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的大阪一處豪宅內,牆上赫然就是楊靈越寫的那幅《長相思》,正是松雪優子的房子。
佣人行禮︰“歐酒桑,紀子和司機已經出國了。”
松雪優子心情很好的點了下頭,笑盈盈地說︰“楊君深受中華文化燻陶,是真正的君子。希望楊君能看到日本民眾和中國民眾態度的差異,能改變一些他的想法。”
“如果無法改變呢?”
松雪優子眼神變的冷峻︰“嗯?”
佣人連忙趴伏在地︰“斯米馬賽。”
松雪優子目光幽幽,像是自言自語一般︰“能夠改善一點國民對中國人的印象,讓擁有父親政治理念的人多一些,也是好的。
楊君在大阪時說的話,是在很明確地表達中國二十年內就會真正崛起,楊君的話總是真理。
屆時就是日本掙脫牢籠的時候,而擁有父親政治理念的人就會圍繞在家族周圍,只有如此日本才不會被清算,如此家族才能修憲,才有真正徹底掌控日本的機會。”
“哈依。”
佣人這才全然明白了大小姐的深遠謀劃,可恨大小姐不是男兒身。
否則就以大小姐對于人性的判斷,和時間的精確把握調度,一定可以親自執掌日本,改變日本女性悲慘的命運。
松雪優子的右手放在了自己的肚子上︰“只要我有了他的血脈,他的想法會改變的。”
“歐酒桑您要去找楊桑嗎?”
“不,我等他,我等他找我,他會思念我的,他一定會思念我的。”
而此刻的楊靈越已經關掉日本論壇,逛起了包子視頻和微博。
果不其然,已經傳過來了,不僅有視頻,還有日本人的反應。
高點贊的評論畫風很詭異,卻很合理。
“惡人自有惡人磨。”
“這是日本人應付的代價。”
如果說之前楊靈越看到這樣的評論,基本不會有什麼感覺,雖然他從大阪警署出來時也嘆︰生在這個國家就是原罪,這事就是你恕罪的一部分。
但他是听到、見到過那個女人的哀嚎和慘狀的,是有些同情的。
如今也只能是一聲嘆息,他再同情,也不會扭轉國內民眾這種想法。
自然有大批公知去譴責說這些話的網民。
楊靈越不知道的是這事兒在韓國網絡上也成了最熱話題,畢竟類似事件在韓國那是只多不少。
況且韓國人現實更慫,網絡上更狠。
言論更加兩級分化,也更加偏激。
對日本幸災樂禍的有一半多,對日本感同身受的也有一小半。
莫名其妙的是罵楊靈越的也有一部分,大體言論和日本那個不和諧的推論差不多,就說楊靈越在自導自演,在激化美國爸爸和日本狗矛盾的同時,還能宣傳自己的電影。
至于夸的,是最小的一部分,而且全都是女性。
不過這類夸楊靈越的言論下面就會跟著一堆的辱罵,說她們肯定被美軍強過,現在才等著楊靈越一個中國人拯救....
于是乎開始了一如既往的、經典至極的韓國男女對噴。
國內的網友們最感興趣的,還是視頻里的中國人到底是不是楊靈越。
一大堆人涌到了楊靈越的微博下面求證。
當然,東來集團辦公室聯絡處的電話隨著事情的發酵,已經被打爆了。
楊靈越的手機估計也是如此,之所以估計,是因為他結束鄭領事的通話後就關機了。
此時他正在用辦公室的固話給曾莉打。
“老公,我一看就是你,真不是你策劃的?”
楊靈越無奈︰“你覺得你老公就這麼沒腦子?搞這種後遺癥無限大的事?”
曾莉笑道︰“這個可能是你的于老師提出的。我只覺得我老公真棒!愛你。”
“該打。”
“好了,趕緊去商量利益最大化的對策去吧,我會給爸媽打電話讓他們別擔心,也不會讓她們幾個煩你。”
“謝謝老婆。”
“拜拜老公。”
賢內助啊。
楊靈越下一個電話打給了劉宏。
于是乎東來集團的幾位高管們開起了會議,這並非小題大作,無論楊靈越承認與否,他太出風頭,在外面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公司的對外形象,也會決定公司的對外決策。
楊靈越講了一遍事情經過包括領事館的事,當然要保密),眾人討論了一兩分鐘,便確定下了對策和基調。
1.集團辦公室應對媒體,楊靈越發微博,都承認此事,重點講一個人的良知,不引導情緒,不發表觀點,不摻和各種爭議日美、中日、中美等);
2.集團不拿此事主動營銷,有點底線,有點格局,更何況這事也不用營銷。
一句話︰順其自然。
結束會議後,楊靈越又登陸微博,“楊靈越日本見義勇為”的詞條已然推到熱度第一了。
《大地震》票房2.3億’這消息到了第二,王家兄弟和馮曉剛哭暈在廁所,剛花錢買的熱搜第一啊,楊靈越你兩頭吃啊....
<ax票房和爆米花網,這票房里怎麼會多那5000萬,這都是老子的貢獻啊!
還是發微博吧,給辦公室減輕點面對媒體的壓力。
手放在鍵盤上時,原本想好的詞卻不想敲下去了,還是隨心一點吧。
躺平局局長︰
“視頻里有一個中國人確實是我,不過最先發現和動手制止施暴者的是我同事宋凱和齊壯壯。我問過他們了,他們不接受采訪,只托我說一聲︰只不過是做了該做的事。
這事兒沒打算說的,倒不是因為做好事不留名,是以己及人想起了我們的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的歷史,我們的女同胞們更加淒慘,以至于腦海里的淒慘畫面始終揮之不去。
事發當晚是人生中第一次失眠,極其痛苦,之後的數天狀態也不怎麼好。
直到回國才睡了個安穩覺,因為我知道我們不會再這樣了,我們有我們的守護者——人民子弟兵!
後天就是八一,借此向你們致敬!預祝你們節日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