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刀行

第220章宜昌嚴府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張老西 本章︰第220章宜昌嚴府

    江湖賣藝者,都是東行乞丐。</br>城中的小乞丐則都是西行管理。</br>有些是自小落難,有些是被拐賣。</br>這些小乞丐,性子軟弱的,會一輩子受人欺辱,連乞討所得,也得盡數上繳,了不起能混一頓大鍋飯,最終在疾病寒冷中死去。</br>有些則咬牙拼出血路,成為丐幫中管事和打手,身上也能有些閑錢,平日負責管理其他乞丐。</br>就比如這堆小乞丐旁邊的幾名大乞兒,雖同樣破衣爛衫,但卻強壯不少,甚至暗藏利刃。</br>他們就負責管理小乞丐。</br>能拼殺出來的,無一不是心狠手辣之人。</br>平日里,也沒少欺負外來謀生者。</br>但面對旁邊的東行老乞丐,他們卻連看都不敢不看,低著頭目光躲閃,滿眼恐懼。</br>老乞丐則根本懶得瞧他們。</br>他瞳孔中微弱紅芒閃爍,直到李衍身影徹底消失,才緩緩扭頭,看向長風客棧。</br>見里面門口官員進進出出,老乞丐眼楮微眯,隨後便扭回了頭,繼續拉著二胡,淡淡唱道︰</br>“諸位善人吶,听我道來!</br>漁鼓響,悲聲揚,漂泊江湖歲月長。孤舟一葉隨風蕩,天涯羈旅心惶惶,往昔豪情沖雲霄,今朝落魄無人曉…”</br>就是普通漁鼓詞,談不上雅,但老乞丐聲音蒼涼,莫名讓人听得心酸。</br>對面茶肆中,一名神色木訥的中年儒生听到,立刻拍下幾枚銅板,起身朝著李衍離去的方向追去……</br>…………</br>另一邊,李衍于宜昌古街上闊步而行。</br>這座古城的街道略有些狹窄,青石板因年代久遠,已被磨得有些光滑,且大大小小,高低不平。</br>宜昌為水運要道,此地建築亦融合各地特色。</br>放眼望去,多為粉牆青瓦,邊角因潮濕而青苔斑駁。頂部既有高大的馬頭牆,亦有飛檐斗拱。磚雕木刻精美,木質略帶陰暗,盡顯滄桑。</br>街上行人,服飾口音亦各不相同。</br>有不少土家百姓,是有巴蜀客,說話口音甚重,夾雜俚語不斷,他竟根本听不懂。</br>當然對李衍來說,味道便是第二只眼楮。</br>他左手揣在袖袍中,不時掐動陽訣,兩三百米內的味道,盡數涌入鼻腔,頓時發現很多事。</br>宜昌城果然不平靜,</br>江湖中人也太多了些!</br>比如左側那個來自巴蜀的棒棒,一身黑藍粗衣,看上去老實巴交,但扁擔中卻藏著利刃…</br>比如街旁正售賣野菜的老婦,和尋常百姓沒什麼區別,但其袖筒中竟藏著毒蛇和蜘蛛,衣衫內也有許多柳葉鏢,略帶腥味,皆已抹毒…</br>還有剛經過的一間紙扎店,里面不僅香火味繚繞,還隱約有幾股陰冷煞氣,明顯養了鬼物…</br>這些算不上高手,但卻都是“吃葛念的”。</br>也就是花、蘭、葛、榮中的“葛”,憑借武功受人雇佣,干各種髒活黑活,包括刺探情報。</br>江湖朝廷,看似兩不相關,實則聯系緊密。</br>甚至很多江湖風波,根源就是朝廷政策。</br>比如開海後,沿海一座座碼頭,都成了江湖中人爭奪寶地,刀光劍影,不知多少人慘死暗巷…</br>各行各業競爭風波,往往也是從江湖最先開始,比如店鋪忽然走水、貨物被劫、騙子團伙上門,都是對手開始進攻的前奏…</br>這次西南之亂,同樣引得江湖眾人匯聚。</br>唯一的不同,是規矩已經改變。</br>其他地方,江湖規矩就是利益分配。</br>盡可能避免沖突,免得兩敗俱傷。</br>而能在戰時跑來這里的,沒有一個善茬。</br>唯一的規矩,就是比別人活得更久…</br>李衍這副打扮,一看就是江湖中人,走在街上顯眼的很,引來不少明里暗里的目光。</br>他另有要事,也懶得招惹是非,索性視若無睹,問了幾次路後,終于找到了嚴家。</br>作為宜昌大族,嚴家自然建的氣派。</br>其宅院面積不小,隱有徽派韻味,白牆黑瓦,朱紅大門,馬頭牆高聳,周圍竹林環繞。</br>門前一對抱鼓石,院外幾根拴馬樁,門簪也有三四層,一個比一個年代古老,說明祖上曾出過幾個朝廷大員。</br>而兩側木質對聯上,則寫著“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上方還有“詩禮傳家”門匾。</br>李衍看到後啞然失笑。</br>看來嚴九齡小子,還謙虛了不少。</br>嚴家即便算不上鐘鼎世家,在地方上,也絕對是舉足輕重。</br>大白天的,嚴家並未關門,兩名青衣小廝正在門口閑聊,連說話都是輕聲細語。</br>李衍腰挎橫刀,雖氣質不俗,但見他過來,也引起兩名小廝警惕。</br>其中一人立刻跑進院中,很快就有兩名護院跟來,眼神凝重,右手按著刀柄。</br>這嚴家有事啊…</br>李衍一看,心中便有所猜測。</br>這種詩書傳家的家族,一般都很注重禮節,如此提防外人,肯定是有什麼事。</br>他面色不變,上前拱手道︰“在下李衍,自關中而來,與嚴九齡公子乃朋友,特來上門拜訪。”</br>“閣下是二公子朋友?”</br>小廝眼中滿是狐疑,“可有憑證?”</br>李衍當即將嚴九齡寫的書信取出,同時還有一枚古樸玉佩,一起遞給小廝。</br>看到玉佩和書信上的字跡,小廝頓時松了口氣,恭敬拱手道︰“還請這位公子稍等,我這就回稟老爺。”</br>說罷,就拿著書信進入院中。</br>李衍也不在意,就在門外安心等待。</br>他看了一眼門簪和匾額,若有所思。</br>這幾幅匾額,竟然都是鎮宅之物,每一副,都比他家曾經的百戰牌強橫許多,且香火之味繚繞,說明逢年過節時,都會進行祭祀。</br>普通邪物,踫到就會遠遠避開。</br>而且靠近後他才發現,這座宅子陽宅風水布局也有講究,清新雅致與竹林相合。</br>久居其中,可修心養性。</br>听嚴九齡說,其祖父曾是白鹿書院先生,說不定還和儒教玄門有所聯系。</br>還有那兩名護院,身形看似散亂,但腳下不丁不八,太陽穴微鼓,還沉默不語,一看就是支點掛子(護院保鏢好手)。</br>就在當胡思亂想時,那小廝已急匆匆走出門來,恭敬拱手道︰“這位公子,我家老爺有請。”</br>“有勞。”</br>李衍點了點頭,隨即進入院中。</br>穿過照壁,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方天井,承接雨露陽光,隨後便是寬敞的前廳。</br>廳內的梁枋、斗拱、雀替等構件皆精雕細刻,人物、花卉、瑞獸等圖案栩栩如生。</br>前廳內,一名老者正坐在堂椅上,白袍玄冠,面容矍鑠,花白長須垂胸,氣質儒雅。</br>看到李衍進門,他立刻起身,微笑道︰“這位便是犬子提到的李少俠吧,快請坐。”</br>顯然,他已看過嚴九齡的信。</br>“見過嚴伯父。”</br>李衍一番見禮坐下,很快便有小廝奉上茶水。</br>嚴九齡的父親,名叫嚴伯年。</br>他命小廝將書信和玉佩還給李衍,隨後微笑道︰“听犬子信中提及,李少俠曾在山中救他一命,老夫感激不盡。”</br>李衍平靜搖頭道︰“伯父客氣了,我與嚴兄弟也算是生死之交,些許小事,不值一提。”</br>他話說的客套,心中卻有些奇怪。</br>嚴九齡母親得了瘋病,三年來求醫無果。</br>他千里迢迢跑來宜昌,就怕路上耽擱,怎麼這嚴伯年看起來一點也不急?</br>似乎是瞧出他心思,嚴伯年這才開口道︰“據犬子信上說,李少俠得了寶藥,可治老夫妻子之病?”</br>看模樣,明顯是有些懷疑。</br>李衍見狀也不在意,微微搖頭笑道︰“嚴伯父,具體有沒有效,在下也不清楚。”</br>“不過這肥遺乃山海經中奇獸,世間難得一見,華山純陽宮前輩親口所說乃天靈地寶,凡癲癇瘋病,一切蠱蟲皆可治愈,想來應該沒錯。”</br>“哦?”</br>听到天靈地寶和純陽宮,嚴伯年眼中也升起了好奇,“肥遺乃傳說之物,小友可否讓老夫開開眼界。”</br>“那是自然。”</br>李衍也不廢話,直接從懷中取出木盒,拉開後遞給嚴伯年查看。</br>肥遺之尸已被晾干,見其古怪模樣,嚴伯年嘖嘖稱奇,隨後還給李衍,微微嘆道︰“小友莫怪,實則此事太過玄奇。”</br>“老夫三年來也曾遍尋名醫,甚至玄門道醫也請來幾個,都毫無作用,已經不抱什麼希望。”</br>“而且拙荊這病…”</br>話說一半,他嘆了口氣,似乎不願再提,起身道︰“小友千里送藥,犬子的朋友沒有白交,無論能否成功,老夫都在此謝過。”</br>“小友請隨我來吧。”</br>李衍起身,隨著嚴伯年前往後院。</br>嚴家宅院頗大,中庭竟還有一座小祠堂,後院中央是假山花園,三側皆有院落。</br>他們一路前行,沿途家丁侍女並不多,護院卻有二十幾個,皆守在各個拐角通道。</br>李衍看到後,眉頭微皺。</br>這是掛子行防備方式,散落院中各處,若有賊人潛入,一個口哨,附近兄弟便會來支援。</br>更大一點的府邸,還會有人分批巡邏。</br>但通常來說,晚上才會如此。</br>怎麼大白天也擺出這番架勢…</br>還有,據嚴九齡所說,他還有一個兄長,一個弟弟和妹子,父親妻妾也有四五個。</br>一路走來,卻顯得冷冷清清。</br>來到右側偏院,立刻有侍女上來見禮。</br>“見過老爺?”</br>“夫人今天如何?”</br>“早晨犯了一回,還虧被沈姨娘攔住。”</br>“嗯。”</br>嚴伯年問了幾句,便帶著李衍進入院中。</br>還未進門,李衍眉頭就微微一抽。</br>雖然院內打掃的整潔干淨,還養了不少花草,但有股臭味還是縈繞不散。</br>這是病人常年大小便失禁的味道。</br>有時即便照料的仔細,也揮散不去。</br>怪不得,這老頭方才支支吾吾,很多大戶人家都有這毛病,死都要保持儀態,不想讓外人看到狼狽模樣。</br>就是所謂的“倒驢不倒架”。</br>廂房外,一名健壯的婦人正端著滿盆衣服出門,看到二人,連忙點頭,“見過老爺。”</br>“夫人怎麼樣?”</br>“現在安靜了。”</br>健婦回了一句,連忙放下木盆,輕手輕腳上前,將房門緩緩推開。</br>李衍抬眼望去,只見一名老婦坐在窗前,衣服明顯是剛換過,傻呆呆望著窗外,嘴里呢喃不停,也听不清在說什麼。</br>“小友,這便是拙荊。”</br>嚴伯年嘆了口氣,“要如何施治?”</br>“簡單。”</br>李衍取出肥遺,直接掰下一小截,“將此物研磨成粉,服下後即可。”</br>“就這麼簡單?”</br>嚴伯年只覺有些不可思議,但李衍千里贈藥,他總不好拒絕,只得對著侍女開口道︰“蓮雲,去取工具來。”</br>因為家中有病人的緣故,所以嚴家炮制藥品的工具一應俱全,很快將那些肥遺尾巴搗碎磨粉。</br>那健婦常年照顧人,顯然很有經驗,將粉末藏在竹勺子中,一邊哄,一邊趁嚴夫人不備,直接喂其服下,又給灌了幾口水。</br>“啊!啊!”</br>嚴婦人頓時瘋癲,揮手亂抓,同時尿騷味升起,剛換的衣裙也再次變濕。</br>好在健婦有經驗,死死將其抱住。</br>嚴伯年見狀,眼楮有些發紅,顫聲道︰“拙荊年性子清淡,從不與人爭執,愛養花、養草,也愛干淨,誰曾想…”</br>話音剛落,嚴夫人便身子一挺,變得僵硬,兩眼直勾勾盯著天花板,喉中  作響。</br>“夫人!夫人!”</br>抱著她的健婦從沒見過這種情況,頓時有些驚慌,連聲呼喊。</br>李衍也有些詫異,心中暗道不妙。</br>莫非肥遺有問題,治不好病,還把人吃壞了?</br>就在這時,那嚴夫人身子顫抖,喉中痰鳴作響,哇的一口,吐出大量濃痰。</br>李衍看到後,頓時瞳孔一縮。</br>那地上一大灘痰液粘稠,且呈黃綠色,其中還有枚透明卵鞘,蠶繭大小,里面有蟲子正在蛄蛹。</br>接觸空氣後,那卵殼立刻變干發黃。</br>里面的蟲子也不再動彈。</br>“蠱?”</br>嚴伯年一看,臉色立刻變得難看,兩眼發紅,咬牙道︰“竟然是蠱,怎麼可能…”</br>“這不是蠱。”</br>一旁的李衍面色凝重,眼中閃過一絲殺機,沉聲道︰“嚴伯父,派人到祠堂香爐內,取一把香灰來,對了,再找根縫衣針。”</br>“蓮雲,快!”</br>嚴伯年已從信中知道李衍是術士,想必是知道些什麼,哪敢怠慢,連忙讓侍女去取。</br>侍女也是嚇得不輕,跌跌撞撞跑出,很快取來了兩樣東西。</br>李衍抓起香灰,撒在那卵殼之上。</br>說來也怪,香灰竟盡數被卵鞘吸附,不斷收縮,像極了一塊石頭。</br>李衍又用筷子挑起,放在桌上,隨後用縫衣針,一點點將外皮破開,露出里面蟲子。</br>旁邊的嚴伯年看到,頓覺頭皮發麻,窗外陽光明媚,他卻只覺渾身冰涼。</br>那蟲子身子好似春蠶,白白嫩嫩。</br>但頭顱卻隱約是人臉模樣,</br>且五官俱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潑刀行》,方便以後閱讀潑刀行第220章宜昌嚴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潑刀行第220章宜昌嚴府並對潑刀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