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木專輯的銷量從發推特後就開始暴漲。
第一天漲了十八萬,不過大家都覺得也差不多到頂了。
厚田厚司包括長谷浩介他們猜測,第一天只是把午木粉絲的購買力給挖掘出來了。
之後粉絲的購買力沒了,公信榜因為系數低待不了多久,單靠線上口碑熱度和線下試听熱度,就又要面臨曝光量不足的情況。
“應該賣到三十萬就要開始停滯了。”
厚田厚司心中這樣想著。
然後
第二天,銷量十九萬。
厚田厚司愣著神的數零,確定是十九萬後,有些遲疑,“沒想到他粉絲還蠻持久,還沒掉下去.不過過了今天應該就會被挖掘的差不多了。”
第三天,銷量二十三萬。
厚田厚司沉默半響,點頭,“看來他粉絲有點愛他,這麼能買和宣傳不過也差不多到頂了。”
第四天,銷量二十七萬。
厚田厚司厚田厚司
“這不可能!”
厚田厚司失聲。
不是,不是,這合理嘛!?
這怎麼還帶越漲越多的!?
一個完全沒宣傳也沒名氣的華國明星,四天賣了接近九十萬張,直接擠進他們歷代專輯銷量榜的前一百名!?
這不對勁吧?
厚田厚司人懵了,就算是有粉絲幫他買單,就算是有粉絲幫他宣傳,也沒道理有這麼離譜的銷量轉化啊!
日本的娛樂圈徹底炸了。
如果說第一天第二天,除了那些盯著公信榜的圈內歌手外,還沒多少人注意到午木。
但這等第三天第四天,大家就很難不注意到了。
“這個ki是誰?怎麼沒听說過這個名字?”
“也沒看到他這張專輯的宣傳,這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五天九十萬!馬上就要初動百萬了??”
圈內到處都在打听午木的名字。
初動,也就是首周銷量百萬,往往都是圈內超一線歌手,而且各種營銷活動拉滿才能有的數字。
而那種高強度的宣傳,他們肯定都會知道,可這個歌手,這張專輯,他們在這之前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听說過?
這也太詭異了。
不只是圈內人,各種樂評人,音樂雜志報刊,甚至是正經新聞報刊,目光都盯向了午木。
比如日本影響力很高,歷史很悠久的每日新聞報紙。
實習記者藤井御香已經效率很高的拿著一篇寫好的報道給帶她的前輩看了,“西山前輩,這是我這幾天寫的一篇文化觀察稿,我覺得如果能發出去,肯定能引起反響!”
她前輩拿過她的稿件查看,然後一看到標題,就是整個人一愣。
“華國偶像明星午木新專輯引起的文化熱潮,失敗者的反抗”
什麼鬼東西?
華國偶像明星?還引起的文化熱潮?
她怎麼完全沒听過?
前輩用懷疑的眼神盯著她,收錢了?
這標題實在是讓她感覺怎麼看怎麼像營銷稿。
實習記者藤井御香很冤枉,“前輩,是真的引起了文化熱潮,我這幾天一直在跟蹤這個事,這個事線下的影響很大,並且之後可能會越來越大!”
看前輩還是不信的樣子,她干脆用實例舉例,“這個華國偶像的新專輯,已經五天就賣出去了九十萬張,前輩你自己查看一下最近的公信榜就知道了。”
前輩一愣,九十萬張,還是五天賣出去的,那確實有點多。
更關鍵的是,和那些圈內人一樣,重點是她竟然壓根沒听說過這個名字,也完全一點概念也沒有。
作為新聞工作者,她知道,這種明明沒听說過,卻受眾很多的事,往往更值得關注,因為這通常代表著一些被忽視的群體和事物。
前輩暫時放下懷疑,開始看稿子。
藤井御香是之前很早之前從淺野大志的樂評開始,注意到午木的。
她旁觀了整件事情的發展。
從最開始專輯銷量不佳遇冷,到推特點子王搞出來的拯救行動。
開始本來她其實也沒有把這個所謂的拯救行動放在心上,畢竟網上的熱度歸熱度,放到現實里,真有多少人行動,那就說不準了。
可沒想到,第二天她來上班的路上,竟然真的在路上踫到好幾個進行線下宣傳的人了。
但這會,她也僅僅是留心了一下,還是沒有太放在心上。
直到第三天,她來上班,又踫到了帶著白色頭帶的人,而且似乎感知上還變多了的樣子。
這次就有點引起她注意了,她開始去深入的了解,然後就發現了一個事
“你說這事都已經快要在學生里面成為潮流了,很多學生都在這麼干?”
前輩愕然的抬頭看她。
藤井御香點頭,“是的,我統計過,就以我們報社附近的九段北中學為例,他們多的班級,一個班級有接近六分之一的人這麼干。”
別看只是六分之一,但如果放大到整個學生群體里,那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了。
“這是怎麼做到的?”前輩有些難以置信。
一個不認識的華國明星,搞出來的一場像玩笑一樣的行動,能引起這麼多人的效仿?
如果說是中學生還能理解一點,畢竟這事確實蠻中二的,但九段北中學不是高中嘛,高中生也都能這麼中二的?
藤井御香也搞不太懂,只是猜測,“可能是那個華國明星很符合學生們的喜好,又或者這麼干蠻酷的。嗯,也可能是受到了反抗精神的感染。”
學校里如果只是一個人這麼干,那就會很顯眼,很不合群。
但要是很多人這麼干,那就是群體的風潮了。
前輩整個人認真了一點,如果真的那麼多人干,那確實是一種文化現象了,足夠刊登出來了。
但沒想到,這還沒結束呢。
藤井御香抬手指著報道的後半段,給她畫重點,“前輩,他們明天周六還打算舉行大游行呢,從日比谷公園開始,向皇居、國會大廈那邊走。”
“大游行!?”前輩渾身一震,失聲驚叫。
不是,這些人想干嘛!
帶個 �也就算了,還要游行!
作為正經新聞報社,她可太知道游行的嚴重性了。
這游行如果是正常進行,那倒是沒什麼大事,但萬一要是被煽動了,或者發起者居心叵測,把游行路線改一下,改到直接進皇居里面反映情況.立馬就是震驚世界的大新聞!
藤井御香點頭,“推特話題上已經有一萬多條回復說參加的了。”
一萬多條.
這要是一萬個人沖擊皇居.
隔天全球的各大報紙頭版頭條都絕對是他們日本。
前輩有些坐立難安的站起來,既感覺這事好像比想象中的嚴重,又遲疑不一定有那麼嚴重,“網上回復歸網上回復,到現實里真正能來的人不一定有多少吧?”
藤井御香面色微妙,嗯,她最開始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來著。
午木的專輯五天賣了九十萬,把圈內眼光都給吸引過去了。
圈內人都紛紛在猜測,這張以前听都沒听過的專輯,最終能賣多少。
一百二十萬,最多一百五十萬應該撐死了吧。
這可已經是他們日本歷代專輯的五十名以內了。
總不能那個ki一個才跑到他們日本來發展的明星,還能進三十名,二十名吧?
然後就在這種猜測中,就到了周六,推特上約定游行的日子。
佐佐木杏子心情不錯的帶著 �,也就是一字巾出門。
邊上,她的母親佐佐木美子也在,不過頭上沒有帶一字巾。
佐佐木杏子看看母親,有些哼哼,“媽,都到了現在你還擔心什麼,帶這個可是我們最近學校的潮流!是很酷的!”
佐佐木美子面色無奈,“帶著還是太怪了,感覺周圍的人都在看我們。”
她看女兒還想勸說的樣子,補充,“不過我已經帶了放在包里了,等到了比企谷公園那,人多的話再拿出帶上。”
“你這是牆頭草行為!是思想不堅定的動搖者。”佐佐木杏子批判。
“那我不去了。”佐佐木美子停下腳步。
“動搖者是我,我是牆頭草,媽媽,別走!”
佐佐木美子被女兒挽著胳膊往前走。
她其實也好奇,“等會會有多少人去?”
“至少一萬人!”佐佐木杏子很有信心,“推特上都已經有一萬六千多條回復了。”
怎麼可能有一萬人?
佐佐木美子搖頭。
網上回復歸網上回復,線下她覺得能到幾千人就已經很厲害。
心中這樣想著,佐佐木美子帶著女兒上了公交車。
公交車開了小半個小時後,兩人來到了日比谷公園附近。
然後
兩人看著遠處,車窗外的日比谷公園,都是齊齊一愣。
人。
好多人!
從高出看過去,一片白茫茫帶著白色頭巾的人!
日比谷公園作為日本皇居附近的公園,佔地面積是很大,可這會遠遠的望過去,日比谷公園入口的廣場處竟然已經擠滿了人。
不只是公園那,公園外面的道路也已經被佔滿了!
他們公交車都壓根開不過去了!
這別說幾千人了,怕是一兩萬人都打不住!
公交車上的人明顯都被嚇了一跳,“怎麼回事?今天有什麼游行活動嗎?”
“怎麼這麼多人?”
不少人在低聲交談的時候,都是忍不住的瞄佐佐木他們這,因為佐佐木杏子頭上帶著的頭巾,明顯和外面那些人是一伙的。
公交車被迫停下,開門放乘客們下去。
車門一打開,外面本來只是嗡嗡的議論聲,一下子就變大了。
到處都是低聲的交談聲和干脆大聲喊著loser的口號,甚至是唱著歌的聲音。
而且看外面很多人面上的表情,也是有點懵逼和茫然的。
“怎麼會這麼多人?”
“不知道啊,我還以為有個一兩千人就很多了,沒想到竟然這麼多。”
“這至少有兩三萬了吧?你們都是因為ki桑來的?”
“我們是陪我女兒來的。”
“我是听說日比谷公園今天有反抗游行,想著過來看看熱鬧的。”
“我是听了ki桑的歌,很受感染來的。”
很多人好像並不是沖著午木這個人來的,而是各種各樣的原因。
但不管如何,現場的這麼多人,卻是實打實的。
很多人,包括佐佐木美子腦子里都有些震撼。
那個ki桑原來影響力這麼大的嗎?
他不是個剛在他們日本活動的華國明星嗎?
倒是她女兒很興奮,“這麼多人,木木醬的專輯明天絕對要上新聞頭版了!!”
其實哪里用明天。
早在上午人員剛開始聚集到日比谷公園的時候,多家電視台就收到了信息,趕緊帶著人去現場錄制了,有的甚至都已經直接開始了直播。
並且不只是日本國內的電視台,就是一些外國駐日本的新聞機構,此時也已經收到了的信息。
比如華國駐日本東京的央視日本站。
央視日本站的記者們本來都在辦公室里整理稿件的。
突然,他們辦公室的大門被一把推開,部門主任跑進來沖里面喊,“周櫻,有緊急新聞,快準備一下帶上人去日比谷公園!”
緊急新聞?
辦公室內的記者們都是齊齊一震,一個二十七八的女記者更是一下子站起來,“是!”
她快速的整理好自己的東西,然後跟著部門主任出門小跑著去找外出的采編小組。
路上,她還沒忘記抓緊時間詢問等會任務的詳細情況,好先心里做好準備,“主任,是什麼緊急新聞?”
“日比谷公園那里在舉行大游行!保守估計三四萬人。”
三四萬人的大游行?
周櫻的面色一凜,這麼多人,哪怕放在經常有各種游行的日本也不常見。
她腦子里快速的搜索著最近日本發生的大事,“主任,是因為最近美軍沖繩基地士兵打死當地民眾而毫無懲罰,舉行的反美軍基地游行嗎?”
“不是。”
“那是反對日本修憲,修改戰爭條款的反戰游行?”
“不是。”
這也不是?
周櫻面色一整,恍然,“我知道了,是反對核電站重啟的反核游行。”
“不是。”
周櫻詫異,腦子里又是搜索一圈,“總不能是LGBT的平等游行吧?”
她前面的主任停下腳步,面色微妙的看他,“是明星ki的新專輯游行。”
哦,原來是明星的新專輯游行啊
原來個鬼啊!
周櫻面色愕然,什麼鬼情況。
明星的新專輯游行?
在日本做了這麼久新聞報道,這一款她還真是頭一次踫到。
這也太怪了吧。
不過周櫻作為身經百戰的央視記者,還是很快就接受下來,“明星ki?怎麼沒有听說過這個名字,只有名字嗎,他姓什麼?”
“姓。”
姓?
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姓氏,翻譯成中文,不是姓午嗎。
嗯,ki翻譯過來是木吧。
周櫻突然停住腳步,沉默兩秒,“主任,你別告訴我,這是我想的那個明星午木的專輯游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