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俐應了一聲,坐在了自己的位置,男人的右手邊第二個座位,第一個是楊景行。
    與之相對應的,自然是楊景初和曾莉,再然後是樊兵兵。
    楊靈越自然有和她說樊兵兵那天的哭訴,雖然當時于俐嘴上說著讓她別管女人這些事,但還是往心里面去了,起碼沒有再像以前那麼挑刺。
    其樂融融了一段時間。
    林茹拉著個行李箱從電梯走了下來,候在了門口。
    楊靈越瞧了眼時間,又逗弄了一番倆兒子,這才起身。
    三女起身送別。
    楊靈越沒說什麼,因為她們在共同塑造他這個家主的權威。
    尤其是在兒子們面前,哪怕他們還很小。
    這次去青島,隨行人員多了個林茹,復崗的武志剛。
    自然還有萬年不變的李婧和老齊。
    同行人員有花卷及二十世紀福克斯組成的美術組4人,攝影劉大鵬,特效王哲,花卷方副制片韓嘉女攏共7人。
    第一制片杜曉雨,還在東北忙活《火星救援》。
    至于明天一起路演的演員,是雷大頭和陳數,不過他倆得明天到,就是打個配合。
    上飛機後,李婧很是感謝了一番林茹,言語真摯的不得了。
    李婧自然不會說老板毛病多,更不會說難伺候之類的話,但她喜于言表的狀態讓心思細膩的林茹覺得楊靈越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再一次下降了。
    這麼說也不對,應該說是感覺更親切了,沒有那麼遠的距離了。
    其實不用這些慢慢也會變成這樣,長久相處下去,都會這樣的,畢竟他又不是變態,只是好色了些,但人很好。
    楊靈越的心情很好,畢竟這才幾天,倆兒子都和他親的不得了,何況今天老大還喊了爸爸。
    樂呵呵地畫著主角的素描,自然是有些似是而非的那種,主要突出角色氣質。
    畢竟按圖索驥會省很多事,他是真不願意在印度常帶,要不是不去忒不合適,他一定不會去。
    受他感染,機艙里的氣氛很是輕松。
    剛開學又休學的韓嘉女同樣興奮,和老同事們有說不完的話,李婧、老齊、武志剛、劉大鵬,跟個花蝴蝶似的。
    直到飛機快落地才想起和美術組的哈拉幾句。
    可不嘛,京城飛青島,1個小時也就到了。
    來接機的是位副市長,也是影視基地所在開發區的工委書記,是位女士。
    還有一位是青島廣電的董事長。
    恩...此行是當地政府接待。
    “楊導演,歡迎來到青島,一路辛苦了。”
    楊靈越很客氣︰“謝謝王市長。”
    隨後不待其介紹,便又朝身後一位魯省大漢伸手︰“朱董,您好!”
    朱鐵一有些驚訝︰“楊導演您好,您好。恭喜你的《火星救援》票房達成11億元。”
    一番寒暄。
    楊靈越自然也說了一番表達感謝地場面話。
    王市長也說了說這是楊導演第二次在青島拍攝,上次的《風聲》之後,碼頭便變成了國內的熱門旅游景點。
    很期待這部新作完成之後,成為國際熱門旅游景點。
    畢竟是合拍片嘛。
    《火星救援》還在上映,青海的冷湖營地就成超熱門旅游地了。
    直接成了當地政府最主要的營收項目。
    嗯,主要沒有其他營收...
    之後一行人坐上考斯特,嗯..前往影視基地。
    呃,說是影視基地,其實不妨說目前就一個水下攝影棚,恆溫的那種。
    路上,楊靈越自然坐在王副市長的對面。
    王副市長很直白地問起了楊靈越的具體想法,即“東方影都”概念。
    “影視發展到一定規模,必須借助影視高科技成果、規範性流程,才能保障創作生產的高質量完成,才能滿足觀眾對高品質作品的新期待,影視工業化的實踐應運而生。”
    “打造科技影都,助力文化強國。”
    “屹立東方,走向世界。”
    王副市長給予了高度認同,好似一個學生一般,拿著筆飛速地記著。
    楊靈越也說了說實際的東西。
    “好萊塢之所以找我合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拿《火星救援》來說,如果全部由好萊塢團隊制作,成本得翻3倍,而我在制作出一部電影的同時,建了個特效團隊,蓋了個特效攝影棚。”
    “而好萊塢的制作成本還在快速上升中,他們最後就像轉移其他工業一樣轉移電影工業,而目前國內的其他影視基地是沒條件承接的,或者說全世界都沒有承接的地方。
    如果未來的東方影都能夠按照花卷在建的那個水下攝影棚為標準,建設整個產業園,就算沒有政策傾斜,東來集團都願意這里成立分部,更不用說好萊塢那些大廠和特效制作公司了。
    畢竟資本是驅利的。”
    事實也是如此。
    就好像在萬稅爺加稅後,印度、越南等國想承接制造業都想瘋了,可誰搭理他們,沒那個條件啊。
    點兒也挺背的,原世東方影都在建期間和好萊塢談了不少特效片子,但口罩...然後gbt好萊塢擺爛,再然後萬稅爺登台制裁,好萊塢更擺爛。
    正兒八經制作的也就《環太平洋》。
    不過國內的電影制作水平卻上升了幾個檔次,比如小破球2肉眼可見的進步,嗯,全在這兒完成的。
    當然,如今有了楊靈越,如果青島真的能早幾年建成,情況自然大不一樣。
    拉幾部好萊塢大片過來,還是能辦到的。
    王副市長頻頻點頭,但沒有具體表什麼態,因為這不是她能做主的。
    隨後抵達基地後,楊靈越見到了正在此地等候的伊麗莎白及湯姆,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兩人恭喜了一番《火星救援》的成績,贊嘆了一番《少年派》的前期工作成果和進度,表達了一番合作的榮幸...
    誰說美國佬不會說場面話的,那話說的一群人都豎汗毛。
    而青島政府的人們看著這群外國佬拍楊靈越的馬屁,尤其是王副市長,莫名覺得楊靈越剛才說的保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