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無人運輸機在全球發展史中都是獨一份的存在,要是普通運輸機也就算了,稀奇但是還是可以攻克的,可是呢,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來源于無人運輸機這個概念。
而是三萬米高空這個數據。
眾所周知,戰斗機才能飛多高其實是有限制的,大型民航客機的高度一般也就在1萬多,最多不過一萬五,而戰斗機呢,實際上如果不考慮解體風險,最多是2萬就頂天了。
但是兩萬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戰斗機都可以。
其次則是氧氣稀薄的原因,現代化的戰斗機上去其實還是依靠著航空燃油,這里面對于氧氣的消耗成都並不少!但是大型無人運輸機解決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燃油混動。
從爬坡到巡航高度,這部分陳斌他們設計的時候采用的就是燃油並且存儲電能,而高空巡邏階段,采用的則是電池和燃油混合使用。
所謂的混合使用是利用高速飛行,將空氣中的氧元素匯集起來與燃油發生反應燃燒、產生電能和推力,這樣一來,電池消耗的慢,燃油消耗的也慢。
所以續航上來了。
而軍區之所以那麼在意,最大的原因就是三萬米高空!
這個高度戰斗機上不去,掌握了制空權那就是全球獨一份,至于說亞太空的武器,更別提了,亞軌道這種東西上去容易,可是長久維持,難。
這世界上可是沒有什麼反重力裝置,能夠讓你在天上飛的時候還那麼安穩並且消耗還好,可以說別想了,做夢都不見得能做出這種夢來。
至于說,太空里是為什麼,其實是因為太空是真空,那個地方的重力非常小,一點點力都能飛很遠。
更何況,衛星運轉,大部分的能量都是來源于慣性和引力。
所以整體來說,金烏號就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因為從武器學角度來說,三萬米下來很快就能攻擊到目標,至于說亞太空武器,其實想下來還有一段時間的空白。
因此,如果采用金烏號作為跨區域戰略武器,可以說幾乎沒人能抵抗,現在還只是高度,雖然衛星不見得能夠徹底屏蔽,但是說白了,這東西真想屏蔽衛星,還是有辦法的。
至于戰斗機的雷達,是否能夠抓到金烏號,其實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躲開也容易,那就是避開雷達波的探測範圍內。
“首長,根據我們合作的要求,金烏號的大概改裝已經完成了,續航方面,我們這次是奔著半徑7000公里去測試,但是最終是否可以測試出來,我們暫時還不確定。
至于信號波和雷達還需要看是否可以用吸波材料,來屏蔽雷達的照射。”
其實避開雷達測速的油漆,這種東西現在其實也有,但是效果不好,東風集團也不是主要研究這玩意的,陳斌也不是神,真能憑空弄出來。
原時空里,可以不被測速儀測的油漆是夸大的說法,這東西到底能不能吸雷達波,其實有一些特種的油漆是可以的,這是吸波的多與少的問題。
如果吸波材料足夠好,確實可以。
“嗯,我找你這次來的目的,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測試飛行是從哪開始,畢竟你也知道,飛機如果在公海飛行,一旦墜毀,怕是什麼數據都沒有了!”
“是的,就是因為如此考慮才選擇在公海,我們的計劃是從魔都起飛,一路從宮古海峽前進,隨後進入太平洋進行高空飛行作業,需要測試的包括遠距離衛星傳導、拍攝、甚至包括投送。”
陳斌說的只是基礎作業,衛星傳導、拍攝,這兩個是東風集團本身自己業務就需要的,而至于投送,那是軍方的事情了。
“嗯,這些路徑沒有問題。
只是我很好奇,為什麼你要測試衛星傳導?”
秦長安有一點不理解,衛星指導一般性對于飛機來說是重要的一個環節,但不是絕對,這次的測試肯定是重中之重啊!
“領導,是這樣的!
您覺得未來的作戰體系是什麼樣的?”
陳斌沒有直接回答秦長安,而是問了一個比較奇特的問題!
秦長安有點沒理解,但是還是說了起來,將目前的一些理念大概的說了一下,畢竟實際上的戰斗方式是不可能說的,但大概的一個理念,也讓陳斌意義非凡!
听完後,陳斌笑著說道︰“領導,如果我說未來的時代是電子化信息技術戰,您覺得是如何。
好比如,當我們的靈武二帝出現在海上的時候,高空的金烏號可以為其探索遠處的地方戰機、海面上的艦艇。
隨後,當航母上的戰斗機起飛後想要攔截地方戰機,這時候金烏號可以提供制導目標,發送給靈武二帝,在通過靈武二帝的雷達進行指導。
做到abbac的形式,這樣的話,您覺得還有誰能攻破?”
陳斌提出的理念其實就是全方位覆蓋、碾壓,壓根不給對面一絲機會,用傳統的話來說,那就是洗地,只是以前是真的洗地,現在麼,怕是萬箭齊發了。
陳斌緊跟著說道︰“每架飛機啥時候打開火控雷達,啥時候放中距導彈去攔截,導彈發射後幾秒要領先轉彎,這些時間點和動作都安排得像鐘表那麼精準,中距導彈飛出去後,得有人指引著它往哪兒飛。啥時候打開制導雷達,也是個大學問。雷達一開,咱就用個變幻莫測的頻率,將敵人擊落。
超視距空戰的關鍵點超視距空戰,說白了,就是得掌握好幾個要點。首先,你得有先進的雷達系統,這樣你就能在敵人還沒看到你的時候,就先一步發現他們。
其次一瞅見目標,咱的火控雷達立馬跟上,給它牢牢鎖住。鎖定了就二話不說,直接發射導彈。發射出去後,要麼是本機繼續引導,要麼就讓其他飛機來幫忙調整,確保導彈能準確命中。”
將其理念仔細闡述後,秦長安沉默了。
一邊摸魚劃水的于海翝,下巴都快落在地上了,別問,問就是震驚的!
秦長安忍不住放下手里的文件起身圍著陳斌繞了兩圈,不對啊,陳斌這怎麼那麼懂軍事的?
其實這個理念不是現在就有的,只是以前提出這位的,那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專家”,這專家可不是磚頭那種,而是實打實技術流。
人家這理念,打出來的時候,陳斌估計還在創業吧。結果,現在陳斌也提了這個理念,並且還將系統完善出來了?
其實說系統完善,其實就是衛星指導的附屬功能,這點讓秦長安意外不已!
“小陳,你還真是福星啊,金烏號上已經裝備了?”
“我們測試的是點對點的,因為里面沒有武器系統,當然,我們可以和軍方合作,將技術共享,同時可以交出底層代碼。”
其實底層代碼就是最原始的數據流了,陳斌交出來不會影響他飛機模式,而且制導系統並不是民用的東西,這玩意陳斌留著也沒用。
是以,秦長安倒不是很意外,只是很感慨!
和秦長安又重新交流了一番,後者非常滿意陳斌的想法,不由得說道︰“金烏號的試飛就交給我們吧,到時候正好可以安排一場演習!
這樣,小陳,你到時候來觀看如何?”
邀請非部隊內的人員少見,但不是沒有,一般也就是邀請合作的保密單位,但陳斌以前可沒和海軍有所交流,只是因為這次試飛的事情才有聯系。
陳斌有點難為情的想要婉拒,但是秦老可沒給他拒絕的權利!
直接給定了下來!
而陳斌在回去的時候,還有點覺得不可思議,測試的時間放在了11月中旬,具體時間將要看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國際情況,而且沿線還要有軍艦巡航。
避免真的有人不知好歹發射導彈擊毀金烏號,相關措施還是要做的。
就算不幸被擊落了,飛機的殘骸也要第一時間打撈,畢竟不是馬里亞納海溝,那里的深海能打撈不上來,可其他地方的淺海,那是一點問題沒有。
因此,軍方那麼做還是很正常的。
誰也不知道測試路上會發生什麼事情!
而陳斌回到了公司後,也沒閑著,鑽進卓越研究室開始和滕卓越研究飛機上的一些事情,主要包括指導系統的邏輯、特殊涂層的吸波原理。
陳斌能帶來的就是理念和概念性的事情,至于實際操作,還是得滕卓越他們來實施,說白了,陳斌更像是智腦一般的存在,而吸波材料,陳斌他們也在不斷完善。
民用和軍用這兩種是不一樣的概念,軍用里,各項數值以及各項標準那都有所區別,不過現在看來,未來還很長遠啊!
陳斌消失了一個多禮拜,幾乎沒出現在過大眾的視野內。
不少人網上都說,陳斌是不是出什麼事了,但是東風集團運轉的絲毫沒有問題,而且,說白了,卓越研究室再怎麼樣都還是東風集團內部園區,吃飯還是遇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