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會是這樣。”
雖然此人最終也未告知方霄名諱,但從其話語間不難確定,其就是大乘期存在的部分意識。
至于其不本尊也不難猜。
‘求道花花瓣’既是送至四方仙宗,其又言要了斷因果。
顯而易見,其本尊就是四方仙宗背後的那位大乘。
至于其與本尊之間的關系,為何會顯的如此不睦,方霄能想到的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虛界中這位,因為與本尊脫離太久,已經成為獨立的個體。
其已言明‘不願與本尊相見’,便是明證。
雖說雙方失聯已久,虛界中的情況本尊並不知曉,但以大乘期的閱歷,心中肯定也有了這種猜想。
以其對本尊的了解,顯然明白對方肯定是容不下自己的。
眼下本尊對抗不了‘心君’,不敢進生命禁區。
可一旦有了對抗的力量,恐怕就會在第一時間踏入禁區,並將其收回,抹除自我。
最不濟也會想盡辦法,將分離出去的這部分意識泯滅掉。
所以,此人的心理是極為矛盾的。
其向往自由,渴望脫離虛界。
但離開之後,有沒有擺脫本尊追蹤的可能。
突襲方霄,企圖融合意識,只是為了形成全新的意識體,以新的身份徹底與本尊切割。
只可惜,此人失敗了。
想通內中隱情之後,方霄亦是感到一陣後怕。
倘若當日不顧那兩縷意識,它們是不是也會逐漸生出自我。
方霄可不想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若是真到了這一步,他也很可能會想盡辦法將之泯滅的。
畢竟誰也不願有一個對自己了如指掌,且隨時會反噬自己的對手。
不過很快,方霄便將這些事全都拋諸腦後。
原因也很簡單,他更應該考慮的是自己,恐怕危機還尚未結束。
脫離虛界之事暫且不談。
從此人的話語間不難判斷出,‘求道花花瓣’肯定有問題。
倘若脫離生命禁區,很可能不是等他把東西送到四方仙宗手上,而是四方仙宗這位大乘先一步找上門來。
而無論是因為其失陷的那部分意識,還是方霄從禁區脫身的辦法,這位恐怕都不會讓他輕易離開。
尤其是他的身份還是修士。
方霄摸不準這位對修士究竟是何態度。
能不踫面,最好還是不要踫面的好。
他不是沒有想過,將‘求道花花瓣’直接扔了,等那位自己撿走。
但道誓限制,他必須將之交于四方仙宗。
這樣到底算不算違逆誓言,反正他自己界定不了。
試一試,成了還好。
可若不成,那就真的是逝一逝了。
所以這位大乘肯定是要見的,但見面的方式卻是好好籌謀、仔細規劃一番才行。
好在方霄已經有大致的計劃,現在只等齊雲生循環回來,便可以嘗試著離開虛界。
而他也從此刻開始,思量著脫身的細節。
以及如何在離開之前,再從‘心君’身上撈些好處。
……
時間一點點向後推移。
廣場上假身也開始逐漸減少,不多時,便已消失一空。
至此,新一輪循環亦是再次開始。
隨著第一人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假身匯聚而來。
此刻,方霄緩緩起身,看向隨著人流一同走進廣場的齊運生。
“來的倒是時候,正好便嘗試一下是否可行。”
他直接閃身來到齊運生面前,並以其主的身份,暫時將其祈願的沖動按了下來。
這幾年他對于齊運生的情況,已經完全了解透徹了。
每天一輪循環是固定的。
但只要不是阻止祈願,早一些晚一些,其實還是有商量余地的。
而方霄要祈願脫離虛界,便要保證齊運生待在廣場上。
畢竟他也不知,帶走齊運生,是否必須要其待在他身旁。
若是讓其祈願,不出一時三刻,便會被‘心君’送走。
待到再見之時,便又是下一個循環。
安排好齊運生之後,方霄也不耽擱,當即便面向‘心君’,開始祈願。
只不過他所祈之願卻並非脫離虛界。
‘請心君賜下求道花花瓣兩片。’
沒錯,方霄在向‘心君’討要求道花。
他如果沒有記錯的,當時那位的原話是,‘心君’的前身奪走了一株求道花。
雖然方霄不知這位付出了什麼代價,才得以討來一片求道花花瓣。
但他知曉,一株求道花有三片花瓣。
其討來的應是精氣神三道之中,代表神的那一片。
另外兩片必然還在‘心君’手中。
方霄的這一片必須交給四方仙宗,到這麼好的寶貝,他怎會不眼饞。
于是便對剩余的這兩片,打起了主意。
而事實也的確如方霄所預料的那般。
‘心君’悄然分裂出了一部分,並緩緩飄至方霄的身前。
顯然東西是有的,只不過還要看他能拿出貢品來換了。
可方霄身上哪有與之同等價值東西。
想來,就算是把他的識憶掏空,恐怕也換不來這兩片‘求道花花瓣’。
不過既然祈下此願,方霄自然有他的辦法。
他看了一眼身前小號的‘心君’,便收起眸光,雙目緊閉。
無需多說,他卻是再次向‘心君’傳遞信息。
只不過這次並不是祈願。
‘善信願以大道道軌為貢品,祈求兩片求道花花瓣。
還請心君明示,共計需提供多少條。’
這也是方霄長期祈願,摸索出來的規律之一。
只要明確祈願的內容,並詢問所需貢品數量,便會得到準確的答復。
當然,也要說明貢品的情況。
畢竟‘心君’都是在規則之內,以本能行事。
最多就是回應貢品數量,做不到更復雜的回復。
而若是貢品品階太低,與祈願之物的價值相差太大,‘心君’便不會回應。
但方霄此番提出的貢品價值,可是一點也不低。
不要覺得道軌和道軌投影的作用相近,便將之混為一談。
先不說二者在道軌之力上,便有著極大的差距。
僅大道道軌本身,其映射出的,便是大道最直觀的運行軌跡。
其中包含的大道至理,也要遠遠超過道軌投影。
而且想要截取大道道軌,其難度也是極高的。
方霄相信,以‘心君’前身渡劫期的閱歷眼界,必然知曉大道道軌的價值。
並衡量出其與求道花之間麼差距。
不過這也只是他的想法,或許在‘心君’這里,大道道軌遠不及求道花。
而看著一直沒有動靜的‘心君’,方霄的心亦是不斷下沉。
就在他失望至極,準備放棄之際,竟又出現了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