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凡如此“寵溺”陳斌,也讓不少人覺得意外,畢竟這種事情,居然不大肆宣揚?
不過這也符合陳斌的路子,于是乎。
全網下架了所有關于東皇芯片的事情,仿佛這件事壓根不存在罷了。
陳斌那邊也將東皇芯片默默地從官網挪走,不過本身就沒多少宣傳,至于招人,以後低調點了!
而3月,東風集團還將迎來重大事情,那就是極光汽車產業園二期工程完成,不過由于新的四套產線被佔了三套給金烏號大型無人運輸機。
所以,只有一套產線能夠給極光汽車。
這壓根解決不了事情。
而現在,也是沒辦法,因為金烏號的排產已經非常多了,國內這邊,光是待交付的飛機就高達400架,海外的飛機更是已經過了500架。
那麼多公司采購,肯定要考慮如何交付的問題。
所以,產線上陳斌就不能放,而現在,也就只能苦一下極光汽車了。
但一套產線進來,也能解決不少事情了。
一期工廠三套產線,二期工程四套被佔了三套。
現在也就是合計能使用四套產線,極光汽車調整了一下生產策略,磐曜的交付周期一下子拉高不少,但是星穹上,確實還存在不少的缺口。
現在,一套產線全天開工,能夠生產星穹320台,磐曜290台。
而現在,徹底完成各2套產線的需求。
不過二期工廠的配套產線正在調試,即將投入使用。
這時間,陳斌他們放在了4月1號正式啟動。
最大的考驗並不是產線能否啟動的問題,而是來自于上下游供應鏈是否可以跟得上,陳斌現在是真的怕哪個環節出現問題。
去了一趟超級工廠,如今超級工廠內,已經停了一家正在涂裝的金烏號,而這個金烏號其實交付給京東後,也會改名字,具體的則是京東那邊來考慮。
而現在,生產一架大型運輸機,東風集團要近3個月的時間,因為你三套產線雖然很多,但是這是生產極光汽車的,臨時征調給了你生產金烏號。
可是很多東西你要調整的不少。
再加上組裝上,也需要人員。
產能爬升是需要時間的,按照今年陳斌他們預估,大概在年底能交付5架金烏號就不錯了。,
而明年,則是會快一點!
但光這點,壓根不夠。
上千架飛機,按照一年幾架幾架交付,那要多少年了?
所以在金山區的工廠,陳斌已經安排人開始在推進流程了!飛機的實地生產,也是在19年下半年就可以投入了,這一年多以來,陳斌還要考慮是否要收購其他大型廠區,來完成生產建設。
可以說,問題繁瑣。
白夜將近期的近況匯報後,陳斌揉了揉眉心有點頭疼,開口說道︰“下游的產業鏈,還能不能在提升提升,現在的產能,雖然已經是我們的極限了。
但這個風險太高了,一旦下游產業出現問題,產能立馬會受到影響。
你不能踩鋼絲!”
也許別人動不了東風集團,但是下游產業鏈一旦出現問題,立馬就是雪崩。
為什麼很多時候都說,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呢,其實就是因為這樣的人,事太多了,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白夜也是猛然警醒了一般。
渾身忍不住顫抖了一下,這個事情他其實知道,但是知道又能如何,這段時間,其實不是白夜不想,而是上下游產業的擴張他都有一定的打磨期。
並不是東風集團這樣,直接能夠照搬的。
除非你徹底收購人家,否則的話,速度方面, 確實要緩慢不少。
“立刻排查吧,爭取將風險降到最低。”
陳斌看了白夜一眼就知道這人怕是忘了敵對的想法!
其實和陳斌猜的一樣,一些競品確實正在思考如何讓極光汽車垮台,可上下游的供應鏈壓根沒機會,而也有人找到了方法,只是還在“嘗試”。
極光汽車如今其實一直都在高負荷運轉產線。
白夜他們也是沒辦法,想要讓員工休息,都難。
因為一旦產線放松下來,交付的時間還會更久。
而目前極光汽車,星穹還欠23萬,磐曜還欠19萬,合計在一起42萬輛車。
按照現在的進度,最起碼到年底才能勉強將這個給銷了,而這還是在不增加的情況下,原本按照白夜的規劃,二期工廠一出來,到19年年初,所有都可以完成正常運轉。
而到那時候,汽車怕是二代也要來了。
但現在,怕是這欠賬還要多不少!
“好的,陳總,三期工程方面?”
三期工廠,按照規劃依然是6套產線,而這6套產線可不只是在服務于現在的極光汽車了,還有即將在20年面世的第二代極光汽車。
這里面,就有不少的新功能以及新科技帶出來了。
“正常建設吧,不過這塊你讓三局加把勁。
幾個大型項目都交給他們了,如果這都不能提前交付,我有點懷疑他們的能力啊!”
白夜心魔默默地給記住了。
而這話,也如實的告知了三局的領導蔡建華,直接把後者給說的無語了!
……
“我們現在測試了多種形式,其中自研的脈沖技術突破了阿斯麥的封鎖,將不采用所謂的光刻原理,而是采用脈沖動能的形式。
將線路集成在基片上。”
在卓越研究室內,滕卓越將近期的一些工程還有進度,匯報了一下。
而這個會議室,就是絕密會議。
參與會議的人,只有寥寥數人,連徐文艷都沒資格參與其中,而有一個人則是讓不少人意外,那就是張寧海。
“脈沖技術,能否穩定?是否高效?”
“根據我們當下的測試,64、48納米,已經完成了實驗室的生產,批量生產方面,還存在些許問題。
至于36納米、24納米,我們目前實驗室的失敗率太高了,其中的原因,還要數我們的基片存在優化的情況,因此,未來優化的方向還有很多。
我們如果想要將這個成功率拉上來,起碼還要研究。
而電能方面,確實存在缺口,總部這邊已經有點不適應了,如果繼續研究,就需要普東區這邊增加專線電網,否則的話,總部恐怕要斷電。”
滕卓越有點憂慮的說道,東風集團總部的耗電量其實已經很大了。
而卓越研究室,更是耗電量非常恐怖,每天光是電費,那就是按數十萬來的,可以想象一下,這里面每天要用多少度電。
普東區給東風集團的供電優惠,每度電大概在1.8元到2元之間。
商業用電一直很貴!
“想辦法吧,你和區政府提一下,讓他們看看能不能再給一個專線電路,從芯片的研究角度來說,目前的失敗率偏高,還是在于基片上材質有點差異。
如此微小的基片,如何承接的了脈沖的沖擊?光是上面那些材質損耗,讓基片的厚薄都擊穿了,自然不可能繼續使用,所以基片上,你們還要創新。
不能依靠傳統基片的形式,來進行測試。”
陳斌看了幾組實驗數據發現了一些端倪,每次的測試數據,基片其實都是一樣的,而這也就導致,芯片測試壓根不可能成功。
就這一句話,滕卓越有點愣神,不由得 說道︰“陳總,基片這個材質,已經是全球通用的了,這……”
“所以,這就是要打破傳統。
我們的研發思路,本就是打破傳統思路和方向的,如果不能從中突破,那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用呢?而且,你們也要記著。
不斷的測試,不斷的改良,說不準就瞎貓踫死耗子了呢?”
陳斌開玩笑的說道,但其實這就是科研的本質。
科技麼,不就是如此?
滕卓越像是收到了鼓舞,也像是明白了陳斌的想法,也就沒繼續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隨後開口說道︰“低空飛行器,目前我們測試下來已經可以抗台風級了。
不過這種情況下,其耗能非常嚴重。
光是平衡調整系統,要花費的電能就大大增加了電量使用。
按照我們的測試,如果在10級台風的情況下,電量大概只能使用1個小時左右,如果台風等級,再大,怕是只能維持40至50分鐘。”
低空飛行器其實是一個比較尷尬的事情。
這個東西暫時還不能公布,否則還要引起一些人的恐慌,而這東西不公開,想要變現,還很難!
其次,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低空飛行器在國內市場怕是有點難,因為想要體驗,那代價其實不便宜,就好像原時空里,直升機的體驗,一次也要一兩百,還就十來分鐘。
這個代價,誰吃得消?
所以,這種事情,不是陳斌能決定的。
“沒事,繼續。”
陳斌示意繼續,滕卓越則是將帝江電池也給匯報了一下,其實帝江電池就是縮小版的盤古電池,而其中的電芯,用的並不差,只是相較于汽車電池來說,整體尺寸縮小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