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刀行

第754章岱宗之下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張老西 本章︰第754章岱宗之下

    甫出城時,尚且還是萬里無雲。

    但趕路不過半日,便下起了毛毛細雨,隨後越下越大。

    嘎吱吱~

    馬車輪壓過官道濁泥,留下長長車轍印。

    兩架桐油蓬車,五騎駿馬,一行人在鉛灰天穹下朝泰安迤行。

    李衍彈了一下斗笠帽檐雨水,扭頭觀望。

    身後濟南城早已隱沒于山川雨水中。

    但他看的並不是濟南城,而是在回想當初與陸鴻淵的對話……

    “殺人?陸前輩不妨明說。”

    “李小友可知,明德書院昔日‘君子劍’周㟻鬥Tbr />
    “听說過,是您得意弟子。”

    “說起來也是丑事,三年前他夜闖書院禁地,偷盜一本禁書,還將同門殺害。”

    “前輩為何不親自出手?”

    “他已改頭換面,不知藏身何處,只是年前在江湖上露過一面,如今自號‘朱筆判官’,竟得了活陰差勾牒,還放出話來,若我殺他,拼死也要拉書院數百弟子一起死。”

    “為何選我?”

    “宗師爭奪戰估計快開始了…”

    “這一爭,至少數年,小友如今聲名遠播,即便功夫尚淺,到時也會有人找上門,只要阻你一下,機會可能就是別人的。我那不肖弟子平生夙願,便是成為宗師,必然會找上你。”

    “這…”

    “孔尚昭老少三代,今後由明德書院庇護。”

    “若殺此獠,老夫可點撥你們武道真意。”

    “成交!”

    殺人這種事,對李衍來說並不是問題。

    何況是個殘殺同門,還會必然會找他麻煩的家伙。

    有陸鴻淵庇護,孔尚昭也能安心跟他們上路。

    當然更關鍵的,還是宗師爭奪戰!

    他之前便听說過很多次,但外人只是霧里看花,京城踫到的宗師霍胤,也高高在上,很少與他交流,這次從陸鴻淵口中,終于知道了宗師爭奪戰內幕。

    宗師既是名號,也隱約成了某種規則。

    十為圓滿之數,神州歷代宗師也只有十個,從無例外。

    只要上一屆宗師死亡或退下的,超過半數,新的宗師戰便會開啟。

    每一次,都要歷經數年,在一次次戰斗中脫穎而出。

    最後並不是打贏了誰,而是打服了所有爭奪者。

    那是種絕望,自認不如人,道心受損,今後也難以更進一步。

    總之,成王敗寇,不是在爭斗中崛起,便是落寞。

    李衍自是沒心思上門挑戰,就是不知誰會找上門來。

    想到這兒,他調轉馬頭,一抖韁繩,跟上了眾人……

    …………

    漸南行,天更低垂,遠山浸在青灰霧瘴里,輪廓像泡脹的紙。

    風自岱岳方向卷來,帶著土腥與腐葉氣。

    官道兩側的野栗子樹狂擺枝椏,篩下更密的雨簾。

    雨水在車轍溝里匯成小流,又倏忽被後蹄踏碎。

    武巴體型太大,沒什麼戰馬能馱著他走遠路,加上要保護行李,所以駕著馬車,後方行李箱全部用油布遮蓋,那門虎蹲炮裹了厚氈綁在鞍後,炮管在雨霧里凝著冷光。

    身子較弱的孔尚昭、林胖子,王道玄和龍妍兒,都在第二輛馬車內。

    “渤海虯木…”

    林胖子翻閱著《山海圖考》,皺眉道︰“‘渤海虯木通九淵’,滿本書就這麼一句話,孔兄弟,你可曾找到其他線索?”

    他並未和孔尚昭、蒯大有一樣,想著加入十二元辰,而是一門心思,都放在了幫家族尋找靈木之上。

    “只知道最後一次出現,是在金陵。”

    孔尚昭如實回道︰“當年有海外異人到來,上供渤海虯木,听聞長逾五丈,樹皮如龍鱗,堅硬如鐵,漂浮于海上數年,不腐不朽,和那最上等的龍涎香一般,機緣巧合才能找到。”

    “至于此樹長于何地,無人知曉,叫‘渤海虯木’,也是因為那異人自稱來自渤海,用此物換走了皇室秘藏的一本古籍。隨後這‘渤海虯木’便再沒出現。”

    “是否被大宣皇家得了?”

    “不像,這寶貝太大,運往京城必人盡皆知,應該還在金陵…”

    听著二人討論,王道玄開口道︰“林公子,林家現在情況不好?”

    “不瞞道長。”

    林胖子苦澀道︰“林家產業並非獨屬我一家,因倭寇作亂,家中大半好手在海上全部遇難,如果不能重造寶船,出海獲利,便壓不住人心。”

    “我不在乎這些,但家中長輩老少,怕是要遭殃。”

    “安心,事情總會解決的。”

    王道玄也不知該怎麼辦,只能言語安慰。

    說罷,看向車棚外,轉移話題道︰“老夫也是看走了眼,本以為只會連日陰天,沒想到雨下這麼大,天象之變,確實越發難以預料。”

    而就在這時,李衍也策馬過來,側身道︰“道長,今天怕是趕不到泰安了,天色將黑,隨後找個地方避雨,你不是對這地方很熟麼?”

    王道玄當年江湖流浪,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冀州與齊魯大地。

    有段時間,甚至在泰安城中擺攤算卦數月。

    “我想想…”

    王道玄探出頭來,看了看周圍。

    “繼續往前,我記得有座破廟荒祠…”

    …………

    天色向晚如潑墨,雨勢稍歇,卻成�魘 恚 ッ諞律焉縴Σ煌選br />
    前路官道左側,忽見岔出一條淹草小徑,半隱在歪斜槐木後。

    隊伍按照王道玄指點,左轉進入這荒野小道。

    很快,便看到一座低矮廟門坍了半邊,嵌在頹壁之間。

    門匾早朽成半截,只余一個斑駁的“泰”字殘跡。

    “就這里了!好歹是片瓦!”沙里飛朝後高喊。

    這座荒祠面積不大,正堂只容得兩三輛車馬,只得將馬車停在外面。

    走入其中,但見正中神龕供的不知是山神還是土地,泥胎剝落大半,露出朽木骨骼。

    神案傾頹,殘燭凝淚,積塵厚得能埋腳。

    牆邊散落些亂草蒲團,早被潮氣浸成青黑。

    最扎眼是屋頂幾個窟窿,天光裹著細密雨絲,斜斜鑽入堂內,在土磚地上蝕出深暗水窪。

    檐溜滴答,打在斷磚上,聲如更漏。

    沙里飛與呂三急急搬下干糧桶,武巴抽刀劈開散落供桌做柴禾。

    火鐮擦燃,一道橘紅光暈猛然漲破堂內昏翳,映得四壁神怪壁畫殘片忽明忽暗。

    那壁上是半條斑駁蟠龍,龍目剜落處留下黑洞,龍身鱗片卻似在煙氣里游動。

    火舌舔舐濕柴,白煙便絲絲縷縷卷起。

    李衍抱臂倚在廟門內檻,查看神像。

    他們露宿荒野,自然不怕什麼鬼怪,而且也沒發現什麼異象。

    只是讓他奇怪,什麼神像會建的如此偏僻。

    “這是碧霞元君祠。”

    王道玄見狀解釋道︰“原本附近有個村莊,常年供奉,但因為一場大疫,整個村子無一存活,沒了香火,這里也漸漸荒廢。”

    李衍笑道︰“神仙也離不開人啊…”

    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泰山娘娘、泰山奶奶,道經稱為“天仙玉女碧霞護世弘濟真人”,《岱史》中被稱為“玉青大帝”,因坐鎮泰山,尊稱泰山聖母碧霞元君。

    其道場,自然是五岳之尊的東岳泰山。

    這位也是國家祭祀的神靈,號稱“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民間有“北元君,南媽祖”的說法,可見其影響力。

    這次來泰山,是要調查東岳神位變動之事。

    踫到泰山娘娘的廟,李衍自然忍不住要多看兩眼。

    隨即,他就被那些壁畫上描述的事,所吸引。

    上面除了龍,還有眾多小人,跟在龍身後,向著碧霞元君叩拜。

    “這說的是北宋年間的事。”

    王道玄微笑解釋道︰“當年宋真宗東封泰山,還次御帳,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于是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該池,以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建祠並更名為昭真祠,遣使致祭,號為‘聖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哦?”

    李衍一听,便發現問題,“那時才轉為國祭?”

    王道玄自然知道他的意思,點頭道︰“沒錯,之前皆是民間祭祀,後來因為此事,加上玄門推波助瀾,才讓碧霞元君享國祭,且列入神仙譜。”

    “不過年代卻很久,曾稱泰山玉女,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

    李衍听罷,若有所思。

    這碧霞元君的經歷,倒是和二郎真君有些相似。

    按二郎真君所言,能在大羅法界獨自開闢區域,庇護仙神者,通常大部分時間都不會露面,也不知這位如今是什麼道行。

    泰山府君之位變動,是否與其有關……

    …………

    一夜雨歇,次日竟是朗朗乾坤。

    碧霞元君祠外,洗刷過的山林青翠欲滴。

    李衍一行人車馬並進,沿著官道往泰安城行去。

    晌午時分,一座巍峨的城池輪廓出現在視野盡頭。

    青灰色的城牆沿著山勢蜿蜒,猶如巨蟒蟠踞泰山腳下。

    正是泰安州城。

    車馬穿過甕城,駛入泰安東門。

    甫一入城,喧囂聲與濃郁的香火氣便撲面而來。

    街道雖不寬闊,卻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石板路被經年累月的足跡磨得光滑發亮,兩旁店鋪林立,多以售賣香燭紙馬、神佛塑像、泰山石敢當為主。

    旅店、酒肆、茶館的招幡在微風中輕擺,門口小二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空氣中彌漫著炊煙、檀香、油炸點心的混合氣味,還有那些來自四方、操著不同口音、背負著沉重香袋準備登岱頂香的善男信女。

    自古上泰山祭拜者,便絡繹不絕。

    泰安城的小半繁榮,也是因這些香客而來。

    “總算到了,尋家好些的客棧,吃頓熱乎的,明日一早……”沙里飛邊說邊摘掉身上簑衣,但話音未落,就被前方一陣騷動打斷。

    只見城門口里側不遠,通往岱廟和登山盤道方向的告示欄前,圍攏了黑壓壓一大群人,議論聲嗡嗡作響,透著一股焦灼氣氛。

    更有數十名手持水火棍的差役和身著號衣的士兵,神情嚴肅地守在登山的各條主要路口,將一些試圖靠近的香客和背著行囊的旅人強硬地驅散開來。

    李衍眉頭微皺,示意車隊暫停。

    沙里飛已先一步滑下馬背,擠進人群。

    片刻後,他面色略顯凝重地返了回來,手里赫然拿著一張剛揭下來的告示。

    “衍小哥,諸位,出事了。”

    沙里飛砸吧著嘴,將告示遞向李衍,“泰山,封山了!”

    空氣驟然一靜。

    李衍接過告示展開,只見黃紙黑字,蓋著鮮紅的泰安州知州大印。

    【泰安州衙暨岱岳鎮守使司聯署禁令】

    茲因泰山神廟修葺,亟需清整肅靜,安奉神道。

    奉上諭及玄門大宗聯牒,即日起,泰岳全境,含紅門、中天門、南天門等諸盤道,岱頂、後石塢諸峰,以及岱廟內院,一律封禁!

    嚴禁任何非敕令人員登山、入廟上香、踏勘游覽。

    凡有擅闖者,無論僧俗官民,一律以悖逆神道、滋擾聖地論處,枷拿入獄!

    此令如山,違者嚴懲不貸!

    “這消息何時傳開的?怎的如此突然?”蒯大有問道。

    “告示是今晨貼出的。”

    沙里飛答道,“我听圍觀的人說,昨夜起就有大量兵馬自山下開拔上山,盤道沿途設卡。今早城門剛開不久,這道禁令就貼出來了,所有正在上山的香客都被強行勸返,山上的人也不知怎地都被趕了下來。現在消息剛傳開,城里都炸了鍋。”

    “怎麼辦?”林胖子有些頭疼。

    他本以為李衍上個山,很快就能解決事,沒想到又出波折。

    “先找個地方住下。”

    李衍沒有多說,帶著眾人來到一間客棧住下,隨後將所有人召集,開口道︰“在大明湖時,我便從燕門那邊得到消息,泰山有異動,不少在外修士都已被召回。”

    “如今看來,情況恐怕更嚴重了。”

    “衍小哥。”

    沙里飛好奇道︰“如今你該說,咱們到底來干啥了吧?”

    李衍無奈道︰“天機不可泄露。”

    眾人面面相覷,李衍還是頭一次對他們如此隱瞞。

    但事關大羅法界隱秘,還有二郎真君謀劃,泄露說不定就會引來麻煩。

    “衍小哥不說,自然有原因。”

    王道玄撫須沉聲道︰“無論要干什麼,總得先查清出了什麼事。”

    “我去!”

    沙里飛二話不說,出門去找本地听風的江湖客棧。

    沒過多久,他便趕了回來,臉色有些古怪。

    “確實發生了怪事。”

    “泰山之上,鬧鬼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潑刀行》,方便以後閱讀潑刀行第754章岱宗之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潑刀行第754章岱宗之下並對潑刀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