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用自己帶來的牙刷和牙膏刷牙洗漱完畢,本來想幫助做早飯,可姥姥和舅媽不讓他動手。
陳鋒只好先去海邊逛逛,等半小時再回來。
離開村尾,來到後山和沙灘交匯,就看到一頭天蓬元帥正在溜人——周小雅的弟弟。
“豬,別跑。”
小男孩手里緊緊抓著韁繩,幾乎被拉著跑。
大清早被放出散養的野豬,顯得十分興奮,在薄薄的雪地里跑個不停,不時低頭吃雪。
相比之前陳鋒帶來的模樣,這頭小野豬已經算是步入青年。
野豬生長很快,遠遠超過土豬。
“周小頌,你怎麼一個人跑出來?”陳鋒笑著走上前,幫助小男孩把這頭野豬拉住,受力不是很大。
看樣子,這頭出生在空間里的野豬,性格早就有所變化,不復山林祖輩的野性。
也不知道是空間有限的緣故,還是里面老虎的調教。
“哼哧哼哧!”
野豬不滿地叫喚了幾聲,但奈何不得,只好待在雪地里吃著雪地的野草。
“大哥哥,爺爺說我照顧大野豬。”四五歲的周小頌十分認真說道,陳鋒感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小妹。
小丫頭放養野雞也是這麼認真的,簡直兢兢業業到了極致。
每天放學回來,都要給小雞偷米、倒水,還要蹲下來看一看,小野雞是不是長大了一點點。
這要是國營工廠、企業的打工人也這麼認真負責,怎麼可能績效提不起來,一年虧損好多萬。
“是嘛,可這個野豬不是你家的啊,你這麼用心照顧,不怕將來這頭豬成了別人家里的肉?”
陳鋒逗弄道。
周小頌有些不安,緊抓繩子說道︰“才不會,大野豬要生小野豬的,我們才不會吃它的肉。”
“哈哈!”
陳鋒見他緊張兮兮的樣子,忍不住笑起來。
果然還是不同的。
換成了小吃貨,肯定是要嚷著自己養的豬,當然是自己吃肉!
“你別笑,我說的是真的。”
周小頌急眼了,說道︰“我爺爺說了,今年生一窩,明年生一窩,後年再生一窩,我們大家就可以養好多豬,大家都可以吃豬肉。”
“要是殺了他,大家都沒有小豬養,就只能今年吃肉,明年吃魚了。”
陳鋒笑著點頭,這番話肯定是他爺爺說的,小男孩想不到這麼多,可能記住大概意思,還是很聰明。
“吃魚也好啊!”
“不要,魚不好吃,豬肉好吃。”
說著,小家伙就有點嘴饞,忍不住看向正在雪地里啃草的家伙。
這算是望豬解渴。
“你在這里別亂走啊,我去前面逛逛,有事就大聲喊,大家都能過來幫你。”
“我知道,我爺爺跟我說過了!”
這里旁邊百米外就是沙灘,大清早已經有很多人冒著小雪出來撿海貨。
早上海灘有時候有很多擱淺的海貨,比如貝殼類。
也就是天津這邊的鮑魚在這個年代已經被我們大天朝的吃貨祖宗們基本滅絕這是歷史記載的,誰叫明清兩代都在四九城定都),否則,運氣好,說不定跟陳鋒一樣,能在礁石踫到這些玩意。
“呼,好冷啊!”
幾個十幾歲大的少年、少女們穿著魚皮衣,跟著自家大人在沙灘走個不停,被海風一吹,忍不住打個寒顫。
這些魚皮衣還是很保暖的,東北零下十幾度都沒能擊穿它們的防護,不過孩子身上的衣服大概是去年的,很多已經開裂,只是被針線用新魚皮縫著。
魚皮衣不耐久,往往只有兩三個月的使用壽命,而且還要消耗不少魚皮。
只是有它絕對好過沒有!
換做是往年,這些孩子還想出門?
全都在家里床上躲著吧!
“嘖嘖,不知道這個防寒衣服,會不會在北方沿海擴大。”陳鋒看著沙灘上的風景,在小雪之中笑道。
南方海邊相對暖和,加上能種植棉花,不需要魚皮衣。
這東西也就是北方冬日保暖需求太大。
走了一圈,來到礁石區,居然還有幾十人在釣魚,都是成年人。
陳鋒暗中給附近海里放了一些野豬血,算是幫了他們一把。
繞了一圈回來,發現周小頌已經不在,眼楮掃過雪地的痕跡,他立馬判斷出他帶著野豬回家了,而且還有人陪著他一起拉著野豬。
“表哥!”
還沒走幾步,就听到周定海在前面喊。
“來了!”
“表哥,吃飯了。”
“嗯。”
“表哥,你昨晚說的是不是真的?”
“真的。”
“那能不能早點說啊,等我一考完,就立馬去。”
“為什麼?”
陳鋒隨口問道,他還以為是小表弟想早點去四九城享福。
哪知道周定海說道︰“我怕我考試不及格,我爹要打我。”
“你就一點都沒信心啊?”陳鋒樂了。
“考試誰說的準啊!”周定海理直氣壯說道,妥妥的學渣特征。
“這個不急。”
道路不算好走,雖然一夜下來已經凍結,陳鋒都不用去給凍梨挖冰塊,可幾厘米厚的雪被行人踩爛,濕噠噠的。
陳鋒穿的是皮鞋,里面還算干爽,周定海穿的是陳鋒之前留下的木底布料兔皮鞋子,這鞋子是舅媽用針線縫合,不防水的。
“腳冷不冷?”
“表哥,我不冷。”周定海鐵嘴死硬道。“走一下就熱了,我穿著的皮襖可是全班唯一的,每一次我坐在哪,哪就有大家擠過來。”
現在鄉下課堂是沒有桌子的,只有一個小凳子,大家坐在一塊听課。
畢竟好多孩子課本都沒有,需要一起共用。
陳鋒暗嘆自己疏忽,沒有想到給他們買一雙皮鞋,之前家里倒是讓他送了老人和舅舅新鞋子和皮襖。
只是雙腳沒有考慮這麼細,沒有想到鄉下是沒有膠水的,無法縫制防水鞋子。
“先回去烤一烤,我給你幾雙兔皮墊著,等我下次來,我送你一雙牛皮鞋。”
“謝謝表哥!”
周定海無比歡喜說道。
喜歡開局59年,人在南鑼鼓巷請大家收藏︰()開局59年,人在南鑼鼓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