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看了眼時間,已經五點出頭了。
在京大的一節課,是一個半小時,也有些是一個小時的。
各大高校不同。
“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吳庸又看看大家大家。
眾人都沒有作聲。
特別是最前排的紅學圈那撮人。
吳庸點點頭,“既然都沒有疑問,今天的公開課,差不多就到此結束了。”
教案已經收拾好了。
其實也沒有啥東西,別看擺放上邊東西挺多,實際上能用到的幾乎沒有,就幾張資料。
還是有些在手機不方便投屏,才打印成了a4紙,方便投影儀。
金卓宇和齊美霞等人一看吳庸就要走了,頓時急了。
這可不行。
大家可太清楚,這節公開課結束後,以後吳庸的公開課,幾乎沒有了。
別看要換成線上,這玩意兒線上跟線下,是完全兩碼事。
當眾提問,跟線上提問,哪能一樣?
線下,只要提問,礙于這麼多人,吳庸想不回答都不行。
可是線上。
人家壓根不會理會,就算被其他人說吳庸什麼耍大牌,什麼刻意不回答問題,鬧上了媒體新聞。
那又怎樣啊?
人家可以來上一句,上課期間,正忙著講課呢,線上沒照顧到。
輕飄飄一句話,直接完事了。
誰會理會你啊?
那時候由他們組建而成的紅學圈,真就能名存實亡。
誰還會鳥啊?
所以,那金卓宇等人著急了,“等等!”
突如其來的聲音。
,還想繼續杠啊?
吳庸放下教案,笑呵呵問︰“嗯?金大師還有什麼問題?”
金卓宇深呼吸,勉強的將自己觀點繼續發表和反駁,“剛才所說的一切,只是屬于自己的觀點,就算能徹頭徹尾圓回來,但在學術界,紅學界早有自己的結論。”
學術界?
紅學界?
結論?
自封的啊?
對于這些強行抬杠的言論,吳庸已經懶得理會。
這次吳庸沒有說話,而是轉頭在側邊的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大字。
眾人看去。
—是非久自見,不可掩也。
一下子,現場一陣沉寂。
有人忍不住說︰“老實說,我更加願意相信吳老師現在對紅樓的觀點。”
這時。
一個座位靠中間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手高舉過頭,大聲喊,“可不可以給我個話筒,我有話說。”
五千人的場館很大。
聲音很難傳到前邊。
“我這里有。”顧小曼將話筒向後遞去,“麻煩同學們傳下。”
不一會兒。
話筒到了那中年男子的手中。
一時間大家看著他。
“謝謝。”
中年男子打開話筒,直入主題,“紅樓在咱們國內存在將近三百年。關于紅樓殘余的問題,自古以來一直不斷,特別是這十多年的網絡時代,更是如此。研究的人,不計其數,但自始至終,都各抒己見,爭吵的不可開交。”
“但自從吳老師出現後,這三節公開課,給整個研究紅樓學術界,落下濃重一筆。也顛覆所有人對紅樓的深以為然的看法。”
“我也是紅樓愛好者,三節公開課我都在現場,感受頗多。”
“紅樓並非一人,並非一機構的紅樓,而是古人給我們留下一筆文學財富。”
“吳老師給我們打開了,一個關于紅樓另一個新奇的角度。”
“讓停滯不前的紅學研究,得以延續。”
“這是好事。”
許多人點頭,覺得這位紅學愛好者,說的非常在理。
喜歡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請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