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記者將所有信息都大聲朗讀了出來。
現場一片嘩然。
特別是孩子選修課是古典文學的家長們,一個個義憤填膺。
“還是一個普本啊?”
“好家伙,一個普本的人,連要求都達不到,竟然被邀請任教京大?”
“對啊,難道就是因為他是一個明星?”
“這事情,必須給個說法。”
“可不是,你們所謂的創新教育,就是邀請一個明星來任教,就是創新教育?”
“呵呵,京大什麼時候淪落到搞這些流量主義了?”
“真後悔讓我的孩子來京大,不如隔壁的清大。”
“今兒不給個說法,跟你們京大沒完。”
不知道誰叫了一句,“退學!”
突然間。
群情激昂,都嚷嚷了起來。
“對,退學。”
“沒有說法,退學!”
“一個明星任教京大,真是搞笑。”
一眾人氣憤了。
那女記者得意洋洋的看著杜教授等人,又瞥了瞥吳庸,然後冷聲道︰“唐主任,听到了嗎?您是京大的歷史中文系的領導,這是京大家長們的心聲。”
“這些孩子,都是人中龍鳳。”
“培育一個能上京大的孩子,家長們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可你們卻是破壞校規,邀請了一個明星任教。”
“專業水平能行嗎?有經驗嗎?達到資格了嗎?”
咄咄逼人!
唐主任,杜教授,繼教授等人,眉頭皺了起來。
“想要怎樣的說法?”
就在這時。
里面走出來了一個穿著淺藍色旗袍的婦女,頭發盤在腦後。
踩著一雙平底高跟,知性且優雅。
“宋校長。”
“宋校長您怎麼也來了。”
唐主任等人都出聲了。
“宋校長?”
“難道這位就是上頭下來京大的宋校長?”
“這麼年輕?”
“我去,好漂亮啊。”
“這一看,就是書香世家的人啊。”
“听說吳庸就是這宋校長親自招進來的。”
“啊?不是吧?”
“好家伙,難道他們有問題?”
“我的天……”
眾人小聲議論。
吳庸也跟宋清照打了聲招呼,“宋校長。”
宋清照點點頭,示意她來處理,而後看向了那女記者,微笑道︰“這位記者朋友,貴姓?”
女記者,“免貴姓王。”
宋清照笑笑,“王記者我可以問你幾個問題?”
王記者有些拘謹,“宋校長您問。”
面對京大的副校,這女記者可不敢造次,也不敢像剛才一樣咄咄逼人。
而且能在這個年紀擔任副校。
家庭背景,很恐怖。
宋清照笑問,“你是哪里人?”
女記者如實回答,“來自于西江。”
宋清照點點頭,“對京交有多少了解?!”
女記者說︰“大致了解了一下,”她有些搞不懂宋清照到底什麼意思。
宋清照笑道︰“那你了解過京交大學電子計算專業?”
女記者愣了愣,沒有接話,第一時間再次查看起了京城交通大學的電子計算專業。
其余人也皺眉。
有人疑惑,“京交電子專業?難道京城交通大學這個電子計算專業很厲害嗎?”
“不可能吧?”
“我感覺就是扯淡呢。”
立馬也有人大聲反駁,“呵呵,一個勉強跟重本搭邊的京交,就算電子專業再厲害,難道還能比得上京大清大不成?”
“可不是嘛。”
“呵呵,我沒記錯的話,當時我看過吳庸的學歷,好像就是學什麼電子計算專業的。”
“害,我還以為有多厲害呢,一個屁電子專業,仗著有幾分才華,竟然敢來京大任教。”
“嘖嘖,越發覺得,這吳庸跟這校長有一腿。”
大家熙熙攘攘。
更有些污言穢語傳入大家耳中。
“你們說什麼?”
“嘴巴放干淨點!”
唐主任等人看著不下去了,出聲呵斥。
那說話的幾個人是中年男子,目光自始至終都貪婪瞧著宋清照。
“難道不是?”
“怎麼,惱羞成怒了?”
“還不讓人說實話了是吧?”
“保安!”唐主任怒了,但下一秒,就被宋清照給攔住了,“唐主任。”
唐主任氣道︰“宋校……”
宋清照臉上的笑容依舊沒有絲毫變化,“不礙事。”
就在這時。
人群中有人查詢京交電子計算專業結果,驚駭的發出了聲音,“我去,這京交電子計算專業,好像有點離譜……”
“我的天,何止是離譜……”
“瘋了。”
“不是吧?今年京交電子專業錄取分數線,竟然要673分?瘋了吧?按照這個分數,足夠上京大清大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我去你大爺的,我看到了什麼?”
現場中突然炸裂了。
673分?
京交大學電子計算專業,竟然要這個分數?
不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絕對不可能!
現場一片安靜,所有人第一時間都拿出手機搜索查看。
太震撼了這個消息。
站在宋清照面前的姓王的女記者,顯然也看到了頁面的結果,瞳孔放大。
京交︰國內重點綜合大學。
中文系錄取分數︰556分。
……
工商管理系︰564分。
……
藥學系︰558分。
……
外語系︰563分。
……
信息工程系︰569分
……
當看到了電子專業那一刻。
在場的所有人。
全部呆滯原地。
電子專業,錄取分數︰673分。
榮獲第二屆國際電子計算金獎……
榮獲第三屆國際電子計算第二名……
榮獲第四屆……
榮獲華國頂級榮譽第一名……
榮獲基礎研究應用,國內外認可,重大理論突破原創性科研成果。
重大技術發明。
計算機領域技術創新重要成果,應用前景和市場前景,著名社會效益……
獎項無數。
每個人此時腦海一陣渾濁。
不可置信。
673分!!
電子計算專業,錄取分數!
瘋了!
太瘋狂了!
難怪會有如此多的獎項。
這尼瑪,這個分數,清大,京大,上交這些頂級學府,都人選了啊!
人群中。
突然有人問出聲,“這,這吳庸,難道……就是這個專業嗎?”
霎時間。
所有人看向了宋清照。
宋清照笑笑,“是的。”
現場寂靜無聲。
“對了,當時吳庸考了675分。”
然後宋清照又看看大家,微笑著補充了一句,“對了,還沒有寫作文。”
倒吸涼氣聲清晰在周邊能听到。
675!
沒有寫作文,675!
這尼瑪什麼逆天分數啊?
整個華國高考歷史當中,能考上675分的,已經是每個省內最頂尖學生。
能上到七百。
已經是真正的鳳毛麟角。
而吳庸675,這還是沒有寫作文,考上的分數!
不敢想象。
倘若以吳庸如今展現出來的文學素養,文化底蘊,寫個作文,只要不是偏題嚴重,在滿分六十的情況下,考個及格線,三十來分,不成問題吧?
倘若發揮好呢?
五十分?
甚至逼近六十分呢?
七百三十分。
在整個華夏歷史中,只有寥寥幾個考生,能考出過這成績。
而這幾個人,都已經是各自領域中的最頂尖人才。
發光發熱。
此時現場中,出奇的寂靜。
有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忍不住說︰“675這個分數,完全可以上京大,清大這些頂尖學府,這吳庸為什麼會去京城交通大學?”
立馬有人附和。
“是的,這位兄弟說的不錯,京大是國內的頂級學府,電子計算專業也不比京交差,偏偏去了京交?我不理解。”
“所以,我懷疑,這是作假。”
他朝著大家招呼一聲,“大家說是不是?”
立馬又有一堆人吩咐出聲。
“嚴重懷疑。”
“你說吳庸沒有寫作文考了675就考了675?誰信啊?”
“呵呵,這不是在蒙人嗎?”
“對的,我也是二十年前高考的一員,裸分沒有作文675,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意味著,其他分數,幾近滿分。這在高考歷史中,只出現過兩個人,一個文科,如今已經在某省任高職。一個在航空尖端領域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都是我華國頂尖的人才。”
“這吳庸,沒有寫作文,考出這個分數,並且還沒有選擇京大或是清大這種頂級學府,我不理解。所以,我嚴重懷疑,這是作假。”
現場中無數人都看向了吳庸和宋清照。
宋清照臉上的淺笑依舊一如既往的優雅,“作假與否,我京大沒有必要跟你們解釋,倘若你們不信,可以去查詢。”
有個對這方面明顯了解的記者發問,“怎麼查詢?按吳庸年紀推斷,他的高考至少是在七八年前,而且每年高考成績都會更新,網絡上根本沒有保存。”
“也就是說,無法查詢。”
又有人說︰“是的,你們京大既然知道吳庸當時的成績,可以給出讓信服的證據來,否則,你們京大就是在作假,包庇吳庸。”
現在已經將矛頭從吳庸身上指向了京大。
此時此刻。
根本沒有人願意相信吳庸當時高考成績675分,竟然會拋棄頂級學府不選擇,竟然會選擇一個京交。
是,的確京交電子計算機領域是國內頂尖的存在。
但京大清大這些綜合性世界級的頂級學府,會差?
不會!
就算差,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宋清照沒有繼續理會這些人,笑了笑,回復道︰“當時的吳老師的分數,差了京大兩分,差了清大一分。”
在那個時候,高考是人數最多的一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十多個省份加起來。
足足有一千九百萬人。
往常京大和清大錄取分數會在660左右,675是必然能考上的。
可也正是因為那年高考人數太多,太過于龐大。
京大清大的錄取分數,足足提高了十多分。
有人查詢了那年的錄取分數。
“唉,好像還真是。”
“真是677錄取分啊?”
“我想起來了,那年高考人數太多了……”
“原來這樣啊?”
即便如此,依舊沒有打消了大家懷疑的念頭。
也有許多人開始相信了。
“那麼請問宋校長,您有什麼證據證明吳庸當時的分數?”
“對,我們並不是質疑吳庸的文學底蘊,我們是擔心京大會破壞校規。”
“可不是嘛。”
“對,只要您能做出證明,我們願意給吳庸一次機會。”
這不是願意給吳庸一次機會。
而是一旦證實吳庸當時成績是真實的,為吳庸的分數低頭。
沒有寫作文675這個概念大家可太清楚了。
國內所有頂級學府。
任他挑選。
所以,壓根就沒有了所謂的學歷問題。
宋清照依舊說︰“無法證明。”
弦外之音就是,憑什麼給你們證明?想要知道?自己查啊。
眼看著鬧得越來越僵。
這時,人群中走出來了一個中年男子,揚了揚手,提議道︰“大家,听我說一聲。”
“如果想知道吳庸的成績,其實很簡單,網絡上雖然不一定有保留,但他所在的學校一定有檔案。或者是,致電京交查詢即可。”
所有學生出自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在當地的教委留有檔案。
而以吳庸的成績。
太耀眼了。
學校以及當地教委,必然會留有檔案。
當然還有一個地方,那就是教育bu內部系統,也必然留有。
不過教育bu內部系統。
不是一般人能查詢的,那就只有吳庸當時高考的高中,以及京交。
是最直接和簡單的。
听著那中年男子的話,有人說︰“一般人查不到吧?就算查,人家願意給?”
“可不是嘛。”
“大家有沒有是教育系統的人啊?”
“是啊,教育系統的朋友們,麻煩幫忙可查詢下可以嗎?”
人群中。
有人響應了。
走出來了一個五十來歲的婦女,一身家庭主婦的裝扮,很樸素,“我倒是認識一些朋友在京交任教的,大家可以等我兩分鐘。”
眾人一听。
頓時大喜。
“好,麻煩了。”
“哎喲,太好了,看這吳庸這下還能怎麼狡辯。”
“哈哈,別到時候這成績真是作假,沒有這一個人,那就好玩了。”
眾人熙熙攘攘。
而被圍在中間的吳庸,面無表情,甚至感覺到這些人真無聊。
不多時。
那個婦女身邊圍滿了人,大部分都是記者。
婦女開著擴音,“老劉,是我,有個事兒想問你。”
對面似乎正在忙,壓著聲音,“能晚點嗎?”
喜歡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請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