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風自個兒想著都一臉慚愧,被污染了啊,不過听到楊靈越已經開講,便貓著腰回到了台下听講。
楊靈越此刻已經問候了領導和朋友,作完了自我介紹,當然只說自己是一名青年導演。
手持話筒,卻並沒有看演講台上的演講稿。
台下第一排最右的一位長者眉頭一跳,不過旋即就放下心來。
“剛才陳長風理事長談到昨天的沙龍,我想了想沒有跑題,畢竟只有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大家才快速地就共同達成一致。
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我們可以引用著先哲們的語錄、各種成語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為什麼會如此?
那就要講文明了,當然這里的文明指的是這個世界上從古至今延續至今的唯一文明,即與我們在場所有人息息相關的中華文明,也稱華夏文明。
關于文明的解釋多種多樣,我說說我個人的理解。
文明就是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後,逐漸出現的一種狀態,它包含了物質,包含了精神,同樣包含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過去創造的文化等等,簡單來講就是精神與文化的總和。”
......
听到這兒的時候,陽藍眉頭舒緩下來。
剛听到楊靈越給“文明”下定義的時候,不由起了擔心,因為他太年輕了,會被人冠上“大言不慚”的帽子的。
隨後便覺得自己的擔心多余,這種場合的演講稿會不審核嗎?
當然,她從始至終都沒懷疑,這是有人捉刀代筆的,能寫出這樣稿子的人給一個年輕人代筆?更何況當審稿的人是傻子啊。
不過轉瞬又皺了皺眉︰我為什麼要擔心這些。
.....
“最早記載“文明”二字是《易經》,即‘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這個場合咱們不搞圖讖,就不延伸了。”
說到這兒的時候,楊靈越笑了一下,緩和一下氣氛,隨後接著說︰
“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必然要出現的東西。
當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各種傳統文化交織,形成了規矩,形成了國度,形成了交流之中的準則。
當人們使用的生活生產工具逐漸統一,飲食、文字趨于一致,文明便誕生了。
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中,最為璀璨,最為耀眼的東西,也是各種文明之下人們引以為豪的東西。
如果說工具的出現使得類人猿與人徹底劃分,部落乃至國的出現使得分散的人類走向集中,那麼文明就是在物質基礎上,完成了精神的一統。
不過文明再是璀璨,再是耀眼,也是會消逝滅亡的,文明終究是以人為載體的。
就拿羅馬文明來說,羅馬帝國崩塌以後,其文化逐漸遺失,現在的歐洲人也沒有對羅馬帝國的認同。
如果你去羅馬,跟他說是意大利人,他會點頭,但你要說他是羅馬帝國的人,他會覺得可笑,這便是國家身份大于種族。
但我們不一樣,無論身處何地,哪怕是移居東南數代的華人,大多都會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是古老中國的繼承人,雖然傳統文化丟失不全,但對于“中國”這個概念,有高度的認同感。
哪怕有的人不認同,但在所有外國人眼中,無論你是馬來西亞華人,還是新加坡華人,他們都會稱呼這些人為“中國人”,即“chinese”。
這便是國家身份超越種族身份,即先是中國人,再是彼此不同的民族。
在秦朝“書同文、車同軌”之前,大家名義上都是周朝人,但各諸侯國之間彼此的身份並不認同,語言、文字不盡相同,人們之間也只是稱自己為秦人,趙人,齊人等等。
各國歷法也不盡相同,看那時人們寫的書,“正月”這個月份都得相互比對,齊國的是11月,秦國就是9月。
但在秦一統中國後,六國遺老遺少們死去後,所有的新生兒便是秦國人了,這為漢朝打下了堅實地基礎,中國文明從此凝聚,各民族高度凝聚,再無分散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公認的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文明延續至今的原因。
中國人,是個堅韌不拔的民族;
中國,是一個“韌性之國”。
幾千年的歷史證明,哪怕崩潰甚至亡國,而國人血液中流淌的基因,會一如既往的自組裝成一個新的舊國度,而這個新的舊國度往往都會更進一步,直至世界巔峰。
所以有諸多西方研究中國的學者說“中國是一個偽裝成文明的國家”,我深以為然。”
說到此處時,楊靈越伸手指向台下,又指了指了自己。
“我們當為擁有這樣的文明而自豪,而驕傲。謝謝大家。”
說罷欠了欠身,又緩緩下台。
這場演講可以說的上擲地有聲了。
楊靈越總結歸納馬丁在2010年ted演講時的觀點,放在現在這個場合,是讓很多人明悟貫通自己的一些想法的,雖然它很虛,只是理論。
某問答網站曾有個知名答復︰我說我要統一全世界,你會認為我不自量力。卻並不認為這個想法有問題,這便是中國文明的影響。
因為這樣的想法在其他現存文明中是不可思議的,無法想象的。
台下響起的如此激烈的掌聲,證明了它的重要性。
楊靈越下台走向座位時,依舊一身的意氣。
台下的人們致以注目禮,依舊鼓著掌。
楊靈越朝王主任點頭示意,然後對上了陽藍的目光,人家一臉贊賞外再無其他。
也就是一瞬,楊靈越便從頭到尾打量了她一番,今天這一身裝扮更加端莊,氣質更加優雅,想來“破壞的美感”也會更甚,想到此處,他微笑頷首以致意。
誰料波瀾不驚的她竟然被這微笑搞的怔了一下,不過也就是剎那間,又恢復了優雅地姿態,真不愧為九尾狐。
接下來沒有人再演講,只有主持人作著總結發言。
之後人們陸陸續續地離開文化論壇分會場,或是各自私下交際,或是轉到經貿論壇那邊。
喜歡華娛俗人傳請大家收藏︰()華娛俗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