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陽者!</br>听到這里,李衍哪還不知發生了什麼。</br>這位樊夫人,分別出現在兩個時代。</br>一是東漢末年,還和葛仙翁關系不淺,被其記錄在《神仙傳》中,最後與丈夫飛升成仙。</br>二是唐貞元年間,化名“湘媼”,在洞庭湖救人,隨後廣收門徒,弄出“地仙窟”。</br>听起來,很符合“還陽者”特征。</br>對方飛升的事,恐怕有問題。</br>隱姓埋名,分明是在躲避陰司追查。</br>還有,其夫妻飛升,再次還陽卻只剩一人。</br>其中必然發生了什麼!</br>事到如今,李衍也理出一些脈絡。</br>當陽夜郎古道的“地仙窟”一直存在,與樊夫人有關,說不定還有弟子隱世修行,不為外人所知…</br>關陵附近,有一道行精深的虎妖潛藏多年,但並未大肆害人弄出亂子,也不知在圖謀什麼…</br>天聖教肯定知道一些內情,還和這兩方都起了沖突,在虎妖神廟外下禁制,從“地仙窟”中偷出了“墓血梁”。</br>這兩方,都對天聖教大開殺戒。</br>與此同時,天聖教還弄出無頭騎士作祟,污關聖帝君名聲,弄得人心惶惶。</br>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br>難道真如那米婆所言,是為了破開當陽縣傳說中的大陣,釋放鎮壓妖魔?</br>李衍心中一動,又問道︰“有個人,不知你見過沒有,粗布衣、樵夫打扮…”</br>他將殺妙善禪師的凶手形容了一番。</br>“沒有,道上從未听過此人。”</br>鑽地狼直接否認,隨後開口道︰“幾位,你們若要去地仙窟,少不了人帶路,只要放了我出去…”</br>“做夢!”</br>楊捕頭罵道︰“盜墓、殺人、搶劫,你還想出去,老實等死吧!”</br>“嘁~”</br>鑽地狼啐了口唾沫,抓著滿身爛瘡窩在了地上,嗤笑道︰“行,等你們在地仙窟死的人多了,自然會來求我。”</br>“哈哈哈…”</br>……</br>從大牢出來,已是深夜。</br>關家乃本地豪族,縣城自然也有宅院,李衍幾人也就沒去客棧,在關家宅子中住下。</br>一夜無話,小雨下下停停。</br>次日,終于雨過天晴,紅日初升。</br>咚咚咚!</br>李衍幾人正在吃飯,敲門聲便急促響起。</br>開門一看,卻是楊捕頭,身後還跟了名白袍僧人,皮膚白皙,眼神平和。</br>“李少俠。”</br>楊捕頭連忙介紹道︰“這位是玉泉寺的無念大師,今日來認領妙善禪師遺體,說有些事,想向諸位詢問。”</br>“哦?”</br>李衍看了那和尚一眼,“二位請進。”</br>他面色不變,心中卻提起警惕。</br>這無念和尚有些不簡單。</br>對方身上,縈繞著一股檀香氣息,靜止不變,好似一個隔絕護罩,阻隔了他的神通探查。</br>要麼是有法器護身,要麼就是術法特殊。</br>“阿彌陀佛。”</br>這無念和尚進門坐下後,便雙手合十道︰“多謝李施主幫妙善師兄收斂遺體,若非你們出手,恐怕其他弟子也無法幸存。”</br>“客氣了,順手而為。”</br>李衍面無表情回了一句。</br>無念和尚又詢問道︰“听聞妙善師兄是發現了一些東西,才因此遇害,縣衙的人說不清,李施主可否告知?”</br>“當然…”</br>李衍將昨日的發現講述了一番。</br>這些事知道的人不少,也無需隱瞞。</br>“樊夫人…”</br>無念和尚听罷,若有所思。</br>李衍見狀,眉頭微皺,忍不住開口道︰“這位大師,佛門也算是玄門正教,維護一方安寧。”</br>“如今當陽縣妖人出沒,邪祟作亂,佛門為何不派高手前來處理?”</br>無念和尚沉默了一下,開口道︰“施主有所不知,我等亦有苦衷,實在是孤木難支。”</br>“我玉泉寺,亦是護國明王佛道場,寺中僧眾虔誠供奉,不敢有半絲懈怠。”</br>“實不相瞞,在這些事發生之前,便有妖人潛入寺中,試圖以火藥炸毀佛牙舍利鐵塔。”</br>“此塔乃本寺鎮物根本,一旦破壞,便有大災降臨,妖邪以無頭騎士污護國明王佛之名,很可能是調虎離山計,誘我等離開進行破壞。”</br>李衍冷聲道︰“偌大的佛門,你們就派不來其他高手?”</br>無念和尚也不生氣,雙手合十道︰“施主看到的只是表象,一切自有內因。”</br>“朝廷要我玉泉寺主持關陵祭祀,一是因為我等與護國明王佛淵源頗深,最早供奉。這其二,便是我等最為合適。”</br>“鄂州玄門形勢復雜,北以太玄正教為主,南以法脈為先,西為道,東為佛。”</br>“我玉泉寺乃天台宗祖庭之一,注重修持經典,持戒止觀,修行有門檻,遠不及禪宗與淨土宗,隋唐時興盛,如今早已沒落。”</br>“鄂州東部,大多是禪宗師兄…”</br>這和尚說的隱晦,但李衍卻听出了味道。</br>關陵祭祀之職,儒釋道三教皆不願放過,但這是帝陵,無論交給哪一個,都代表皇家態度。</br>如今太玄正教為國教,地位最高,但大宣皇帝善于平衡之道,也會扶持佛道進行制約。</br>但這個位置,又有些尷尬。</br>屬于道門勢力範圍,但法脈又強盛,無論交給哪一方,恐怕都會引起摩擦。</br>相比之下,玉泉寺最為合適。</br>而且听這和尚的意思,似乎對東面的佛門同道,有那麼一絲怨言。</br>怪不得,說玉泉寺獨木難支。</br>朝廷用平衡之道、玄門內部不合,再加上西南戰事,抽走大量精銳,才造成如今這局面。</br>沙里飛樂了,在一旁嗤笑道︰“有意思,妖人如此作祟,玄門卻裝聾作啞,等著看對方笑話,倒是讓我等跑來跑去,跟個傻子一樣。”</br>“衍小哥,依我看,這差事別做了!”</br>“這位施主還請息怒。”</br>被如此嘲諷,無念和尚依舊不生氣,面色平靜道︰“雖不清楚那些妖人有何圖謀,但玉泉寺都是關鍵,我等只要守住,他們陰謀就無法得逞。”</br>“我等能做的,也只有這些。”</br>說著,緩緩起身,意味深長道︰“而且此事恐怕沒那麼簡單,妙善師兄,因為查到了‘樊夫人’而被人殺害。”</br>“這位‘樊夫人’,暗中布下‘地仙窟’,明面上又在紫蓋山洞接受供奉,恐怕才是此事的真正源頭。”</br>“紫蓋山洞之上,竹山教佔據大半靈竅,太玄正教佔據剩下的一半,且都供奉兵馬。”</br>“他們不動,我玉泉寺哪敢動。”</br>說著,便雙手合十施了個佛禮,告辭離開。</br>在他離開後,李衍若有所思道︰“看來佛門內部,也不是鐵桶一塊。”</br>王道玄搖頭道︰“此事貧道,也有所耳聞。”</br>“這天台宗原本是大宗,但需深研佛門經典,普通百姓連識字者都少,入門自然艱難。”</br>“而如淨土蓮宗,只要心意真誠,專心念阿彌陀佛名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自然受眾更廣。”</br>“唐宋之後,天台宗就越發沒落,連祖庭江浙國清寺也‘易教為禪’,心有不滿也很正常。”</br>“不滿也得看時候!”</br>沙里飛還是有些不爽,罵道︰“這和尚也是狡猾,看似示弱,實則把矛頭指向太玄正教。而且肯定隱瞞了些東西。”</br>“還有,紫蓋山上的道觀也有問題!”</br>李衍沉聲道︰“沒錯,按照谷寒子給的線索,道觀出事時間更早,而且還與‘樊夫人’有關,或許正是這些事的源頭!”</br>就在這時,敲門聲再次響起。</br>卻是跟著無念和尚離開的楊捕頭,又再次折返,身後跟了幾名都尉司的人。</br>此時楊捕頭看向李衍的目光,已滿是敬畏,恭敬拱手道︰“李少俠,這幾位是從宜昌都尉司而來,他們也要找你。”</br>都尉司為首之人,乃是名面色冷肅的漢子,他拱手沉聲道︰“李少俠,在下宜昌千戶所百戶鄭沖。千戶大人有令,讓我等配合少俠行事。”</br>知道是天聖教搞鬼,當陽縣令第一時間向宜昌衙門求助,畢竟當陽還屬宜昌管轄。</br>“諸位來的正好!”</br>李衍心中一喜,連忙開口問道︰“原千戶大人沒來嗎?”</br>鄭百戶沉聲道︰“苗疆土司城派了眾多密探前往秭歸破壞,千戶大人要指揮作戰應對。”</br>“多事之秋啊。”</br>李衍又詢問道︰“諸位帶了多少人?”</br>鄭百戶回道︰“宜昌人手緊缺,所以在下只帶了手下百人前來。”</br>“足夠了!”</br>李衍當即起身,“事不宜遲,咱們立刻動身,上紫蓋山!”</br>都尉司這一百人,來的正是時候。</br>別看他們人少,而且只有鄭百戶和兩名手下是暗勁,但配合默契,善于廝殺,再加上都尉司各種利器,剿滅一個小型幫派都不成問題。</br>黑騎出動,馬蹄聲聲。</br>當陽城中的小型幫派和城狐社鼠,全都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冒頭。</br>直到大隊人馬離了當陽城,才互相打听。</br>李衍這是故意為之。</br>眼下當陽城中,肯定有天聖教人潛伏,都尉司大隊人馬到來,正好對其進行震懾,逼迫他們露出破綻。</br>當然首要的,還是紫蓋山洞。</br>紫蓋山乃洞天福地,雖說靈竅不多,但無論竹山教,還是太玄正教道觀,都有飼養著兵馬。</br>這些兵馬,才是制勝關鍵。</br>無論敵人什麼來頭,只要紫蓋山兵馬能將其困住或拖延時間,都能讓他從容召喚陰司兵馬。</br>不像前幾次,被人圍困,束手束腳。</br>…………</br>紫蓋山,在當陽城南五十里,與玉泉寺所在的覆船山相連。</br>眾人所騎皆是戰馬,加上道路通暢,三個時辰後,便已趕到紫蓋山下。</br>紫蓋山並不高,但卻靈韻盎然,山中古松綠樹成蔭,雲遮霧繞。</br>山中茂密樹冠上,停著成千上萬白鷺,時而齊刷刷起飛,振翅繞山飛翔。</br>還未靠近,李衍便能聞到濃郁先天罡氣。</br>見此瑰麗神山,王道玄也是心情大好,撫須道︰“之前貧道看了縣志,西晉之時,此地規模甚大,有四十八大殿,七十二小殿,乃玄門重要道場。”</br>“可惜,晉隋之際,紫蓋道場毀于兵火,已不復當時勝景。”</br>李衍自然沒心情賞景,扭頭看向呂三,沉聲詢問道︰“可有發現?”</br>呂三看了看天上鷹隼,搖頭道︰“沒有。”</br>“莫非猜錯了?”</br>李衍眉頭微皺,若有所思。</br>按他猜想,如果紫蓋山道觀已被妖人滲透,城中賊人必然會傳達信息,最快的就是飛鴿或鷹隼傳信。</br>所以,讓呂三的鷹隼留意截停。</br>他心中疑惑,卻也顧不上多等,留下都尉司十人看馬,帶著剩下的人直接上山。</br>紫蓋山乃葛仙翁煉丹處,附近百姓多有上山燒香,祈求平安或家人疾病痊愈者。</br>他們這幫人浩浩蕩蕩,頓時引發騷亂。</br>都尉司凶名熾盛,山道上偶爾出現的百姓,皆心驚膽戰,紛紛躲避。</br>當然,也引起了山上修士注意。</br>“諸位,來此何事!”</br>兩名白衣綠袍的年輕道人,連忙將他們攔住。</br>一看就是竹山教的修士。</br>“受真武宮委托,上山查案!”</br>李衍直接甩出了城隍廟給的文書。</br>他對這些人,也不怎麼客氣。</br>無論什麼原因,竹山教佔了這洞天福地,卻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說不定心里也有鬼。</br>果不其然,兩名道人看到文書後,臉色都有些尷尬,連忙讓開道路,“諸位請吧。”</br>李衍也不廢話,帶著人迅速上山。</br>紫蓋山上,竹山教和太玄正教各自佔據東西山脈,可謂涇渭分明。</br>其中,竹山教佔據最好地段,進入其山門後院,便能看到著名的紫霞雲海。</br>而太玄正教道觀,則佔據著與葛仙翁有關的孝先閣、碧霞洞、煉丹井等重要區域。</br>此外,佛門律宗也有一個小廟,佔據著一處靈竅,但為防竹山教疑心,只派了幾名普通弟子看守。</br>李衍上山可不是賞景,直接來到太玄正教道觀山門外。</br>得到消息的太玄眾人,早已出門迎接。</br>為首者,乃是一名白須老道,見李衍興師動眾前來,還帶著都尉司人馬,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不愉,淡然道︰“貧道風華子,見過居士。”</br>“見過風道長。”</br>李衍也不客氣,直接沉聲道︰“在下李衍,受鄖陽城隍廟委托,前來此地查一件案子,還望諸位配合。”</br>“鄖陽城隍廟?”</br>風華子眉頭微皺,“城隍廟負責鎮守城池,我觀則是歸真武宮直接管轄。”</br>“他們哪來的資格,查我道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