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司徒老家。
此時司徒老看著作為的帝王崇禎這一個作揖,這一個鞠躬。
也讓他一驚。
但下一秒,他卻是笑了起來,“這一段,非常妙。”
“以庶民之身,跟小吳平等。這便意味著,接下來的話,才能更加容易問出口,不再拘束于帝王自身。”
只是司徒老的笑容。
多少有些苦澀。
這一段歷史,太過于沉重了。
這一幕演繹的太過于真實,真實到眼前之人,就是那一年已經窮途末路的崇禎帝。
大明最後一個帝王。
賀紅苕突然出聲,“或許吳老師在當時錄制的時候,也不知道付長仁老師,會有這一個鞠躬吧。”
賀紅苕是演員。
在這段時間演技突飛猛進之後。
她對演技,對各方面的東西感悟,深了很多。
以前她不理解所謂的即興表演。
每一次都是按部就班。
上面讓該怎麼演,就怎麼演。
可最終,演來演去,她還是賀紅苕,而不是所演的角色。
可現在。
她看著崇禎的扮演者付長仁,她忽然明悟了。
為什麼老演員,影帝,影後等等。
這些大咖。
能達到這個位置。
是對角色的理解,是對劇本的了解,更是對將所有東西融合到自己身上來。
角色就是自己。
自己就是角色。
不分彼此。
這一段帝王作揖,讓賀紅苕對演戲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越發的欽佩,吳庸的選角。
太絕了。
所有人都看著屏幕中,吳庸面對著一個帝王作揖。
會有怎樣的反應。
是泰然受之?
還是?
鏡頭之下。
吳庸沒有絲毫遲疑,一把扶住了崇禎帝的雙臂。
“陛下乃九五之尊。”
“晚輩,只不過是來自于後世中,芸芸眾生的一員。”
“又如何使得?”
崇禎只是笑,“如何使不得?朕,免去冠冕,褪去龍袍,何為天子?也不過是跟先生,同樣的肉體凡胎。”
“先生告誡我後來諸多事,于我而言,無疑是天大之事。”
這一次。
吳庸沒有再阻撓。
這個帝王作揖,終究是落了下來。
此時所有人都明白了。
帝王。
戴上冠冕,穿上龍袍,是帝王。
可此時的崇禎,從‘朕’變成‘我’,便是放下了所有一切。
崇禎說︰“我,可否再問先生一些事情?”
每個人都知道。
此時的崇禎想要問什麼。
吳庸拱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崇禎眼簾低垂,時而抬起,時而放下,心中有萬言,卻不知從何問起。
最後。
“我想知道,我死後……這大明……這天下,會變成如何……”
崇禎身姿挺拔,目光凌厲,“我縱然身死,也想走的明明白白,不當糊涂鬼。”
……
家里。
吳庸目光落在了屏幕中的崇禎帝臉上。
是劇本?
是劇本。
更準確來說。
這位扮演崇禎帝的付長仁老師,早已經跳出了劇本的範疇。
將自己當成了真正的崇禎。
也只有現在的吳庸知道,從這一刻開始,兩人的對話。
早已經不再是劇本。
而是變成了,沒有跟隨劇本的走動。
演變成了,真正的一個來自于三百七十九年後普通人。
與一個在三百七十九年前的帝王對話。
除了當初在拍攝的孫志堅等人外。
更沒有人知道。
這一場戲。
由現在開始,真正的一鏡到底。
時間的跨度。
足足有四十分鐘。
“陛下是想問,大明可否仍舊存在?漢室是否,被滅絕?”
鏡頭之下。
吳庸听著崇禎帝的話,鄭重的道︰“陛下,大明沒有亡!漢室血脈,仍在後世中,流傳!”
崇禎身軀一顫,可卻是搖搖頭,“先生是在寬慰我?”
“我是大明最後一位帝王。”
“我死後,大明,又怎會存在?”
吳庸面向那輪殘陽,“陛下方才的問題,第一個問題,陛下問,你死後會如何。”
吳庸的聲音很沉重。
“陛下死後。”
“滿清入關,大明皇朝倒塌。”
“所過之處……”
“漢人血脈,被滿人屠戮至……伏尸百萬里……”
崇禎雙眸緊閉。
兩行血淚自眼角滑落。
“陛下死後。”
“清兵入關。”
“刑部尚書,高倬,自縊身亡!””
“戶部劉成治,索筆題壁,‘鐘山之氣,赫赫洋洋,歸于帝側,保此冠裳’而後,從容赴死。”
“國子監吳可箕,于雞鳴山關帝廟,自縊而亡!這”
“中書舍人陳 ,舉人之子陳伯俞,一家一百三十二口……”
“國子王贊明,于相山之上,為自己挖掘墳墓。”
“中書龔廷祥,辭文廟,登武定橋,慷慨投水而亡!”
“清軍入城,派人勸降,黃端伯坐于府前,提筆于門前,‘大明禮部主事黃端伯,不降!’從容赴死!處刑之日,百姓慟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允,劉理勝,殉國!”
“……”
“大將,盧象升,戰死!”
“……”
“大將,孫傳庭,戰死!一家一百七十二口,妻女妾室,投井而亡!”
每一個文字在吳庸口中念出。
就如一把把刀,深深的扎入了崇禎帝的內心。
也同樣扎入了。
此時直播間前所有人的內心。
每個人淚流滿面。
這就是大明啊,這就是鐵骨錚錚的大明。
縱然戰至一兵一卒,面對數以萬計的清兵,縱死不降!
“第一頁,翻開的華夏大一統的祖龍,始皇!第二頁翻開的是,我華夏,華國之崛起!而這一頁,卻是翻開了我華夏這條巨龍,那堅挺的脊骨,大明!”
“這個節目,太讓人淚目了。”
“吳老師,你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華夏歷史,只有大明這鮮血淋淋的一幕,每每讓我翻開,都是淚目!”
“嗚嗚嗚嗚,吳老師,你賠我眼淚。”
“太難受了。”
“崇禎帝听到自己的大臣,慷慨赴死,那該多難受啊……”
“我不敢想象……”
“這才是節目,這才是我華國人,該看的節目。”
“從開始看著那紫禁城漫天的煙霧,燒殺掠奪的聲音……再到煤山之巔,崇禎帝那癲狂的狀態……我的心情,每一次都狠狠的揪痛!!”
……
可吳庸的聲音仍在繼續。
每一句都讓這位崇禎帝,難以呼吸,也讓直播間所有人都在淚流滿面。
“四月六日!三十萬清兵入關,大軍壓境。”
“大明潰不成軍。”
“努爾哈赤,稱帝,更名大清!”
“上位之日。”
“頒發死令。”
“死令傳至中原。”
“讓每個中原男兒,剃發。若違背者,殺無赦!”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中原男兒不從,百姓不從。”
“那一日,努爾哈赤下令,三十萬大軍壓境,配兩百大炮,攻之揚城。”
吳庸度步在煤山之上。
他震蕩的聲音,每個字都清晰的落在了這位明末帝王崇禎的耳內。
崇禎身體震蕩。
老太監王承恩身體同樣大震。
三十萬大軍壓境。
只是為了讓所有人剃發!這是多大的威勢啊。
吳庸大手一揮。
紫禁城的上方,風雲涌動,咆哮聲震天蕩地。
龍魂盤旋。
聲音,響徹這方天地。
那是大炮的震蕩聲。
那是百姓的哀嚎聲。
那是華夏龍魂在慟哭!
崇禎失神的坐在地面,大哭無聲,只有兩行淚流下。
“那一日,大明十萬男兒,誓死抵抗!”
“那一日,楊城數以萬計的百姓,在大炮轟炸下,粉身碎骨。”
“楊城百姓守了整整八十一日!”
吳庸聲音顫栗,眼淚也止不住滑落,“後世史書記載,史稱楊城八十一日!”
“十萬人大城,戰死七萬。”
“只余下了,老弱婦孺!”
崇禎帝撲通一下,跪倒在地,膝蓋發出了輕微骨裂的聲音。
張嘴無聲。
只是看著遠端。
一雙眸子,只有干澀到遍布血絲。
這一刻。
這位帝王,所有的精氣神,被徹底抽干,形同枯槁,猶如死人。
吳庸說︰“清軍攻城,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楊城大將閻應元,不跪!”
“臨死前,寫下絕命詩!”
崇禎帝慘然問,“他寫了什麼?”
吳庸一字一句說。
“寧願留忠發,不肯剃奸頭。”
“誓將衣漢服,不願穿旗裝。”
最後。
吳庸手掌一揮。
那震蕩長空的咆哮聲,停頓了。
長空之上,畫面涌現。
楊城之內。
戰火余下的灰燼,千瘡百孔。
尸橫遍地。
腥臭味沖天而起,讓雲層染上了紅芒。
城頭之上。
烏雲密布。
一個渾身血跡,殘破不堪的中年男子,手持長槍,屹立于城頭。
一雙虎眸,綻放著最後的芒光,直視著前方三十萬大軍!
一人一槍。
他的聲音震蕩世界。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六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赴死,存大明萬里江山!”
長槍穿透大將閻應元心髒。
屹立不倒。
至此。
楊城滅。
吳庸眸子一閉,不忍直視。
他的聲音跟隨著閻應元念著那首詩,可每個字都仿若是萬斤之重。
重重落在每個人的耳內。
滿城忠義之血。
染在了每個人心中。
此時此刻。
直播間內的所有觀眾們,只覺得內心氣血翻滾。
那股憋屈的氣息。
憋在內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十萬人同心赴死,存大明萬里江山!!”
這十四個大字。
太重了。
每個人都熱淚盈眶,清淚滑落,眸子通紅。
無數男兒。
拳頭緊握,青筋暴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萬人同心赴死!!存大明萬里江山!”
“大明忠魂!”
“我好憋屈啊。”
“啊!!!十萬人啊!最後連老弱婦孺,全部陣亡!”
“清軍!老子與你不共戴天!”
“天殺的!”
無數人情緒激蕩無比。
此時國內每個地方,從路邊路過,隨處可見,無數熱血青年,眼含熱淚!
……
直播間內。
無數業內的專業人士,也同樣被這檔節目,被吳庸的台詞給震撼到了。
內心激蕩。
拳頭不由自主的緊緊握著。
這檔節目,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太大了。
第一期,第二期……
本以為第三期,會不如前面兩期。
可萬萬沒有想到。
這一期帶來的震撼,絲毫不比前面兩期弱。
十萬人同心赴死,存大明萬里江山。
這是何等的風骨啊。
這是何等的危不懼死啊。
這才是大明的脊梁骨,這才是大明的龍魂!
這一刻。
他們也終于明白。
為什麼這檔節目,縱然是隔了三個月之久,依舊在開播的時候,涌入數以千萬計的觀眾。
風骨兩字。
貫穿了整個節目。
每翻開一篇華夏的歷史,每一個璀璨的人物,帶來的震撼和使命感,是任何節目都無法做出的。
只有那個青年。
只有那個滿腔熱血,敢對任何人,任何東西說不得青年。
永不低頭的青年。
才能做出如此讓人震撼的節目。
整個網絡上。
典籍里的華夏,這六個大字,遍布每一處地方。
熱搜榜上。
關鍵詞上。
大明皇朝,崇禎,吳庸,典籍里的華夏……
佔據了每一處地方。
而這檔節目,播出的時間,已經來到了將近一個小時。
時間。
快到了。
可涌入直播間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曾幾何時。
華夏歷史,歷史文學等等,對于各大青少年來說,只是歷史而已。
幾乎沒有個人願意翻開那厚重的章節。
然而。
隨著吳庸出現,隨著他帶來‘典籍里的華夏’這檔節目。
詩詞。
文學。
讓整個國內,爆發起了。
歷史文化。
也讓無數青年,恍然間發覺,原來華國的歷史文化,是如此璀璨。
是如此的讓人著迷。
是如此的,驚心動魄。
是任何節目都無法比喻的。
“吳老師,謝謝你,謝謝你讓我重新認識了歷史。”
“泱泱華夏,五千年瑰麗的墨寶,是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無法比喻的!”
“再次引用吳老師的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來自鏡,可以明得失。”
“以後,凡是歷史課,我都會第一個!”
“如此文化,根本不是所謂的小日子,小棒子能比喻的!那些成天沉溺于小棒子年輕人們,醒醒吧,這才是我們華國人,該看的東西!”
“難以呼吸!難以想象。”
“感謝吳老師,帶領我們,縱覽山河,暢游歷史光陰!”
喜歡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請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混娛樂圈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