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信守諾言釋放了管寧的門徒,而管寧亦未食言,他確實助馬超逃離中原大地,並改進了他的計劃。他讓馬超的部眾隱藏行蹤,不僅藏匿馬匹,更讓他們變換身份,以平民示人。
他們雖源自羌氐胡族,但多年的征戰使他們熟悉漢語,面容也飽經風霜。如今,這群歷盡滄桑的戰士化身為來自雍涼的流浪俠客。
盡管身份仍可質疑,但他們並無大志。管寧賦予他們的任務簡單明了︰融入民間。會耕作的開墾土地,能狩獵的換取糧食,不會這些的,便拿起武器行俠仗義,甚至,若無他法,也可劫富濟貧。自此刻起,他們不再是流寇,不再是雍涼大軍,而是游俠與難民,努力在這陌生之地生存。
說服馬超接受此策,關鍵在于曹�矷@暗木俅搿 婊皇 荽淌罰 氯握呤滓 鹵閌槍 淌屏ΑH舴遣 蕁ぉ嘀蕁 蕕鵲刈怨瞬幌荊 沓 蹌苡謝 嵊牘苣 嗉 6 苣 璐碩 矗 鈁庵 琶 阱塹拇缶 稚 危 蟛糠質勘 嗇漵謔饋 br />
他們中或許僅有一半能存活,初心尚存者可能只剩二三。然而,哪怕僅十分之一的人完成管寧交付的任務,不忘對馬超或大漢的忠誠,那便是大勝……
關于管寧獻給馬超的策略,相較于先前那種疾烈如火的狠辣計謀,管寧這次猶如春風拂面,悄然無聲地施展智慧。
馬超在深思熟慮許久,加上管寧反駁法邈等人至啞口無言之後,最終決定遵從管寧的布局。
他對于接這位長者回西川的決心也因此更加堅定。
這位老人,是馬超一生中罕見的幾位頂級智者之一。
在管寧的勸說下,馬超僅挑選了一千多名最精銳的戰士,晝伏夜行,悄悄向豫州和荊州挺進。
他們前往荊州是為了回歸西川,而在此之前進入豫州,是為了履行他們的誓言。
既然他們此刻是巨寇高艾殘部,必然要在田豫面前現身,證實這一切。
這算是為他們的身份畫上句號,當然,也包括將馬超過往的所有行動徹底塵封。
按照管寧的說法,如今天下眾多勢力,都不能與他們之前的作為產生關聯。
穿越雍州,踏入草原,橫越整個並州,從幽州進入中原,接著轉戰冀州,一路激戰,損失過半後沖入青州。
掠奪了管寧父子後,依管寧提議,他們放棄了大軍,僅帶領最精銳的部隊穿過徐州,進入豫州領土。
其實,最理想的方案是通過揚州進入荊州,不僅路程更短,還能在最後的戰場上插上一手。
然而,法邈的建議被管寧毫不猶豫地否決。
“你想先攻克壽春,讓江東大軍得以入境,再趁亂建立不朽功業。你的想法很巧妙,但事情得一步步來,切勿操之過急。
冒險不一定會敗,但往往只會成全他人。
我們要做的不是平定天下,世人銘記的是帶來長久和平的人。”
管寧的話語,法邈听進心里的程度無人知曉,但自那時起,大家看到法邈學會了適時沉默。
隊伍避開易受突襲的壽春,直接轉向豫州,直撲汝南!
汝南太守田豫,乃天下聞名的名將,尤其在北方邊境,被譽為北疆戰神般的人物。
只是如今他不受上位者寵愛,雖然滿寵對待他不像程喜或王雄等人那般苛刻,但滿寵已垂垂老矣,仍算不得得志之人。
此生,他或許只是一個州刺史而已,一切還得看命運的安排。
田豫並非貪圖高位厚祿之人,但他熱愛戰場。
特別是當他洞察到某些真相後,他確實開始有些憂慮。
面對田豫這般心境,那些所謂高艾殘部欲找他報仇的消息,最終只換來他無奈的一笑...
盡管對這幫人能突破幽州的重重阻礙,甚至跨越冀州邊界,令人驚嘆不已。
但緊隨其後的青州勇士徐邈,揚州豪杰王凌,剛履新兗州的王基,乃至徐州年輕將領毋丘儉,無一不是世間強者。
田豫雖然不敢斷言那些馬賊必然滅亡,但他並不認為這群山賊擁有顛覆乾坤的力量。
畢竟冀州為了顏面,已將戰爭實況深藏不露,連屠城的慘劇也無法公之于眾。
所以,南方諸地並不知馬超等人假扮馬賊所犯下的凶殘之舉,只道冀州與幽州聯軍圍剿高艾余黨。
未曾想,他們竟成功逃脫,聯軍只能將大部分士兵斬殺。
之後,青州也未傳出更多信息,雖有躲藏者被尋獲,但數量始終無法對得上。
對此,眾人只能解釋為他們在逃離冀州後便四分五裂。
即便尚有存活者頑強抵抗,恐怕也無法掀起波瀾了。
然而,盡管如此,田豫仍為自己身邊做了周全的準備。
無論這些準備是否派得上用場,但作為一位老兵,堅持和習慣是他的信念。
\"大人!\"一位滿臉風霜的老者突然來到田豫身旁,行禮後低聲報告,\"有人稟告,今日有一隊人出現在城中,四處打探後離開,其中有幾人還到了郡守府門外!\"
田豫聞言點頭,卻沒有多言,只是望著這位面無表情的老者,心中泛起感慨。
\"你不該這樣,你的余生……\"
\"老朽的生涯已成定局,無力反抗,老夫並無怨言。將軍待我極好,老朽願在將軍麾下擔當一介小吏,盡微薄之力!\"
\"公良何必如此,現在時機已去,只要你低頭,陛下必會重用你!\"
\"那將軍呢?當年將軍本可成為並州刺史,當初為何不屈服一下呢?\"
田豫聞言,只能無奈地苦笑。
他總是勸他人莫與天爭,莫與皇爭,可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懷揣著遙不可及的夢想,堅持著不知是對是錯的信念。
\"你下去吧,此事我已經知曉!\"
田豫不再多說,揮手示意那人退下。那位名叫公良的人也沒再�@攏 夯和巳ャ br />
公良,是他的表字,真名喚作杜夔。
他是世間首屈一指的人物,不過他的才華不在于奇謀智計,亦非英勇善戰,世人稱他為天下第一樂師。
自中平年間起,他便是天下聞名的才子……
然而,這一切源自于他對曹丕寵臣的冒犯,最終被卷入了一場災禍,雖幸免于死,卻難逃被貶至邊疆的淒涼命運。
那位已逾花甲之年的老兵被發配至北境,恰巧歸于田豫的麾下。
目睹這位長者,田豫心中涌起憐憫,將其提拔到自己的身旁。
軍中雖無樂師,但大軍遠征總需些鼓舞士氣之舉。
就這樣,杜夔在田豫帳下擔任了一個小小的職務。
後來,田豫同樣遭遇不幸,被帝君流放,即便得到汝南郡守之職,但也深深挫傷了他的壯志雄心。
兩個晚景失意之人因此結為知己。
甚至田豫移居汝南後,杜夔舍棄了剛安定的生活,長途跋涉來投奔,只為留住這唯一的摯友。
田豫對杜夔的到來滿心歡喜,盡管杜夔誓言永不再涉獵管弦之樂,田豫依舊視其為密友。
此刻,田豫在杜夔離去後,步出房門。
在他出門的瞬間,幾個年輕人悄然出現在他身邊,鞠躬致敬,默不作聲。
\"找到了嗎?\"田豫神色平靜,只輕聲問道。
\"已經找到,我們會自行處理,將軍不必親自動手!\"
\"既是來找老夫訴苦的,老夫又怎能坐視不理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