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他的《孩子王》。陳凱哥的表達個人化色彩很鮮明,因為他本人有過和人物同樣的經歷。但如果侯孝賢來做,應該會表達得更加客觀。”
嗯....很高了。
對于第四代導演們作品的評價是︰“那些富有創造性的作品對世界電影產生重要的影響。”
之後又聊到了楊靈越過去的幾部電影,《一念無明》和《風聲》對方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最後才聊到現在及《火星救援》....
內容卻不再深刻,楊靈越知道,這洋鬼子是不喜歡這部電影的,在特麼陰陽怪氣。
不得不說,法國佬的藝術水平確實比美國佬高了幾個段位,不過在老中面前,還差的遠。
楊靈越在回答完《火星救援》主攝影棚的規模後,很直接地表達了不滿︰
“我認為電影評論的首要功能是幫助觀影的大眾對一部部具體影片有所認識,進而建立一種總體式的判斷,其次是促成包括大眾和電影界在內的社會形成整體性的電影標準。
不應該局限于評論那些藝術性較強、原創性較高的影片,而是把目光投向大眾都會去看的主流電影,這對大眾、對社會更能切實起作用。
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應用,普羅大眾的閱片量也不低的,要把話語權更多的轉交到觀眾手中,讓大家有表達和溝通的欲望,這樣才能促進電影文化的發達。
曾經有位大賢說︰藝術是要人民批準的,只要人民愛好,就有價值。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果然這個斯蒂芬像是受虐狂似的,興沖沖地轉變話題,和楊靈越聊起了影評網站對于電影的影響.....
出于對一本世界級電影雜志和高水平影評人的尊重,楊靈越一直都在很認真地回答,哪怕明知是被他牽著鼻子走。
采訪最後斯蒂芬說了句︰“中國電影正處在一個新時代的起點。每年新增幾百上千塊銀幕,大批新人投身電影工作,這將形成電影和大眾的新的關系。
我真的希望中國電影人不要被任何其它模式限制,無論好萊塢的還是歐洲的,希望能看到中國電影有更多的原創性,而你具備引領現在中國電影變革的思想和能力,希望你能做到。”
人家批評了中國現如今電影嚴重同質化的情況,也陰陽了楊靈越的《火星救援》就是抄好萊塢的....
但楊靈越跟沒听懂他批評自己和中國電影似的,只是很真摯地、很罕見地、很謙虛地表示自己還差的遠。
如同楊靈越在接受《60分鐘》采訪時想說沒說出來的話一般,要想中國電影真正站在世界之巔,先把那一批管文化的人換了再說。
整場采訪持續了兩個小時。
與美國那邊采訪報道的標題中多會增加“財富”之類前綴不同的是,斯蒂芬說楊靈越這篇封面人物采訪的標題是“中國電影的未來領導者?”
嗯,加問號的。
楊靈越沒有反對,不加問號,他都當的起。
斯蒂芬並沒有接受楊靈越的午餐邀請,而是騎上一輛哈雷摩托車自行離去,很是瀟灑的樣子,只是巴黎不禁摩嗎?
哦,阿拉伯那邊剛剛干起來,還沒有大批移民涌入。
巴黎還沒變色,還沒變成小偷之都呢。
楊靈越看著瀟灑離去的斯蒂芬出了會兒神。
呵,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于是乎嚷嚷著吃飯,歐羅巴那邊定的午餐地點就在簽售會的現場。
同樣位于香榭麗舍大街,一家名叫百獅的雜貨店,嗯...直譯就是個這。
其實就類似于綜合商場,只不過全部都是直營,很高端的那種。
有酒吧,有餐廳,有書店,有藥店,還有影院.....
活動現場就是影院。
報幕的主持人瑪麗卡就在商場的大廳內等候,進入大廳,楊靈越先是愣了一下。
這所謂“赫赫有名”的百獅百貨,就跟山寨簡配版的佛山羅浮宮似的。
規模沒法比,設計沒法比,嘖嘖。
這才把目光轉向瑪麗卡。
一頭棕發披肩,穿著一條吊帶長款碎花裙,身材高挑,穿著矮些的高跟鞋,有個一米八左右。
此刻正甜甜地笑著,看著剛從車上下來,被人群簇擁著,和大導演呂克•貝松並肩而行的楊靈越。
楊靈越也瞥了瑪麗卡一眼,沒特麼照片好看,身材都有些單薄,這讓嘗試過伊萬卡那匹大洋馬的他有些失望。
呸,失望啥,有想法得不到才失望,從昨天開始他就沒啥想法了。
這姑娘的容貌嘛,鵝蛋臉,只能說是秀氣,皮膚小麥色。
但一雙眼楮非常吸引人,像是兩顆湛藍的寶石。
楊靈越對她也只是溫和地笑了一下,並在隨後的時間里道了謝。
瑪麗卡很開心地表達自己很慶幸,感謝有機會能和兩位國際大導演同台,並沒有提及其他。
到底也是一路過關斬將得到法國小姐的人,情商蠻高的。
當然她也沒有和這倆人在一個桌上用餐,不夠資格,除非楊靈越或者呂克•貝松開口。
喜歡華娛俗人傳請大家收藏︰()華娛俗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