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架攝影機對準了二人。
楊靈越比劃了一下︰“這還要拍攝嗎?”
“我們在包子視頻上也是有官方賬號的。”
“那你們肯定運營的不咋滴,我都沒看到過。”
“哈哈,確實,才1萬的關注。”
“名為大眾電影卻不迎合如今的大眾文化時代,1萬的粉絲不足為奇。”
“難道不是紙媒落寞的原因?”
“媒體只是一個名稱,渠道是可以多樣化的,你們要是找個90後當網絡運營,粉絲關注數會猛然提升的。”
“楊導和我預想的一樣,又不一樣。”
楊靈越笑笑︰“能把這咖啡換成茶嗎?”
楊新華愣了一下,到底是文化單位混了二十多年的人,旋即便明白過來。
楊靈越這是說他沒做功課就過來采訪,也在側面地提醒他不要評價一個他不了解的人。
要不然“咖啡換茶”這句話早說了。
在換了茶後,楊新華的問題正經起來。
“在楊導的理解中,如今的大眾文化時代是什麼樣的?文化又是何種概念?”
楊靈越︰“文化”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一個符號學的概念,對文化的分析,不應是探求規律的實驗科學,而應是一種追尋意義的闡釋科學。
所以我認為如今的大眾文化是一種商業文化,消費文化,表征就是娛樂至上,消費至上。”
楊新華笑道︰“所以你拍了《只有你》這種迎合市場的電影?”
“我從不迎合電影市場,《只有你》也不是迎合市場的電影。”
“你有足夠多的錢,所以無需迎合,第三方專業平台數據分析,如果《只有你》有路演環節,票房增加6000萬不是問題。
我所看到的,《只有你》里除了愛情,還有現實,還有消費主義陷阱,還有因為錢而造成的一系列因果,雖然你拍的很隱晦。”
楊靈越笑了笑沒說話。
楊新華並沒有任何自得,而是反問︰“為什麼給那樣一個結局?”
楊靈越依舊是老回答︰“因為女主角是劉一菲。”
楊新華一臉不信︰“只是這樣嗎?”
楊靈越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就像路邊的房地產廣告,好像買了房子之後,以後人生中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本質上不是買房子,而是買概念。我在電影首映時說,如今的人們身處這個消費社會,已經很苦了。看的明白也好,看不明白也罷,都能收獲快樂就夠了。”
楊新華︰“莫非《只有你》是你的一場大型社會實驗?”
楊靈越︰“不是刻意的,只是無意之間造就的,沒去路演是因為我倆鬧矛盾了,我們的狀態都不太好。”
“咳咳咳”
楊新華差點沒嗆死,就這麼說出來了?
“我相信你是真的不迎合市場,如果你們分手的消息當初爆出來,電影票房或許會非常高。”
對于李岩把矛盾當成分手,楊靈越沒有反駁,也沒有再說什麼。
楊新華見狀也沒有再八卦這個問題︰“能延伸說說消費社會這個概念嗎?在你的理念中,電影文化如何在這個消費社會中生存發展?”
楊靈越︰“消費社會提倡的價值理念是“我消費,我存在”,這種消費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消費,或者說不是後工業社會以前的那種意義上的消費,現在的消費已經不是消費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一種像幸福、快樂、高貴、獨特等抽象的觀念。
具體到電影這種文化產業,他的商品是歡樂,不管這歡樂是不是夢幻,都有人願意花錢做夢。至于如何發展,很難,非常難。”
楊新華︰“為什麼這麼說?”
楊靈越︰“就拿今年的電影來說吧,在拍的,或者籌備的,多了一些青春題材的電影,這是時代的一個反應,不再重復討論。
之所以說發展很難,是未來這樣的題材會更多,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早戀、打架、墮胎、分手四要素的青春疼痛文學。”
楊新華︰“你不是說電影應當是歡樂的嗎?為什麼會這樣?”
楊靈越︰“因為電影從業者的文化水平越來越低了,他們在高中時便只知道談戀愛打架,除了戀愛打架,他們也拍不出別的。
其實這些在他們印象中其實是歡樂的,只不過是為自己過去糜爛的生活掛塊遮羞布,只要最後是悲傷的,也就文藝化了。”
楊新華久久無語,作為一名電影媒體人,他無法反駁楊靈越的觀點。
“你能改變這一點嗎?”
楊靈越嘆息︰“任何個人再有能力,也只能改變一點點。藝術高校如果不拔高錄取分數線,影視行業只會越來越爛,也就別談什麼發展了,空喊口號。”
楊新華︰“你的電影扶持計劃就是為此誕生的嗎?”
楊靈越︰“有一定因素吧,10月中旬包子視頻就會上線一大批短片或者長片,有很多都是非專業出身的人拍的,或許技術層面一般,但大多故事內核是可以的,有一些審美取景也是很棒的。”
楊新華看著楊靈越︰“你好像有一種無力感。”
楊靈越擺擺手︰“好為人師的臭毛病罷了,我已經努力在改了。”
楊新華笑道︰“不是,是青年人的責任心。我想任何一個擁有你這番成就的年輕人,大多都會這樣做。”
楊靈越就特麼很感動,說了句︰“謝謝你。”
楊新華很真誠︰“我不值得感謝,是很多人會感謝你,也應該感謝你,尤其是電影觀眾,無論你有沒有改變什麼,起碼你在做了。”
楊靈越搖搖頭︰“沒有,我很認真地謝謝你,因為這是很久以來,你是第一個對我說謝謝的人。”
楊新華︰“因為我是電影觀眾。”
楊新華仿佛看到了楊靈越內心深處深深地孤獨。
確實沒有同類,與他一般年紀的人不可能有他的成就,與他一般成就的人又不可能有這樣的想法。
很矛盾,很割裂。
喜歡華娛俗人傳請大家收藏︰()華娛俗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