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隨著東風集團幾個項目悄然在動工,一個個挖掘機、運輸車正在不斷調整,而極光汽車的園區內,滕卓越看著金烏號的改良款,這個續航直接干到了超半徑1萬公里,也就是說,只要他願意。
這個飛機隨時起飛可以飛到阿美莉卡的頭頂。
當然了,能做到如此夸張的一幕,其實還是多虧了光伏電板的問題。
而且,為了極限的續航,雙翼自帶風力發電模組,這個東西是隱藏在飛機一些不太重要的位置上,不至于給飛機帶來安全隱患。
同時,機翼、機面,有采用光伏面板的設計。
這些都是為了極限續航。
理論上,如果飛機的安全系數到位,其實風力發電是可以的,但是這樣一來,其飛機上的機組模塊增多了,而為了解決這個。
核心的“動能轉換器”上,設置了多模式的接入。
好比如說,這個動能轉換器上,風力、光伏,再加上燃油動力產生的熱能,這樣的一個發電模塊如何能夠快速轉換,其實是需要人去深思熟慮的。
設計的板塊,既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
因為他涉及到很多的體積問題,就好像一個飛機上的位置總是固定的,如果全部放大,那其他地方的東西就要縮小,而回歸到運輸機本質。
運輸機最大的問題就是要給你安穩的給運輸好。
所以說,這個動能轉換裝置,要花很多心思。
其實和想的一樣,這樣的一個機器,其實是公用的。
之前白夜他們提出過設想,那就是如果如果有一天,極光汽車的車身上也有這種配置,是否可以實現超高續航呢?
當然,這種事情只是想想,光伏發電的效率太受現實條件的影響了,所以哪怕是現在的卓越研究室也沒辦法實現,這就是天方夜譚。
可現在,卓越他們研究出的這個模塊,理論上並不算什麼太難的技術,就是轉化效率的問題。
所以,在當下,陳斌倒是覺得沒必要那麼糾結,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續航,其實並不靠譜。
飛行半徑超1萬公里,那極限的速度在哪,其實是沒人知道的,而現在想要測試也很難,除非是繼續在公海上飛行,但當下,想要那麼做很難。
阿美莉卡那邊檢測的很緊。
你完全沒辦法起飛。
不過滕卓越也無所謂,這個飛機怎麼飛是空軍的事,和他們又沒多少關系,接下來其實就是要考慮解決運輸貨物重量的問題了。
現在看,似乎國內他們用這個版本,然後配上更多種類的貨物,一次洗運輸個30噸,雖然耗電量也上來了,但是一次洗的快遞量上來。
這個費用是否能夠彌補的了電能的消耗,這個賬怎麼算,還要測算一下,但是按照現在來說,大型運輸機的技術不在卡在毛子手上了。
毛子那邊的超大型運輸機,他們的優勢是什麼?
發動機,超高功率的發動機。
彎道超車了一把!
這個好消息,其實滕卓越很是想分享出去,但是保密啊保密。
這種事情讓別人怎麼說呢。
而且除了這個,芯片上也有一些進步,脈沖芯片已經突破72納米的限制,在64納米的上面有了一定的成果,只是成功率的問題。
在實驗室內,這個成功率很高,超93,但是上線到實際的生產線上,立馬就降下去了,只有54,這樣非常低的成功率,耗損太嚴重了。
滕卓越他們現在正在研究到底是為什麼。
而“脈沖”,指的是通過電能、光源,將其刻錄在芯片上,和傳統的光源刻錄不一樣,所以需要更多的電能來使用,滕卓越他們沉寂了很久,才略微找到點原因。
那就是非常高的電能損耗。
電能損耗方面,卓越研究室現在是越來越不夠用,而且魔都為了保障全市電力使用,其實也在不斷的擴大電能引進,但是這就導致電能,缺電了!
除了東風集團,其實還有其他企業的研究也在不斷消耗電能,而魔都市政府其實已經檢測到了。
吳俊凱那邊已經著手在推進外部電能引入魔都的一個操作,現在華東的地區的電能,之所以能夠穩定,確實是甦省、浙省的功勞。
在魔都挨著浙省那邊,可是有個超大的發電站,保障的就是這些。
而甦省那邊,則是沿海的幾個城市的發電站。
可以說,現在為了發展,電能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資源!
……
“舒總,我們工廠現在招募了超300人,除了生產線,倉儲,物流,包括其他的,我們都有招一些,不少還是高材生呢!”
高材生,在以前那是非常值得吹噓的。
可是現在,那不一樣了。
一本下來的,很多人工作也開始難找了,舒心他們的點膚工廠,要不是和東風集團合作了,其實也不會提高薪酬來招人。
在他們這,一個月大概7000多塊錢,算是高薪了。
所以,不少人也都進來了。
“嗯,注意員工的培訓,盡快上崗吧。”
在招聘這方面,舒心並沒有太在意,哪里沒人?花錢哪里招不到。
他也沒在意那幾個所謂的高材生,來了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這在工廠里可是非常常見的。
因此,倒也不用太過“在意”。
而物流、倉儲,現在還在外面找倉庫,原材料的存放,再加上調用,都要有一套系統,數字化的生產方式,其實他們也在不斷的進行著。
只是說,這樣的一個步驟在以前是沒有去想過的。
現在要不是東風集團要求,其實他還真不見得會去思考這方面的事情。
只是下面的單位里,反對的聲音其實比較大,原因也很簡單,你增加了自動化的設施,是不是人工方面就沒多少需求了,那不就動搖了他們這些人的利益呢?
所以說啊,在這個社會,利益才是關鍵。
底下的人帶頭開始抗拒,舒心也是有點猶豫,在極光汽車的生意上其實他是非常想做的,東風集團提出來的要求雖然不是強制性的,但是你要真不去理會。
到時候真要有點問題,倒是很“倒霉”了。
但下面的呼聲他又不能裝作看不到,于是也就只能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弄個平衡的點。
最終,在引薦機器人介入的情況下,還順帶著兼著人工,人工,機器人,將會同步使用,只是說雙方的側重點不一樣,機器人使用的區域,只針對一些系統性流程上的事。
在投料、時間上,還是以人工老師傅的為準。
這樣的話,人工的參與度就會比較高了。
舒心倒也沒覺得工廠這樣有什麼不好,于是開始了給極光汽車生產相關需要的座椅坐墊以及外面的接觸面,前面兩批的產品,極光汽車一直在嚴格抽檢。
而且,在 出廠前,舒心他們也安排了人去抽檢。
將這個工作放給了新入職的員工後,就沒人去管了,畢竟第三方的檢測機構都是國家認可的,沒必要去在這上面糾結。
所以 ,很多新人剛一進來就有了不少事情 在忙碌。
至于說,整體的生產進度,其實不是舒心他們提高了,就能立馬提高交付周期,這是不可能的,交付這種事情影響很大。
除了說正題的零配件,還有就是一些流程上的東西,他很多都是必須要處理到什麼地步。
處理不好,那就是報廢的場景。
在考慮產能以及質量上,肯定是產能向質量低頭。
如果連質量這個底線問題都沒辦法堅守,那就徹底的廢了。
不少工廠為了趕交期,為了趕交付以及售賣,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在讓自己的東西變得更差,就和所謂的精裝修的房子一樣。
很多房子,他賺不到什麼錢的。
特別是一些拍的地皮比較貴的時候,他建造的房子折算的成本在里面後,能賺幾個崽?
還不是要節省成本,不少品牌方的一些次品的東西,丟給了開發商給你安裝,什麼馬桶,瓷磚,這些東西裝好後有些是看不出來有問題的。
而且,那種有飄窗的很多下面都是建築垃圾。
說到底,錢不到位,給你省的地方就是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那種的才是死坑了!
這其實就和車一樣,車只要能開,沒有什麼大問題就行,可一旦有問題,那就是車毀人亡,白夜他們可不會那麼允許的。
不過現有的一些情況內,其實白夜他們監管的更多。
第三方檢測報告是必須要的,而他們自己實驗室內的檢測用品,也要安排上,可不會听信隨便一家。
而舒心他們第四批交付的座椅靠墊,送到極光汽車超級工廠後,車隊的領班倒是想遞給極光汽車園區內的收件人發煙。
但是倉儲重地,壓根不可能給你抽煙的,查到一次直接開除,這種可不是開玩笑的。
員工守則、部門sop里都是寫的非常清楚,白紙黑字你簽字畫押了的,沒錯就是簽字畫押,除了簽字,還要按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