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著劉正彥語氣里的嘲諷和輕蔑;趙佶父子只是低著頭,不敢多說一句。
劉正彥微微一嘆,想當年他的父親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最後落得一個死無葬身之地。
如今推翻了趙宋,也算為枉死的父親報仇雪恨了。
他又坐下身子,對趙佶父子喝道︰
“本王看在你們太祖皇帝的份上,姑且饒你們性命。
從今往後,趙佶被降為昏侯,趙恆被降為愚侯。
你們趙家上下全部發配祖籍涿郡,永世不得踏出涿郡一步……”
趙佶父子二人心有淒慘,帶著所有的皇親國戚同時躬身道︰
“謝靖王……”
“下去吧!”
劉正彥有些興趣索然地一擺手,仿佛所有的熱情都在一瞬間消散了一般。
他曾經無數次設想過與趙家對抗的各種可能性;
然而,現實卻如此出人意料,這一切來得太過輕易,結束得也太過倉促。
原本以為會有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但現在看來,似乎只是一場短暫的鬧劇罷了。
趙佶父子帶著皇親國戚再次一躬身,步履艱難的向大殿外走去。
兩邊的文武百官都以袖掩面,似乎不忍看到他們曾經的陛下如此落魄。
也似乎是無顏面對他們曾經的陛下。
劉正彥看著趙佶父子艱難的向外走;
他在等一件事情,或者說在等一個奇跡。
這個時候若是有大臣出來痛哭流涕,並大罵他劉正彥奸臣逆子,他肯定會重用此人。
然而,他失望了。
趙佶父子同樣失望了。
滿朝文武只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離去,甚至都沒有人對著他們拜上一拜。
站在下方的軍師李助也搖頭嘆息一聲。
他沒想到趙宋就這麼落幕了,也沒想到趙宋朝廷上下的關系竟然如此冷淡?
都說君臣父子,現在看來他們還不如一個路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趙佶父子不得人心?
還有所有的大臣都是貪生怕死之輩,為了明哲保身,不敢多說一句?
劉正彥捏了捏眉心,向李助開口問道︰
“聞煥章他們什麼時候到?”
他的問話還沒有落下,外面把守的虎賁軍大聲稟報道︰
“聞煥章大人、李綱大人、宗澤大人、張挺大人到……”
緊接著又有高聲稟報道︰
“張巡將軍、馬�m 砭 杞 br />
孫立將軍、姚平仲將軍、折彥文將軍……
楊春將軍,陳達將軍到……”
隨著一連串的高喝,文官以聞煥章為首,武官以張巡為首;
分成兩列昂首挺胸的闊步走進大殿。
原本那些高高在上的趙宋大臣,此時個個竟然都弓腰塌背,急忙向後退了幾步。
聞煥章和張巡他們龍行虎步,佔據趙宋文武群臣的位置。
然後齊齊一躬身道︰
“臣等拜見靖王……”
劉正彥這才感覺到充實起來,神色都增添了幾分色彩。
“諸卿免禮……”
“謝靖王……”
張巡率先一步跨出,躬身說道︰
“啟奏靖王,如今中原天下三百七十五座州城,一千零四十八縣城;
除江南方臘依舊佔據的六州五十二縣之外,已經盡數歸于我手……
我西北數十萬大軍分別佔據各處城池,嚴防宵小……”
“好……”
劉正彥一臉得意的叫了一聲好;
“張將軍等人辛苦了,等本王登基,定然會論功行賞。”
現在的張巡,可謂是雜牌軍之首了;
但凡不是特種部隊的將領,幾乎都劃歸到他的麾下。
可以說張巡是率領副將最多的一位主將。
張巡向劉正彥道謝一聲,躬身退了下去。
聞煥章這時候又出列道︰
“啟奏靖王;
如今四海臣服,百姓歸心,趙宋崩潰;
天下不可一日無主,臣請靖王選擇良辰吉日,以登大寶……”
聞煥章的聲音剛落,所有大臣,包括趙宋的那些大臣,都齊齊一躬身道︰
“恭請靖王榮登大寶……”
劉正彥眼光掃視一眼眾臣,心里豪情萬丈。
如今的這些大臣中,還有陳慶之、趙雲、冉閔、羅成、張遼等人沒有到來。
若是這些特種兵馬到齊,那他的朝會定然更會壯觀。
他向眾臣一擺手道︰
“既然萬眾歸心,諸位肱骨之臣都來到汴梁,那本王就開始和諸位愛卿商議國號了。”
“李軍師,還要勞煩你看好黃道吉日,以來舉行登基大典……”
眾臣再次一躬身道︰
“臣領命……”
劉正彥站起身來,又開口說道︰
“好了,諸位愛卿一路辛苦,都下去歇息吧!
還有你們這些前朝遺臣,也都退下吧!
你們回去之後,把各部、各尉的公事全部給聞大人交接一番;
讓聞大人酌情再錄用你們。”
“另外還有宮內的所有宮女太監;
有願意返回老家的,一律發放路費;
願意繼續留下當差之人,職位暫時不變,日後再慢慢調整……”
“王進率領虎賁營接手皇宮禁衛;
如今正是非常時期,務必要保證皇宮內外安全。”
“本王先在汴梁舉行簡單的登基大典;
至于以後的昭告天地,等一些繁瑣事情;
等到幽州皇宮建成,再舉行不遲……”
隨著劉正彥一條條的命令吩咐下去,眾臣再次一躬身道︰
“臣等領命……”
……………
深夜,皇宮內的勤政殿內;
李助、聞煥章、李綱等一眾文臣聚集在此。
龍案後面坐著愁眉不展的劉正彥。
剛剛幾個文臣都提出了自己心儀的國號;
李助根據金木水火土五行法則,提出國號要帶個金字才行。
前面的趙宋屬于木運之國,靖王推翻趙宋,那就是金克木……
而聞煥章則提出歲聿雲暮,一元復始的新開端,國號定為乾。
李綱認為劉正彥的淵源,應該能夠追溯到漢朝的劉邦身上,不如定國號為後漢。
總之各種各樣的名號,讓劉正彥有些焦頭爛額。
他再次用力地捏了捏眉心,臉上露出一絲疲憊之色,緩緩說道︰
“對于國號,本王認為不如選擇‘乾’字更為合適!
《易經》有雲︰‘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此句意為廣闊無垠的天空,是世間萬物的起源,統領著整個宇宙。
而‘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則表明我們應順應天道的變化,讓每個人都能端正自己的品性,保持和諧融洽的氛圍,這樣才能順利發展,國家也會繁榮昌盛。
此外,‘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更是寓意著我們將成為天下萬物的先驅者,引領天下百姓走向安寧與和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