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昌久久無語,兒子又成長了,不那麼急了,有耐心了,思慮自然更加理性周全了。
“你媳婦兒和我說,你打算兩年後退居幕後?意思是電影也不拍了?”
“不了,盡量消失在大眾視野里。”
“挺好,挺好,我那倆孫子都很聰明,你要好好培養。”
楊靈越搖搖頭︰“順其自然吧,我更想您來培養,無論他們將來干什麼,有您這樣的爺爺打底,他們不會走彎路。”
“一邊玩兒去,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老子不管。”
“哈哈。”
“.....”
父子倆的笑聲在這個革命公墓里非常突兀,引得一些衣著華麗,一看就達官顯貴的側目。
然後父子倆就跑了,再不跑就會听到諂媚的笑聲了,可不嘛,今天可是工作日。
........
之後在龍山公墓上,于俐說著頑皮的楊景行,又哭了一鼻子。
楊靈越卻是愈加隨意,臉上也掛著笑,這不過是心里已經把里面的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當成了正經的岳父岳母。
“以前還想著于俐生個老二隨她姓,現在想著算了吧,免得小輩鬧矛盾,我和于俐不安生,您二位也不安寧...”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才不讓我孩子姓于呢,爸媽也不講究這個。”
........
下午的時候,楊靈越和于俐兩口子,還有個老範,三人一起去了省委大院,說垃圾焚燒發電廠的事兒。
再直白一些就是要地、要資源、要政策,要建合資廠,可不嘛,發電廠第一批設備可以海外采購,第二批得太鋼和太重研究,第三批得自己造了賣全國啊。
這種事情和助農性質那些不一樣。
話說老範在大院門口見到楊靈越,口稱︰“于總”、“楊總”。
楊靈越瞅著戴了副金絲眼鏡頭發梳的一絲不苟的老範,儼然換了個人一般,竟然斯斯文文的。
一陣唏噓後調笑道︰“這可不像範總的風格啊,怎麼都不帶禮物了?”
“嗨,兄弟你這話說的,這什麼地方,再說咱老範現在不送禮,更何況對于這位來說,什麼禮能有政績好啊!”
楊靈越不滿︰“那可不行,我們倆口子可收禮的。”
在自己的男人身邊,于俐大多時候都在他的背後,此時也只是掩嘴笑。
老範一拍手︰“這可是你說的啊!之前有些外賬收不上來,最近剛在東山那邊抵了幾套別墅,我正打算搬呢。你嫂子和我說,你回來老是住老爺子那邊有些不便,你看咱們做個鄰居如何?”
楊靈越看向于俐。
于俐笑了一下說︰“範哥,明天下午吧。我領著我公公婆婆過去瞧瞧,他們要覺得沒問題就沒問題。”
“好啊,那指定沒問題,總不能老讓保姆推著孫子遛彎啊。”
楊靈越失笑,給老範比劃了個大拇指,私密性確實很重要,而且老兩口現在不可避免地和之前的朋友們也疏遠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隨後在一間辦公室里,文質彬彬的領導親自泡茶,說著感謝楊靈越他們這樣的優秀民營企業家來探望他,口稱楊靈越為‘老相識’。
畢竟這位之前在陝省工作,只不過當時楊靈越是跟著曾莉去拜訪的。
人家也說了上任交接的時候,前任特意提到了晉投,提到了楊靈越。
很健談。
老範心中震驚到無以復加,難怪兄弟上次在京城會館大發雷霆,原來在兩年前,晉、陝、蒙就已經走通了....
就在老範心中打鼓,領導濤濤不決間隙,楊靈越及時止住了這位的健談,直白地說明了來意。
淡定的領導有些不淡定了︰“你們真搞到日本和德國的技術了?”
“是的,袁書記,花大價錢、費大心思買的,當然,他們的成本很高,咱們還得研究。”
領導顧不上楊靈越的明示,迫不及待地連連追問。
楊靈越其實是有些遺憾的,這位當時在他當社保局當櫃員時,風評還是不錯的。
但見識也就在這兒了。
日本和德國的技術確實先進,但也沒有先進到說一下子就全部解決問題,要不然日本的垃圾就不用出口了。
還得拿到技術和設備之後進一步研究,再舉一反三,其實就是個捅破窗戶紙的思路。
類似高鐵技術,不同的是德國沒有日本的先進,不過德國人家不限制,給錢就賣,而且相當便宜,畢竟“環保”政治正確,賣這些東西到第三世界國家,歐盟都給補貼...
嗯,這個補貼就是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又扯遠了。
在得知這事兒是晉投的項目還沒捅到中央部門時,領導平靜下來,但握著楊靈越的手那晃的呀。
但還是百思不得其解︰“我之前在陝省工作時,有琢磨過這事,也寫過建議。日本可是相當小氣的。”
楊靈越難得有些尷尬,總不能直白地說pua之後的“美男計”吧,畢竟于俐在側,畢竟這也不嚴肅。
不過領導就是領導,見到楊靈越的神情和支吾模樣,也大抵猜到了。
心道︰“好同志啊,犧牲小我,造福人民,估計對方是個丑女....”
誰說領導不八卦的。
接下來的事情一切順遂,老範都拿著鉛筆在領導辦公室的地圖上畫圈圈了。
第一個廠在陽曲。
晉投投資3億人民幣,足夠了,其中還包括研發費用。
然後兩人就離開了,自然有親自負責此項目的老範跟進。
...........
時間一閃而過,到了第二天,8月25日清晨,楊靈越回到龍城第三天了。
楊文昌和劉青娜老兩口如同昨日一般早早地出門,不過今天不是準備祭祖和家宴,就是單純地去汾河邊遛彎。
倆孫子昨天都是睡在他們的屋子里,如今還未醒,沒什麼不放心的,有高姐在。
楊靈越則是在隔壁房子的主臥晨練。
一手耍著杠鈴,一手玩著雙杠。
既要又要,差點忙活不過來。
不過並沒有手忙腳亂,雖然久久未踫這些器械,但一上手就有手感,很快便能形成良好互動,並默契十足。
如果說剛回龍城那天就來這麼高強度的運動,哪怕再是久別,但經過在劉家的刺激,閾值提高的楊靈越其實興致很難調動。
但經過這兩天的你儂我儂與看得見吃不著的折磨,最終的效果無與倫比。
漸漸的無氧運動變成了有氧運動,當然不是開了窗,而是出了臥室。
隨著熱身結束,運動的肢體幅度變大,臥室是有些施展不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