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看著這些學生的留言和支持,內心五味雜陳,目光復雜。
曾幾何時。
吳庸但凡是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乃至于跟某些人杠起來的時候,他幾乎所有的發言,都是為了自己。
因為憋屈。
為了讓自己解氣。
的確吳庸對這彭教授等人非常不爽,但內心里對于這些搞教育的人,是有幾分尊重的。
而且他又是宋清照力排眾議帶進去的人。
所以,縱然吳庸對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再不爽,也在顧全宋清照,留了幾分面子,沒有撕破臉面。
吳庸從來都知道知恩圖報這幾個字。
可這一次不同了。
吳庸之所以站在了這個舞台上,並不僅僅只是因為他跟彭教授這群人有摩擦口角。
而是內心底下。
是為了這群孩子。
為了這個世界能做些什麼。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吳庸前面幾年,都在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在生活,結婚生子。
本以為能這樣普通一輩子。
沒有曾經在藍星娛樂圈,乃至于商界的勾心斗角,可最後……
依舊沒有躲過。
網絡上流傳著吳庸去到哪兒都搞事情,被叫做平頭哥的稱號。
事實上。
這一切都吳庸故意的。是因為他在藍星,見過了那個時代某些行業頹廢和退化。
才有了他進入娛樂圈以來的所有舉動。
歌壇,詩詞,節目,乃至于他所進入過的所有行業。
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需要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他需要肩負一些屬于自己的責任。
對。
吳庸的確是做不到如同那個世界偉人一樣,心系百姓,一心為所有人造福。
他做不到,也無法做到。
所以。
吳庸才會在自己的能力範疇內,只要不涉及道德底線,讓自己的影響力蔓延。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將藍星無數先輩凝聚出來的心血,在這個世界綻放出另一種奪目光彩。
而這篇《少年中國說》的出現。
吳庸即便知道這個閉幕致辭,會引起巨大的反響,甚至讓他在教育行業內,被擠兌,一敗涂地。
可吳庸依舊選擇了它。
為什麼?
就是因為,吳庸在這個世界里面,見過了太多暮氣沉沉的少年。
照本宣科。
他們被‘前人’走的路,安排的明明白白。
沒有方向。
猶如傀儡。
他想以《少年中國說》這篇在藍星激勵了半個時代少年的文章,喚醒這些少年的那顆麻木的心。
注入一劑真正的強心劑。
在《典籍里的華夏》當中,關于愛國,關于少年,關于熱血,吳庸拍攝的並不少。
那句‘少年強,則華國強’。
風靡網絡。
但影響力,依舊不夠。
而這次,這篇《少年中國說》就是吳庸借助京大這個平台,這個機會,再一次以聲音喚醒少年中國心。
這一刻。
吳庸嘴角的微笑沒有停止過。
因為,他在評論區中,見到的是,來自于全國各地自發前來支持他的學生們。
這一刻。
吳庸就很清楚,那篇冒著巨大風險在台上所講的《少年中國說》沒有白費。
喜歡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