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了笑,對呂秀秀道︰“那你是沒有機會了。我現在可不是以前的我了,沒那麼好騙了。”
呂秀秀瞬間就想說一句,是鈕祜祿•姜蕊了。
但是呂秀秀還是忍住了,沒說出來了。
鈕祜祿可是滿族的姓,這年頭也不能提這個,這個可代表著封建王朝。
就算姜蕊可以不說出去,但是這年頭,只能是千防萬防了。
就算是家人親人,都有靠不住的,沒有誰真的可信。
就算是可信的人,也要保護他們,不能讓他們知道太多。
所以,呂秀秀只是回了一句︰“還行,還能開玩笑,看來是沒事了。”
隨後,兩人都笑了笑。
-----------------
兩人又在地上坐了半個小時,等到十滴水的藥效都揮發了,才差不多起身準備出發了。
知青們休息了大半個小時,也算是有力氣了,也都坐回了車上。
拖拉機車隊重新突突突的出發了,只是這回都慢了不少。
大家都知道上面的知青是受不住這麼突突了,也只能慢慢走了。
這一慢慢走,等到了公社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呂秀秀一下車,就感覺自己算是徹底解放了。
拖拉機真不是人坐的,她再也不坐了。
說什麼,她也要搞個自行車回來,哪怕騎自行車累死人,也總比拖拉機顛死人的好。
到了公社以後,就看到路口站的一溜的各個大隊接人的牌子。
呂秀秀臉都白了,還得坐車啊。
不過她也不能走著回大隊,坐車就坐車吧,總比走著好。
不過,現在熊建華還沒讓眾人離開,反而讓大家都站在一起。
等到所有人都聚一起了,熊建華才把各個大隊的人都湊一起了。
“、、......”熊建華報了一堆人的名字,然後才開口道︰“這些人是李家村大隊的知青,來人給領回去。”
隨後,就有個老大爺出來,開口道︰“李家村的知青,都出來吧。”
幾個男男女女站出來,那老大爺顯然挺滿意的。
呂秀秀看了看,男知青多女知青少,怪不得這麼滿意呢。
這年頭,雖然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但是重男輕女的還是不少的。
特別是在鄉下,那男的就是勞動力,自然是更看重些。
知青普遍都比不上農村人的勞動力,這一點就表現得更加明顯了。
男知青就是再差,努努力一天六七個工分還是有的。
可是女知青真的就是普遍的,大部分在剛來的時候,只有兩三個工分。
這個工分什麼概念呢,就是小孩子都能拿到的工分。
而知青下鄉了,還得分他們的糧食,村里自然是不樂意多要女知青的了。
緊接著,熊建華又叫了幾個大隊的知青出去,幾個大隊的也是各有喜憂。
“尚北方、萬朝軍、林國安、潘林紅、林招娣、宋雅正、呂秀秀。你們是高家大隊的知青,來人給領回去啊。”熊建華念得毫無感情。
呂秀秀也不想有什麼感情,但是跟男女主逃不掉的緣分,讓呂秀秀很無語。
她走上前,偷偷給熊建華遞了包大前門。
這是人家送給呂建國的,她一並收了回來,但是因為不抽煙,所以就拿來當禮品送。
熊建國見呂秀秀這動作,還有點奇怪,但是呂秀秀卻對他笑了笑。
她低聲道︰“熊大哥,你也看出來了,姜蕊同志跟我很要好。能不能麻煩您,讓宋同志跟姜蕊同志換一下。我跟姜蕊同志在一個大隊,也好互相照顧。”
熊建國皺了皺眉︰“換可以,但是也得宋同志同意才行。不然的話,我也沒辦法。”
呂秀秀無語。
宋雅正肯定不會同意跟她換啊,人家就是沖著林國安來的,怎麼可能跟別人換呢?
只是跟其他人好像也不熟,那要麼就只能給高家村插一個了。
她又低聲道︰“那麻煩熊大哥,直接給姜蕊安排在高家村呢?”
熊建華眉頭皺的更深了︰“姜蕊同志一個女同志,直接插在高家村,只怕高家村的人也不同意吧。”
想了想,呂秀秀覺得,要說服高家村大隊的,好像比說服宋雅正要簡單不少吧。
“行,那我去跟高家村的人說說。如果他們同意的話,就讓姜蕊同志跟我一個大隊下鄉,行不?”
既然接收大隊沒問題,那自然是沒問題。
熊建華便也點了點頭,就答應了呂秀秀。
呂秀秀得到了熊建華的同意,就直接去找高家村的那人了。
只見呂秀秀跟那人說了些什麼,那人一直點頭,隨後就跟著呂秀秀過來了。
“熊同志,我答應那個姜蕊同志到我們村子了。”只說了這一句話,就不再說話了。
熊建華也很驚訝呂秀秀怎麼讓高家村的人同意的,但是既然人家同意了,他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他隨即讓姜蕊出列,跟著高家村的人走了。
其實說起來也沒啥,很簡單的事。高家村的人不同意姜蕊插隊的唯一原因,就是姜蕊勞動力不足,會拖累高家村。
但是呂秀秀說了,姜蕊是渡口市來的,身上的錢票不少。
即便他的勞動力不足,也會用錢補足的。
而且同意姜蕊進村,她們可以出錢建一棟房子。
這個房子,她們在村里的時候,由她們住。
但是如果他們離開村子、回城或者死亡,房子都歸村子所有。
這個是現成的利益,又解決了勞動力問題,村子里的人也沒啥不同意的了。
八個知青,男少女多,高家村的這個老人顯然不是很高興。
“我叫高立青,是高家村負責養牛的。你們要用牛車,給牛打草的事,都是我負責。村長大隊長今天都有事,所以今天我來接你們。”
其實也不是村長大隊長有事,主要是這麼多年,大家都開始對知青“祛魅”了。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城里人來,一定是很了不起的。
所以,大家都還鄭重對待,村長大隊長也都來看看。
但是後來接回村里才發現,那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每天干活賺的工分,男的不如女的,女的不如孩子。
就這,村里能高興知青過來就有鬼了。
所以後來,就是村長和大隊長誰有空誰去。
到現在,是村長和大隊長都不來,就趕牛車的過來。
這還是考慮到知青下鄉,大家都帶了不少東西,沒個車子大家都得累死。
再加上公社為了知青考慮,也規定了得有牛車或者其他交通工具。
所以,村里都安排了牛車接人。
喜歡穿書七零︰我帶著癢癢鼠種地開廠我帶著癢癢鼠種地開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