自然是不必說,站在了一起,而新知青則是站了另一堆。
不過這新老知青,也不都是團結的。
老知青里,沈平江是游離的,跟大家都差不多的保持距離。
而男知青和女知青都分了兩撥,女知青里閔曉菊和沈艷君不是很合得來,中間就夾了個胡曉了。
至于另一邊的新知青,宋雅正巴不得貼上林國安了,也不管男女知青分了兩撥。
而其他幾個新男知青,都不願意跟林國安兩人靠得近,而林招娣想和大家都打好關系,就站在中間了。
潘紅林也不願意丟了老知青的人脈,站在新老知青之間。
林招娣和潘紅林見呂秀秀來了,就招呼兩人往他們那邊去。
呂秀秀一看,這站位正好,女知青被男知青夾在中間了,自己也不好站外面去了。
潘紅林讓呂秀秀兩人,站林招娣和她之間,呂秀秀才不要跟宋雅正離那麼近呢。
于是,呂秀秀就夾在了新知青和老知青之間了。
跟呂秀秀站一起的,是老知青之中的胡曉。
胡曉給呂秀秀點點頭打了個招呼︰“呂知青早!”
呂秀秀也給幾個老知青打了招呼︰“胡知青早,閔知青、沈知青!”
幾人都給呂秀秀點了點頭,表示看到了。
沈艷君作為知青里的老大姐,不僅給呂秀秀打招呼,還主動關心呂秀秀兩人。
“呂知青,姜知青那個,在老鄉家住的還習慣嗎?要是不行的話,還是搬回咱知青院,你們的房子起好了之後,再搬出去也是一樣的。”
知道沈艷君大概是出于好心,但是呂秀秀的確是不打算搬回去了,只是搖搖頭︰“沒事,秀珍嬸子人很好,住的也挺習慣的。
“只是在人屋檐下,到底還是有些不方便的,不然各位老知青這麼照顧我們,我們理應請你們吃頓飯的。這樣,等房子起好了,我再來邀請你們吧!”
這知青院的關系,呂秀秀也沒打算完全放棄,反正干活的時候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倒也不好鬧的太僵。
知道呂秀秀沒有回去的打算,沈艷君便也不打算多勸了,就開口道︰“放心,別人不敢說,我指定是得帶著份大禮去,給呂知青姜知青慶賀一下的。”
呂秀秀和姜蕊都表示謝謝。
只是宋雅正在另一邊,看呂秀秀和沈艷君就不大順眼了。
應該說,看誰都不是很順眼。
特別是,沈艷君自詡知青大姐,結果也沒見她多照顧著自己。
加上又跟和自己有仇的呂秀秀來往,更是罪加一等,宋雅正簡直恨得牙根癢癢。
她都不想想,沒有沈艷君的勸說,她能住進西屋嗎。
這年頭誰都不容易,沈艷君能做到這地步,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難不成,沈艷君還得拿她自己的糧食,給宋雅正吃不成?
反正這些事,大家也都不知道,幾個知青打了招呼以後,就等著大隊長來分配生產任務了。
沒一會兒,大隊長就爬上了曬谷場邊上的一顆不大的樹上,幾乎是喊著給眾人分配了任務。
按照任務分配,男知青和男人,都要去田里翻地,女知青和村里的女人,在曬谷場把稻谷鋪開來曬谷。
听上去,男人女人的活差了很多,男人翻地能累死人,女人把稻谷鋪開就完了。
實際上也不是,曬谷子除了鋪開谷子以外,還得趁著有風的時候,把谷子揚起來,讓風把谷皮和灰塵吹掉。
這個活得一點點來,做起來是又累又繁瑣。
而且萬一沒風,就得靠人工吹風。
另外,大隊長又點了幾個人,是負責育苗的,要趕緊把秧田種出來,不然趕不上夏種。
最後,就是點了幾個人,這幾個人負責在田里和曬谷場這邊記工分,另外還有一些雜活,也分派了人去干。
本來呂秀秀還想,自己應該是曬谷子的,準備跟大隊長說一下,調去翻地呢。因為曬稻谷這邊,是拿不到滿工分的,只能拿到頂多8個工分。
而跟著男知青翻地的話,拿滿公分可以拿到10個工分。
呂秀秀為了拿到更多的體力,只能是“自願”內卷,拿滿工分了。
結果大隊長直接宣布︰曬谷場這邊的記分員,是呂秀秀。
呂秀秀一下懵了,不是這記分員是能拿滿工分不錯,但是這滿工分,系統它算不算,呂秀秀不敢確定啊。
村民們跟其他知青,其實都沒啥好說的,畢竟昨天呂秀秀受表彰的事,傳得沸沸揚揚的。
這件事怎麼說,都是給村里帶來了榮譽,大隊里如果沒點表示,怎麼說也不應該的。
不過呂秀秀一個新知青,剛來就蓋了房子,想來是不缺錢的,不缺錢那肯定也是不缺糧的。
大隊里想來想去,就給了呂秀秀一個記分員的工作安排。
這樣一來,新知青不必下地干活,能拿滿工分,怎麼說都劃得來。
而且,原來的記分員是曬谷場和田里那邊都要顧著,也是忙不過來。
現在只是增加了一個記分員,跟原來的記分員也不沖突,所以也不會有啥事。
這件事雖然沒經過大家的同意,但是也沒人敢說啥。
不過呂秀秀覺得,這件事也沒這麼簡單,估摸著肯定得有人唱反調。
果不其然,就有人直接喊了出來了︰“我不同意,憑什麼呂秀秀一個新來的知青能做記分員?她是來下鄉改造農村的,做記分員算什麼改造農村!”
喜歡穿書七零︰我帶著癢癢鼠種地開廠我帶著癢癢鼠種地開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