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明扶貧

第366章 什麼是遼東速度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飛在天 本章︰第366章 什麼是遼東速度

    帶娃的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萬里冰封的時間,大葫蘆娃已經能扶著手在地上走了。

    洪武二十八年底,遼王幾乎沒怎麼操心,松遼運河主體工程基本完工了,兩路一橋一壩也修好了。

    當清河大鐵橋修通的時候,遼王專門帶領主要王府官員和全家老小,坐上十幾輛馬車,風馳電掣般地開往開原城去剪彩,一路上如履平地。

    這活雖說是大家干的,但是大海航行靠舵手,逼還是要他這個遼東的土皇帝裝一下的。

    主持剪彩儀式的方孝孺也被這雄偉的大鐵橋給震撼住了,情不自禁地奉獻了一通馬屁︰“各位遼東軍民,遼王殿下謫仙下凡,讓遼東年年豐收,遼王武功蓋世,讓我大明戰無不勝,遼王天縱奇才,讓遼河流天塹變通途……”

    前來觀禮的遼東軍民紛紛高喊道︰

    “遼王千歲!”

    “遼王牛逼!”

    “……”

    就連平時不大說話的郭愛也說道︰“老公威武!”

    听著左右的喝彩,就連遼王自己都感覺自己太牛逼了,也深受感染,對大家說道︰

    “各位,什麼叫遼東速度?這就是遼東速度。”

    “明年大家再加把勁,把沈陽城、遼陽城附近河流上面的橋都給我修起來,讓遼東到處都是一片坦途,爭取在早上在遼陽城喝面條,中午在沈陽城吃米飯,晚上在開原城吃涮羊肉。”

    在返程的時候,隨著馬車在石子路上有節奏地一顫一顫,和遼王一起來參加剪彩的明珠好像突然有了感覺,說道︰“老公,還記得那年我們去二龍湖嗎?那感覺好像和這也一樣,一顫一顫的。”

    明月立即投以羨慕的眼神。她早就听說了,明珠的那個葫蘆娃好像就是上次隨遼王北巡時,在馬車上震出來的。

    遼王狠狠白了明珠一眼,什麼事都對和別人交流。

    他說道︰“趕明的,我修條水泥路,看這馬車還亂晃。”

    明月又說道︰“老公,我覺得你也得再加把勁,讓我們也感受感受遼東速度。”

    遼王更是無語半天。

    他現在對幾個老婆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己在清河大鐵橋隨便放個屁,就能被她們發揮到那件事情上面去。

    好半天,他才問道︰“你們不是都生了個葫蘆娃麼?”

    明月說道︰“關鍵是大家都說你是謫仙人,我這肚皮好幾個月都沒有動靜了,好像感覺不到謫仙人的神奇啊?”

    遼王問道︰“那怎樣才能讓你們感覺得到神奇?”

    明珠說道︰“還記得上次在松花江上斗地主、吃流水席嗎?”

    遼王不由嚇得打了個冷顫,反問道︰“你們吃的還少嗎?”

    明珠答道︰“反正我的肚皮好久也是沒有動靜,這怎麼能對得起你發明的什麼遼東速度?”

    遼王不由無語,這兩個老婆生完孩子才幾天?竟想在生孩子上也想來個遼東速度,掀起比學趕幫超的造人熱潮來。

    不行,地主可以偶爾斗一斗,流水席也可以適當吃一吃,但是孩子必須讓她們奶到三歲以上去。特別是郭愛現在出了狀況,讓他很擔心,不敢再多要孩子了。

    穿越到大明的遼王一直希望遼東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甚至為此制定了一個遼東五年發展計劃,借以保持遼東經濟的高速發展。

    但是,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而已。

    遼東始終在對外征戰,一戰遼東,二戰漠北,三戰河西,四戰西域,現在又主動出擊,兩路夾擊帖木兒帝國。

    頻繁的征戰,讓遼東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不斷受到沖擊,第一個五年計劃好像還沒怎麼開始,就稀里糊涂地成了爛尾工程,搞得他都不知道是把原來的這個五年計劃撿起來哩,還是重新再整一個新的五年計劃?

    遼王感覺自己就像那個剃頭匠,剃頭擔子一頭熱。

    洪武二十九年春節過後,張石和收錢王子都獨擋一面,帶領兩路人馬在帖木兒帝國東西兩線陸續開打,軍國大事,基本上不太需要遼王操心了。

    遼王的三個老婆也還算听話,一心一意忙著奶孩子,無暇顧及吃流水席,他這才開始集中精力在遼東搞搞建設。

    這幾年,遼東確實發展了不少產業。這些產業體系很凌亂,有些信馬由韁,想到哪,廠子辦到哪,這些廠子也很粗放,管理上還是家庭作坊和商號那一套,落後得很。

    盡管如此,因為遼東百廢待興,內地市場也在陸續開發,這些廠子只要建好了,躺著都能掙錢,內地的商人排著隊等著購買哩。

    但是自從出了郭鏞和郭鑒這檔子事兒後,遼王覺得,有的產業需要調整,有的需要深耕,有的需要升級。

    遼王好好考慮一番後,決定一邊對一些產業進行調整,一邊對一些產業進行出售,完全推向市場。

    郭鏞和郭鑒負責的一些產業諸如家具、農具之類,本來技術含量不是很高,這兩個家伙現在也看不上了,于是這些產業首當其沖,全部通過拍賣的方式出售給內地商家。隨著新式紡車的升級和普及,新式織布機和縫紉機的問世,遼王覺得應該搶在遼東紡織市場飽和之前,把遼東的紡紗廠大部出售,甚至可以向內地出售舊型號的紡車,把產能轉移到內地。

    于是紡織行業就成為遼王調整的重點對象。遼沈昌集團下面的紡織產業就只保留一個織造局,主要生產軍用被裝,船帆帆布和高級皮草。

    遼王準備再過一年時間,就將多余的機器交給沈家,放在號稱江南紡織中心的甦州和杭州建廠,收割內地人的財富。

    香皂廠的紅利雖然還沒收割完,遼王覺得應該開始加大肥皂的生產。東北礦廠太多了,衣服要天天洗,澡也要天天搓,工人家屬們對肥皂的需求更大,肥皂的利潤遠遠高于香皂。

    在婉清和婉君等人的帶動下,沈陽城的小姐們現在都流行用牙刷漱口,離全民刷牙也快不遠了,牙刷和牙膏廠得抓緊落實。

    遼王決定這些廠子升級後,也對外拍賣,價高者得。好多同類型的廠子,還分賣給不同的商家,讓他們在競爭中發展,在競爭中發財。

    遼王希望通過各地商家在競爭中慢慢培養出真正懂市場、重經營的實業家來。

    沈莊雖然走了,酒廠的發展不能耽誤,遼東白酒的產能還得再擴大擴大,松原城和天鵝城都要設立分廠,那里到處是高粱,原材料便宜。那里又有嗜酒如命的部落百姓,市場前景也可觀。

    剛好徐德從西域回來了,遼王決定還是讓徐德繼續負責酒廠項目。

    徐德還從西域帶回了不少甜菜種子,這比歷史上甜菜從波斯傳到中國提前了一百年。

    遼王眼楮為之一亮,瞬間又確定了一個新的賺錢項目︰制糖廠。

    經過這樣一系列調整,遼東已經有了以生產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的輕工業產業群,遼王府不僅陸陸續續收回兩百多萬兩銀子的現金流,王府的精力也慢慢從日常生產監督中解放出來,把重點放在考察、物色新項目和打開市場方面。

    盛庸已經把路修到了圖們江,在渤海國故地顯德府和龍原府站穩了腳跟。

    那里地處長白山東麓,日照充足,山坡地種煙葉也不錯。李喜旺不是想煙葉麼?就把李喜旺調過去,反正他現在的養蜂業不溫不火,像一壺燒不開的濕開水。東北的天氣實在太寒冷了,大規模養蜂難度實在太大。

    遼王打算,依靠徐德和李喜旺布局三大稅收支柱產業︰白酒、香煙和白糖。

    他想在爭取讓遼東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心甘情願地貢獻一、二兩銀子的商業稅。

    這種斂財方式可比刮地皮強多了!左手給老百姓發十兩銀子,右手又收回二、三兩銀子。左手給士兵發十斤肉,再悄悄刮他兩斤油,神不知鬼不覺的。

    這個思路確定之後,他一想起來,連自己都感覺自己真他媽的聰明,比黃世仁聰明一萬倍!

    喜歡去大明扶貧(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去大明扶貧》,方便以後閱讀去大明扶貧第366章 什麼是遼東速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去大明扶貧第366章 什麼是遼東速度並對去大明扶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